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海洋生物学家在北大西洋海底山脉进行科学考察时,发现了大量原始海洋生物,其中有许多是新发现的物种,甚至还有属于“化石级”的海洋生物,之前科学家以为它们在数亿年前就已经灭绝了。
神秘的大海里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奇特生物,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海洋生物,从2007年7月13日到8月19日,由31位科学家组成的一支国际考察组在北大西洋海域进行了为期5周的科学考察,考察范围为冰岛和亚述尔群岛之间的39000平方公里的海底山脉。科学考察组及时向人们公布了考察过程和一些新发现的海洋生物照片。
大洋底部不是一马平川,那里也有许多类似陆地上的高原、山脉、盆地等独特的地形。正如陆地上的山脉是生物宝库一样,海底山脉也是生物宝库,许多海洋动物都能在那里找到自己的栖息地。冰岛附近的海底山脉由于离大陆十分遥远,而且距海面较深,未曾有人到达过,因此科学家的首次考察就有了许多令人惊叹的新发现。海底山脉色彩缤纷,坚硬的峭壁上爬满了多彩多姿的海绵、珊瑚虫、海星、海蛇尾、海参等,在稀软的沉积土中生活着体型怪诞的会挖洞的蠕虫,鱼、螃蟹、鱿鱼和小虾则在山脉上到处搜寻食物。参与此次考察的研究人员说,“经过这段时间的海底探测,我们发现这是一个全新的海底世界。”
在这次考察中,科学家新发现了一种名为“种子虾”的动物,它其实不是虾,而是一种巨型介形类海虫。“种子虾”身体透明,生活在海底几十米深的浑水中,它因此不容易被捕猎者发现。同“种子虾”一样,生活在北大西洋海底山脉的所有柔弱生物的外形和生活方式都是适应深海生活演变而成的。例如,宝石乌贼长着一双高低不对称的眼睛,用来随时观察是否有猎食者出现。一个令人激动的发现是“螺旋虫”,这是在2005年新发现的一个物种,这种海虫经常将自己的粪便堆积成螺旋状。在一些新发现的深海动物身体上有发光器官,比如胃部能发磷光的海虫,浑身都能发蓝色荧光的灯笼鱼,动物进化出这些功能可能是为了更好地捕食。科学家还来不及给新发现的所有海洋动物命名,只是根据它们的外形特征进行了简单的分类。
在海底山脉考察过程中,研究人员使用了包括防水数码相机、水下远程操作车等高科技设备,考察深度800~3500米。科学家认为,北大西洋山脉在海底的面积相当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是已经探测到的最大的海洋生物栖息地。它拥有狭长的海床,非常近似于大陆地形,这种环境会孕育出各式各样的海洋物种。考察队带回了数千个海洋生物样本以便今后分析研究。目前这些生物样本已送到6个自动化观测站,研究人员在未来两年时间中将对这些样本进行持续性测量和拍照。
神秘的大海里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奇特生物,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海洋生物,从2007年7月13日到8月19日,由31位科学家组成的一支国际考察组在北大西洋海域进行了为期5周的科学考察,考察范围为冰岛和亚述尔群岛之间的39000平方公里的海底山脉。科学考察组及时向人们公布了考察过程和一些新发现的海洋生物照片。
大洋底部不是一马平川,那里也有许多类似陆地上的高原、山脉、盆地等独特的地形。正如陆地上的山脉是生物宝库一样,海底山脉也是生物宝库,许多海洋动物都能在那里找到自己的栖息地。冰岛附近的海底山脉由于离大陆十分遥远,而且距海面较深,未曾有人到达过,因此科学家的首次考察就有了许多令人惊叹的新发现。海底山脉色彩缤纷,坚硬的峭壁上爬满了多彩多姿的海绵、珊瑚虫、海星、海蛇尾、海参等,在稀软的沉积土中生活着体型怪诞的会挖洞的蠕虫,鱼、螃蟹、鱿鱼和小虾则在山脉上到处搜寻食物。参与此次考察的研究人员说,“经过这段时间的海底探测,我们发现这是一个全新的海底世界。”
在这次考察中,科学家新发现了一种名为“种子虾”的动物,它其实不是虾,而是一种巨型介形类海虫。“种子虾”身体透明,生活在海底几十米深的浑水中,它因此不容易被捕猎者发现。同“种子虾”一样,生活在北大西洋海底山脉的所有柔弱生物的外形和生活方式都是适应深海生活演变而成的。例如,宝石乌贼长着一双高低不对称的眼睛,用来随时观察是否有猎食者出现。一个令人激动的发现是“螺旋虫”,这是在2005年新发现的一个物种,这种海虫经常将自己的粪便堆积成螺旋状。在一些新发现的深海动物身体上有发光器官,比如胃部能发磷光的海虫,浑身都能发蓝色荧光的灯笼鱼,动物进化出这些功能可能是为了更好地捕食。科学家还来不及给新发现的所有海洋动物命名,只是根据它们的外形特征进行了简单的分类。
在海底山脉考察过程中,研究人员使用了包括防水数码相机、水下远程操作车等高科技设备,考察深度800~3500米。科学家认为,北大西洋山脉在海底的面积相当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是已经探测到的最大的海洋生物栖息地。它拥有狭长的海床,非常近似于大陆地形,这种环境会孕育出各式各样的海洋物种。考察队带回了数千个海洋生物样本以便今后分析研究。目前这些生物样本已送到6个自动化观测站,研究人员在未来两年时间中将对这些样本进行持续性测量和拍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