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台湾故宫本、日本内阁本、安政本比较研究(三)——日本安政本据内阁本翻刻

来源 :中医药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_77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安政本《伤寒论》据内阁本翻刻,改其大量讹字,安政本对中国《伤寒论》版本流传产生巨大影响.1923年恽铁樵影印安政本伪称赵本,叶橘泉揭露之;清末杨守敬剪贴赵本伪称“影北宋本伤寒论”;1955年《重辑宋本伤寒论》、1959年《伤寒论译释》所据底本皆为恽铁樵本而非赵开美本;1991年刘渡舟《伤寒论校注》所用底本为北京国家图书馆缩微胶卷本.
其他文献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脾死脏,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潔潔,状如摇者死.”关于“潔潔”,医家多训为“高章明洁状”[1]、“空而无有之状”[2]、“洁白貌
“中医”是当今社会中使用广泛同时又语意模糊的概念.通过追溯该词在医学发展中的历史演进,阐释不同传播语境下该词所表达的不同涵义,并简介中医学术发展的趋势及其对中国医
探讨孙思邈《千金方》中“术数”和养生的关系,阐明“术数”的具体操作方法及注意的事项.揭示了产生于1400年前的《千金方》中的“术数”至今能为今人所用的原因,同时肯定了
目前国内中医院校的本科生教育与人文相关的仅存“古汉语通论”“医古文”等少量课程,学生的传统文化功底明显不足.基于这种现状,通过解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国文教育现状,可以
一千多年来,"杏林"一词已成为中华传统医学的代名词。人们可以从民间传说、董奉及历代医家的道德实践和文人百姓的赞誉中去认知和把握杏林文化的本质内涵:仁、和、精、诚。弘
近年来,我们西关大队,认真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以大寨为榜样,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积极改变生产条件,实行科学种田,使稻茬麦连续三年获得稳产高产。一九七三年
黄豆是根瘤共生的豆科作物,根瘤能固定空中的游离氮素,根瘤的残体和黄豆残根落叶,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使土壤越种越肥。1981年5月28日,宾阳县土肥站在新宾公社新廖大队,分别
一、气功起于何时?与奇经八脉的关系如何?rn中医的理论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医疗和养生实践,古代应用针灸和推拿等外治法比较多,另外有后来称作“气功”的,是具有中医特色的自我
新中国医史领域的重要开拓者、上海中医药大学原博物馆馆长傅维康教授近期出版了《医药文化随笔(新增订版)》,承蒙惠赠,捧读之下,感慨良多.考证细微,文笔流畅,是傅教授写作的
2006年10月,湖南中南大学教授张功耀在网上发起签名运动,建议中医药5年内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回归民间.政府相关部门很快作出回应,卫生部发言人毛群安表示,这样的签名行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