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影响因素及护理策略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an0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影响因素及护理策略。

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采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导管给药化疗的肿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采用PICC导管给药化疗的肿瘤患者病例档案,包括患者的基本资料、发病因素、检查信息、就诊情况、临床检查、住院信息等,对其各种相关并发症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并提出相应护理策略。

结果

经多因素回顾分析发现高龄患者(年龄>60岁),有药物过敏史,糖尿病史,穿刺次数过多,置管尖端位置不合理,维护不及时等均是影响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因素(P<0.05)。

结论

临床上对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护理中,医护人员要熟练掌握PICC置管技术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加强置管前后的护理工作,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电解质溶液在择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判断抽样方法,选取2017年5~11月在该院妇科行TLH手术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禁食禁饮组和碳水化合物-电解质组,每组46例。使用自行设计的《术前自我感觉调查表》调查患者全麻前1 h的自我感觉,40项术后恢复质量评分表(QoR-40)评估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Qo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在骨科康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该院骨科住院康复疼痛NRS评分>3分的患者97例(疼痛护理组),全疗程给予小组式疼痛护理,比较分析其入院时、入院3周、入院6周及出院时的疼痛评分、止痛药使用频次、焦虑抑郁自评分、疼痛自我效能评价、生活质量SF-36评分;并且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骨科住院康复疼痛NRS评分>3分的患者92例(非疼
目的探讨双导师分阶段教学在本科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同一所医学院校护理系2014级本科班实习生36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人。实验组将整个实习期分为三个阶段,即辅助、初级、中级阶段,每个阶段制定不同的教学任务,同时为每个护生指派一名副高职称以上的导师负责管理;对照组按照一对一传统模式进行带教。两组的实习时间和实习科室完全相同。出科之前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结
目的探讨延续康复护理联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和吸入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在该科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44例设为对照组,行吞咽训练。将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在该科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44例设为研究组,在早期吞咽刺激训练的基础上,实施延续康复护理。干预8 w后,以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及其中的吞咽困难亚量表、Burk
目的探讨根因分析(Root cause analysis, RCA)风险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RCA法对2017年1~6月该院发生的124起临床护理问题的近端原因和根本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并执行整改措施,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风险认知情况及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临床护理中最为常见的不良事件主要有医嘱处理错误、给药错误、静脉穿刺出血、管道脱落及皮肤压伤,分别占1
目的探讨初次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及医院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Depression,HADS-D)对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入住该院CCU病房的120例初次AMI患者抑郁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筛查出抑郁阳性患者2
目的探讨Orem自我护理模式对肾上腺肿瘤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接诊的肾上腺肿瘤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Orem自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各项信息及护理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门诊输液患儿输液进程及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方法该科自2018年1月开始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选取该院2017年7~12月收治的4 721例门诊输液患儿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6月收治的4 963例门诊输液患儿作为干预组。干预方法包括成立输液进程管理小组、归纳老输液进程、总结失效模式、分析原因并采用风险优先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评分
目的探讨6Sigma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CSSD)手术器械清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该院CSSD手术器械清洗情况,其中2017年1~6月未实施6Sigma管理模式为实施前,2017年7~12月实施6Sigma管理模式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消毒灭菌合格率、手术器械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手术器械相关投诉率、护理人员清洗满意度、研究期间手术器械相关感染发生率
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术后疾病不确定感的状况和相关因素,以及和化疗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为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以Mishel的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由医护人员设计的化疗不良反应问卷的形式对65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建立多变量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因素、研究不确定感与化疗不良反应之间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