紫草素对大鼠慢性皮肤溃疡创面愈合及新生血管形成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

来源 :解放军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cen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紫草素对大鼠慢性皮肤溃疡创面愈合及新生血管形成的促进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其中50只构建慢性皮肤溃疡大鼠模型,造模成功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紫草素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余10只设为对照组.紫草素低、高剂量组分别用4、8 mg/cm2紫草素混悬液均匀涂抹创面,阳性对照组用1890 U/cm2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涂抹创面,模型组与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外敷.干预第3、7、14天观察大鼠皮肤溃疡创面愈合情况.干预结束后,取大鼠腹主动脉血和溃疡创面肉芽组织,HE染色观察溃疡创面肉芽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创面肉芽组织中新生血管形成情况;水解法检测创面肉芽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创面肉芽组织中Notch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各组大鼠皮肤溃疡创面愈合率均随时间延长而增高,呈时间依赖性(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紫草素低、高剂量组干预第3、7、14天的皮肤溃疡创面愈合率降低(P<0.05);与紫草素低剂量组比较,紫草素高剂量组干预第3、7、14天的皮肤溃疡创面愈合率增高(P<0.05).HE染色显示,模型组可见新生肉芽组织,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紫草素低、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可见陈旧性肉芽组织,炎性细胞浸润依次减轻.与阳性对照组比较,紫草素低、高剂量组溃疡创面肉芽组织IOD值降低(104725.45±2062.45 vs.197585.23±2478.42,P<0.05;149752.54±2441.86 vs.197585.23±2478.42,P<0.05),HyP含量降低[(3.62±0.12)μg/mg vs.(6.48±0.14)μg/mg,P<0.05;(4.94±0.15)μg/mg vs.(6.48±0.14)μg/mg,P<0.05];与紫草素低剂量组比较,紫草素高剂量组溃疡创面肉芽组织IOD值、HyP含量增高(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紫草素低、高剂量组溃疡创面肉芽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相对表达量增高,Notch1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紫草素低剂量组比较,紫草素高剂量组溃疡创面肉芽组织中VEGF、TGF-β1蛋白相对表达量增高,Notch1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及紫草素低、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8、TNF-α水平降低(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紫草素低、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8、TNF-α水平增高(P<0.05);与紫草素低剂量组比较,紫草素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8、TNF-α水平降低(P<0.05).结论 紫草素可能通过调节Notch1信号通路促进大鼠慢性皮肤溃疡创面愈合及新生血管的形成.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在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焦亡中的作用.方法 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0 mmol/L Hcy)与Hcy组(3 mmol/L Hcy),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FABP4、焦亡相关蛋白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天冬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情况;采用qRT-PCR检测FABP4 mRNA表达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焦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用FABP4抑制剂(BMS-30
目的 探讨CYFIP2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KIRC)增殖及迁移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CYFIP2基因在KIRC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将KIRC细胞系786-O转染siRNA-CYFIP2对CYFIP2基因进行敲低,并利用携带有CYFIP2基因的病毒颗粒感染786-O细胞构建CYFIP2基因稳定过表达体系.将CYFIP2基因敲低后的786-O细胞作为敲低组(siRNA-CYFIP2,si-CYFIP2),并设置相应的对照组si-NC;CYFIP2基因过表达后的786-O细胞作为过
目的 探讨肢端肥大症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血清标志物的变化及6个月长效奥曲肽治疗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5月-2021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63例肢端肥大症患者(肢端肥大症组)及69名健康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血糖水平将肢端肥大症患者分为3个亚组:正常糖代谢(NGT)组(n=25)、糖调节受损(IGR)组(n=11)及糖尿病(DM)组(n=27).比较肢端肥大症组与对照组,以及3个糖代谢亚组的年龄、体重指数(BMI)、血压、生长激素(GH)、血糖、血脂、超敏C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严重影响肺通气与换气功能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线粒体是细胞内能量供给及信息传导的中心,决定着细胞的生存和(或)死亡.线粒体质量控制机制主要包括线粒体自噬、生物合成及动力学(融合/分裂)等调节过程,这些细胞过程通过清除衰老损伤的线粒体、补充新的线粒体、促进线粒体内容物交流来维持线粒体数量与功能的稳定.近年来研究显示,线粒体质量控制在IPF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IPF中,线粒体质量控制失调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活性氧产生增加,诱发细胞凋亡,线粒体融合增强,线粒体自噬及生物合成减少.本文就
目的 报道1例应用托法替布成功治疗的难治性大动脉炎(TAK)患者并复习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应用托法替布治疗并使用超声造影连续评价的TA K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数据库,综合文献结果,总结TAK的治疗及随访经验.结果 本例为28岁女性,病史10年,临床表现为发热、颈痛和关节疼痛,超声发现颈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实验室检测发现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升高,接受激素治疗后病情可减轻.激素减量过程中反复复发,先后联合使用多种抗风湿药物及托珠
目的 比较磁共振成像(MRI)与乳房X线摄影(MG)对乳腺簇状钙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8年5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62例乳腺簇状钙化病变患者的影像学和病理资料.以术后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MRI与MG对乳腺簇状钙化病变的诊断效能及对肿块样病变的检出能力.结果 术后病理结果显示,62例簇状钙化病变中,良性20例,恶性42例.MRI检查诊断为1-3类14例(22.6%),4类11例(17.7%),5类37例(59.7%);MG检查诊断为1-3类10例(16.1%),4类3
目的 探讨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对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小鼠肺组织激活蛋白-1(AP-1)表达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6~8周龄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MTB组、MTB+罗格列酮组、MTB+GW9662组、MTB+罗格列酮+GW9662组,每组10只.收集小鼠肺组织标本,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荷菌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及RT-qPCR检测肺组织PPARγ、AP-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
肾脏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除高龄、高血压、糖尿病等传统因素外,环境污染也是引发肾脏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大气污染及气候因素对肾脏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大气颗粒物及气态污染物暴露与肾脏疾病的发生、肾功能下降及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气候变暖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主要表现,同样会引起急性肾损伤及肾结石等疾病.本文对国内外大气污染及气候因素对肾脏疾病的影响及其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治理大气污染、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制定肾脏疾病人群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颅内动脉瘤(IA)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异常,其特点为颅内动脉血管膨胀,常导致脑血管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造成严重的后果.研究发现,除遗传因素外,由血流动力学改变诱发的炎症反应在IA的形成和破裂过程中也起着关键作用.血管炎症可引发一系列生化反应,涉及多种细胞,包括血管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并涉及多种信号传导途径,包括PGE2-EP2-NF-κB、JAK/STAT3/NF-κB、PI3K/Akt(PKB)及AMPK/ACC信号传导途径.目前IA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卫生资源的公平配置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缓解卫生服务供需矛盾的重要方法.文章围绕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常用评价方法和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