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t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育信息化技术全面推行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运用信息化技术为教育行业服务成为了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微课作为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具有激发学生学习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生动直观呈现画面等优势,将其运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对于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教学方法的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从课前预习、课中重难点剖析、课后复习三个环节,对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了以下几点阐述,旨在更好地发挥微课的优势与教学价值,促进高效化学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微课;应用;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12-0084-02
  收稿日期:2021-01-25
  作者简介:黄大涛(1972.10-),男,广西岑溪人,大学,中学高级教师,从事高中化学教学研究.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广大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并尝试改正与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微课的出现是教育信息化发展下的必然产物,将微课运用在各学科教学中,可以为实现现代化教育打造出更多的可能性.但是,因为当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并未真正地摒弃传统教学模式,未能认识到微课的教学价值,或在课程教学中不当地使用微课,从而导致微课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较多的困难.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本篇文章以高中化学教学为例,对微课的有效运用方法与途径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更好地发挥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手段的作用,为教师的微课教学提供参考,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一、课前微课——有效预习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微课更加可以满足学生的自学需求与学习特点,在课前预习指导环节中运用微课,设计与即将学习的内容高度相关的视频课件,可以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知产生探索的兴趣,并以微课中预设的问题为线索,有目的性的预习,将未解决的问题带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可以有效地提升高中生的课前预习学习效果.
  以“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中“金属钠的性质”探究为例,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并能够从化学实验的观察中解释钠的相关性质.教师在预习微课的设计中,首先应考虑到教学目标,围绕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前预习指导方案,为了让高中生在课前预习中对本节课的知识点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预习微课设计的第一个主界面中展示了图片1,图片1中所呈现出的内容为:“在中国成语大赛中出现过‘以柔克刚’、‘水火相容’等成语,那么在现实中真的有‘以柔克刚’、‘水火相容’的可能性吗?”利用学生们比较关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为素材,创设了可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思考中产生疑惑.在看完图片之后,学生们继续观看教师所推送的预习课件,课件中展示了一段小视频,视频中展示了“钠”被切割的过程,解说了切割钠的动作,并将切割获得的一小块钠放置在水中,展示钠从放入水中到全部融化的全过程,要求学生在观看完课前微课视频之后,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面,并尝试说明每一个现象的出现说明了钠具有哪些性质?完成表1、表2两个表格的填写.
  在课前预习环节中利用进行导学案的布置以及指导,可以让高中生在这种新颖的预习形式吸引下,更加乐于参加预习学习活动.在预习微课的展示中教师利用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创设了化学情境,并直观地展示了化学实验的过程,不仅丰富了高中生的课前预习学习方式,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体验下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在课前预习中掌握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在表格的填写中发现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在进入到课堂学习中,必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善于利用微课开展预习指导教学活动,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二、课中微课——重难点剖析
  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作用是帮助教师攻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为了知道学生对单一知识点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以此促进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对微观化学原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微课大多是在相对抽象、生涩难懂的知识点讲解中,希望可以借助微课的优势攻克教学的难点,更好地解答学生的疑惑.
  以“酯化反应”为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酯化反应的历程,教学难点是酯化反应的断键方式,那么在利用微课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以“展示科学事实”为第一步,将酯化反应的研究成果告知学生,如在图片中呈现出乙酸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阿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醇和水的事实,然后根据化学反应事实提出探索性问题:“实验中乙酸和乙醇是如何发生反应的?”以此指明学生对酯化反应条件与历程探索的目标与方向.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并采用“同位素示踪法”标记乙酸乙酯的结构,并由此推测出该反应的可能性,进一步根据乙酸和乙醇的结构特点猜想出酯化反应断键的可能.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播放展示乙酸和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的动画资料,要求学生在动画资料的观察之后,归纳并总结出酯化反应.为了让学生对化学微观领域有所了解,教師应借助微课展示羧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微观过程,并在这部分学习之后,给学生布置“学以致用”的任务,譬如学生认为水果和食用醋是否有解酒的功效?为什么?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酯化反应,学会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将微课用于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剖析中,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针对性,以微课为辅助教学手段对某个具体的重点与难点知识进行深入地分析,可以带领高中生的化学学习中宏观领域进入到微观领域的学习之中,不仅掌握化学反应原理与化学方程式,同时也可以清晰地识记反应原理,建立形象化的记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    三、课后微课——巩固与提升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很多学生在课堂中虽然跟上了教师的讲解思路,表现的很好,能够较为轻松地解决课堂上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但是一旦到了课下,特别是在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时,就会遇到困难.这种现象的存在是学生知识点掌握不牢固或者存在知识缝隙问题的直接表现.为了帮助学生在课后复习中查缺补漏,发现知识漏洞,并进一步完善化学知识结构,达到巩固与提升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课后辅助指导,促进学生主动地复习本节课知识点.
  以“铝热反应”为例,“铝热反应”是一个探究性的实验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试剂铝热剂、镁条等实验材料进行了实验操作,但是因为从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教师在该实验的操作中仅仅选择了一小段镁条,通过本次实验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铝热反应的原理与铝热实验装置,并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为了加深学生对铝热反应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的过程录制成视频资料,在课下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分享给学生,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课堂知识吸收情况,选择性地重复观看课堂教学片段,以达到知识回顾的目的.其次,教师应利用为了给学生布置自我检测的任务,如:
  (1)为什么不同的金属冶炼要采取不同的冶炼方法?
  (2)什么是铝热反应?
  (3)铝热反应的实现现象是.
  (4)欲测定铁铝铁铝合金的含铝量,将带测定样品溶于盐酸中,加入适量的烧碱溶液,待沉淀全部转化为红褐色时过滤,在空气中点燃,最后得到的物质是什么?经过称量发现化学反应后所得的物质恰好与原合金质量相同,那么合金中的铝的质量分数含量是多少?
  通过微课在课后指导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从知识重点与难点的方向入手进行巩固与筛查,帮助高中生在课后复习中充分树立化学知识点,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在习题解答中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升华化学教学的效果.总之,微课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新颖的教学手段,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微课的辅助教学价值,并掌握微课在化学教学全过程中的有效运用方法,善于运用微课解决化学教学中的难题,帮助高中生转变化学学习的状态与方式,促使学生在微课的运用下打破课堂学习时间的限制,能够利用微课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对于提升高中生的化学学习成效,促进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雪.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應用[J].清风,2020(16):73.
  [2]脱文锴.高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11):4.
  [3]楼望明.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6):64-65.
  [4]陶丽红.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1(05):89-90.
  [5]张祥.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21):133-134.
  [责任编辑:季春阳]
其他文献
文章选取2010-2017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作为样本,对信贷错配、绿色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力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信贷错配在绿色技术创新和企业竞争力关系中的调节作
目的探讨T型动脉瘤夹夹闭颅内破裂宽颈微小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到2019年6月使用T型动脉瘤夹夹闭治疗的24例颅内破裂宽颈微小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出院时
目的总结颅内破裂感染性动脉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2例颅内破裂感染性动脉瘤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例经显微手术夹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再次破裂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563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在入院保守治疗期间,症状加重,头部CT显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PCT)及S100b蛋白在颅脑术后颅内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开颅手术治疗的12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我国《医院感染诊
目的探讨新型气切型防护罩在气管切开留置金属套管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纳入气管切开术后留置金属套管病人100例,其中采用新型气切型防护罩51例(观察
文章基于上市家族企业2011-2018年数据,分析了社会情感财富对家族企业战略变革的影响以及制度环境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将社会情感财富分为家族控制、情感依恋、政商关
伴随我国教育事业高速发展,大量先进教学方式在一线教学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并获取良好应用效果.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受到师生认同.本文首先针对情境
文章以2011-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大股东股权质押与债券信用评级、债券信用利差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股东股权质押对债券信用评级带来不利的影响,还会导致债券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在教育行业地不断渗透,学校和教师不再一味地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判断的唯一标准,而是需要秉承“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创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