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麦,享受呼吸般的学习生活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555666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出教室而已的自然教育


  在丹麥,最令学生兴奋的便是大片的绿地和树林,打开教室门,便是自然。这样天然的学校环境给予了自然教育生长的土壤。自然教育在丹麦,就是走出教室门过真实的生活。奔跑、攀爬、利用自然之物制作玩具,就是上学的常态。
  在丹麦,户外活动是很重要的事情,教师与学生每天都会在室外花费大量的时间。孩子们可以在操场上自由地探索、游戏,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感官方式,增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秋千、沙坑、滑梯、山坡、树洞就像是每一个学校的标配。对于学生而言,户外的活动空间是不设限的——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自由分散在操场的各个角落,来去自由。我们所在的小学操场上的户外设施就像一个巨大的可攀爬的树冠,向四面展开,孩子们一来到操场,就变成了一只只猴子,纷纷“上树”。
  尽管在学校内已经有很多的自然元素可供孩子探索,但丹麦学校依旧认为,与学校的户外活动环境相比,孩子在自然环境下运动时的身体活动水平会更高。因此,学校会时不时地组织同学们“日常旅行”,带他们去森林、去海边,更加充分地与自然接触。据丹麦学校的老师介绍,丹麦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自然中获得体验,如:接触动物的体验和平静安宁的体验等。学校会基于家长的需求,让学校尽可能寻找自由的自然空间。孩子通过与大自然实物的接触而学习,不但观察力变得敏锐,学习及探索动机也能将源源不断地产生。

走进城市里的历史文化课


  在丹麦的历史文化课并非以讲述为主,而是需要走出学校,走进哥本哈根的城市里去学习。整个社会系统都会给学校许多支持和帮助,哥本哈根市区的各个博物馆及其他公共设施,只要是老师带着学生都是免费的。
  在哥本哈根的历史文化课是走进城市里,用孩子喜欢的方式调动学习内驱力,让孩子们在真实的空间里对一个与自己相关的真实问题进行深入的综合探究,也许都是些碎片化的信息,但是却有着强烈的生活延展性。同学们有时是坐在城市的小艇上听故事;有时候是在城市杂技团里和杂技演员们学习并了解关于杂技的历史;有时候是在中世纪博物馆里,在擦肩而过的中世纪扮相的人群闲聊中身临其境地感受这片土地的历史;有时候是在留着岁月痕迹的古堡里探险,找寻历史的蛛丝马迹;还有时候是在城市角落的比萨店里一边做着比萨,一边学着单词,一边听匠人讲述在这座城市里生活的故事……
  知识可以忘记,但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却印刻在了其间,无须完整,只需打开一扇窗户,等你去探究。

跳进游戏里的儿童学习


  在丹麦学校操场的地面上有不少涂鸦,每一块涂鸦都是孩子们设计的一个游戏:迷宫探险、袋鼠跳跃、球类游戏,各种小而美的游戏充斥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在丹麦上学,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在孩子这个年龄,玩就是一种学习。
  在丹麦有一种课叫作自由游戏,其实就是一种由儿童自我内驱力推动的自发、自愿形成的一种活动方式,孩子可以完全脱离现实的自我想象和创造,也可以是现实生活的一个自我反映,这是绝对个性化的创造游戏方式。丹麦老师说:“自由游戏有利于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规则意识、团队精神等多方面的发展。学校就是要建构一个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教育环境,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让孩子在学习中玩耍。”利用儿童爱玩的天性,在玩的哲学里成为自己的主人,让每一个孩子顺着自己的兴趣发挥他的长处,去解决玩中遇到的问题。

播撒在戏剧中的阅读种子


  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除了书写童话,还创作了木偶舞台剧和戏剧。在安徒生的成长中,文学、美术、音乐、戏剧等艺术对激发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丹麦读安徒生,就像在英国读莎士比亚,学校里有不同样态的阅读课堂,城市里有许多扮演安徒生童话的小游戏,一些小型的剧院、游乐园也都在演出安徒生童话。

  孩子们在学校里学习了安徒生的阅读课,再去安徒生的故居,可以换上不同角色的服装,来一场沉浸式的戏剧体验。在不同的场景中,和不同的人物对话交流,回味阅读时的场景,阅读就开始有了更立体的戏剧呈现方式,课堂上的阅读课往往也和戏剧结合在了一起。阅读遇见戏剧,有了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即兴的触动。书不仅可以读,也可以表演、创作出来。没有预设,也没有脱离故事,而是在情境中,润物无声地帮助孩子感知人与人的界线、处理矛盾和冲突、尊重每位孩子的情绪,从中产生语言、交流、共情、动作、想象、灵感的碰撞,激发出无数的可能与精彩,并种下热爱阅读的种子。
  丹麦孩子的阅读会一直持续到9年级毕业,所以这种有趣、丰富、持续不断的阅读贯穿了一个孩子7—16岁的重要成长期,也是人生习惯养成的关键窗口期。

在一顿饭里的健康生活启发


  在丹麦,孩子们每天早上带着午饭去学校。到午餐时间,大家便聚在餐厅里,打开包裹乐滋滋地享用。其实丹麦人花在吃上的时间和心思非常有限,也非常简单。丹麦人会早早地告知孩子什/厶是健康的饮食,从家庭到学校提倡的都是早就习以为常的健康生活方式。在学校会有食育课,孩子们会探究食物金字塔,了解不同食物的特质。老师和家长们相信这样的了解可以帮助孩子们在未来选择一个健康的生活。
  在读城课里,孩子们到学校附近的超市,通过研究超市里物品的价格发现,越是健康的食物卖得越便宜,越是垃圾食物售价越贵。这大概就是从生活的视角出发,告诉公民如何去认知健康的生活和自我选择。在每日的午餐中,孩子们能够把自己带的食物吃完,即便是聚餐,孩子们也是吃多少拿多少,在每一日的吃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尊重和自主。从吃开始,生活就是你自己的事情,需要选择、做主、做计划。
  在丹麦这片土地上,信任、安全、游戏、创造不断地充斥在孩子们周围,给他们足够的选择空间。当孩子们被置于自由和信任之中,相信自己的选择并创造自己的价值,学习就变成了像呼吸一般自然的事情。
其他文献
老师您好!rn我的儿子飞飞曾是班上的数学课代表,不久前却被莫名其妙地撤掉了.原来,数学老师让他负责收材料费,结果全班的钱收完后,比应有的数额少了50元.不论飞飞怎么解释,数
期刊
多年来情境认知和学习建构研究,使人们对学习设计的焦点开始汇聚到隐性知识建构问题上来。促进学习过程隐性知识建构不但是知识论视野下教学改革的重要诉求,也是认识论视角下提
会议
当前,在国内对于移动学习的体验研究还很少,本体验研究将受访者体验的结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大学生对移动学习需求程度、认可态度、学习方式、功能需求等结论。对移动学习
家有“饭渣”娃,如何是好rn邻居刘奶奶家有一个可爱的小孙女,小家伙精灵古怪,聪明伶俐.但说起孙女圆圆来,刘奶奶却一直叹气.儿子儿媳工作忙,平常顾不上管圆圆,圆圆从小就是刘
期刊
本文首先分析了Wiki的传播要素、特点和模式,并对我国Wiki教育应用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内容分析。研究发现,我国Wiki教育应用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定性与思辨”的研究方法占主导
会议
文章从定义的角度和文化传播的视角对教育信息化的内涵进行了深刻的解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信息化是一种新文化传播的过程,然后从创新推广理论出发,认为信息技术教师、教育技术
会议
视疲劳是指用眼以后出现的一系列局部和全身的不适症状,由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症状时轻时重,而且体征不明显,临床上缺乏明确统一的诊断,故易被医患双方忽视。当视疲劳症状较重,或并
PPLive是一款用于互联网上大规模视频直播的共享软件,它凭借独特的传播特点和传媒运作方式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空间中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生存之路。本文立足传播理念、传媒运
针对DSP课程教学的现状和特点,强调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更全面的掌握DSP技术,文章通过阐述实验平台的构建,论述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方法。
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新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3月20日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一段时期以来部分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