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刀在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中国肛肠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ji07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高频电刀在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中的应用效果,将7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在外剥内扎手术过程中使用高频电刀剥离外痔及止血,对照组在外剥内扎手术过程中使用剪刀剥离外痔,有活动性出血时使用慕丝线结扎止血.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创缘水肿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第7、10、20天创缘水肿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在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中应用高频电刀剥离外痔及止血,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将手术的出血危险系数降到最低,而且并未增加术后创缘水肿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为探讨通里扶正汤促进大肠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将50例大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照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经胃
近年来,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辽宁省肛肠医院)采用湿痒散熏洗坐浴联合一效散外涂治疗肛门瘙痒症患者4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rn临床资料:本组40例患者中,男23
期刊
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实施的不断深入,师资队伍能力薄弱已制约着培训质量的有效提升.浙江省在实施5年基础性师资培训的基础上,于2016年着手探索“升级版”高级师资培训
为探讨痔的病因,将26例患者痔体送病理组织检查,PAS染色发现9例有紫红色菌体寄生,据其形态判断是白色念珠菌,试管沙氏培养基培养见奶白色酵母样菌落,转种于科玛嘉培养基培养
为探讨聚桂醇硬化注射治疗内痔的临床疗效,将120例内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聚桂醇硬化注射,对照组给予消痔灵硬化注射,对比两组总体疗效和并发症.
为探讨外切内套内注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回顾2012年3~9月我科采用外切内套内注术(80例,治疗组)或外剥内扎术(70例,对照组)治疗的混合痔患者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
患者女,35岁,已婚.20年前患者骶尾部外伤后遂月经来潮,此后每于月经期即出现肛门及下腹部持续性疼痛,经期过后疼痛逐渐减轻并消失.3d前患者月经来潮后疼痛再次发作并加重,为
期刊
期刊
为探讨三联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回顾2010年4月至2012年5月于我院行三联术(PPH联合硬化注射术及外剥内扎术)治疗的51例混合痔患者(治疗组)资料,以及同期采用PPH治疗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在盐敏感性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乳鼠皮下注射辣椒辣素法建立模型.哺乳期后,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