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启航

来源 :作文周刊(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utout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没有什么理所应当,随意丢掉一块令人忽视的果皮,最终也可能“套”住了自己。
  每次考试,我总能在班里取得不错的名次。“你天天玩还考那么好。”同伴们曾经羡慕地说过。飘飘然的我更是沉浸在这句听起来无比美妙的话语中,渐渐地便对学习任务越发敷衍起来,直到那件事情的发生……
  那是一次月考。我自信地盖上了笔帽,本以为一切还是像自己想象的那般美好,可老天终于看不惯我对学习的吊儿郎当,扔给了我一张令人难以置信的成绩单——83分。“不可能吧,是不是改错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时,老师走进教室,我赶紧低下了头,生怕与老师的目光对视。
  可该来的总是躲不过,本以为老师会看在我以前每次考试都优秀的份儿上放过我,可现实总与想象相差甚远。一個严厉的眼神直接秒杀过来,我已经羞愧到抬不起头来了,偷偷瞟了一眼老师,那严厉的眼神中还夹杂着一丝失望。在同学们看好戏的目光中,我的自尊心受到了一万点的伤害,默默地潜入题海中。
  中午放学回家,妈妈边做菜边问我的成绩。“什么?83?你怎么考的,儿子。”妈妈吃惊地看着我。“我也说不清楚,应该是失误吧。”我有些难过地回答道。妈妈仿佛没看到那微妙的表情说,“别给自己找借口,失误本身就是错误的。平时做了多遍的题为何到考试的时候却偏偏失误?你应该好好找找原因。最起码应该找一找是什么导致了你的失误?别天天给我找一大堆的理由!”听了妈妈的话,我原本微微下垂的头几乎变得与地面垂直了。“天天不好好学习,就因为手机这玩意儿,今天开始,没收了。”奶奶也补充道。窗外,蔚蓝的天空好像也蒙上了一层灰色的薄纱,我垂头丧气地走回房间,太阳却没有放弃我,紧紧地拥抱着我。再想这些事,我心里不免有些烦躁,握住拳头开始一次次体会与墙的相互作用力,完全不顾那已经通红的手。
  打累了,擦了把汗,又躺在床上开始感慨:老师的批评,家人的指责,让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助,在困境中,只有自己才能依靠。
  那晚,闹钟上已显示出了11点几个鲜明的大数字,可漆黑的夜中,还亮着一盏明灯,灯下有个少年正坐在椅子上,咀嚼着精神食粮。
  只有我明白,那个滑倒的自己正在慢慢地爬起……
其他文献
今年初春,我满怀对文学的向往到北京,参加某作家进修班。我和来自各地的作家一起聆听讲座,享受文学的“饕餮盛宴”,恍若回到了青春岁月。  带着对北京的依恋,我又一次来到南锣鼓巷。沿着那古色古香的石板路,穿梭在喧哗的人群中,觉得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淡淡的忧伤。  不經意间的一回眸,我看到了她,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姑娘,白色的裙裾在风中飘飞。她神色平静,目光清澄如水,宛如一株不起眼的丁香花。面前摆着一个牌子,上面
期刊
倘若让我给一棵树作形容,我想,它们是温情的。  江南的树更是如此,这些静默的守护者笼着江南的湿气,以至于它们一片片的叶子简直能凝结出甘露,那么为什么,说它们温情呢?  江南的早晨总是雾气蒙蒙的,但只要春天一来,万物萌发新芽,树木苏醒,人便会一下子觉得神清气爽起来。嫩芽像春笋一样钻出来;新叶像孩童粉嫩的脸;陈叶此时舒展成地面的毯子,踩上去有软绵绵的感觉。一棵棵树木坚实有力的胳臂伸展开,仿佛在给你一个
期刊
刚过早晨五点五十,宿舍楼就响起了音乐声,这是舍管每天都播放的叫醒学生的音乐,我听到了音乐,以最快的速度起了床,来到屋外。只见几颗晨星在冬日早晨的天空不断闪烁着,一股凉氣直击大脑。  校园里紧张有序的一天开始了。我洗漱完毕,听见领操的老师已经对着喇叭喊“开始集合站队,准备跑步”的口令了。在这个冬日的早晨,温暖的被窝实在是一种诱惑,但是抵不住老师尽职尽责的力量,想到这里,我快步向操场跑去。  早读后,
期刊
本以为时间已无情地将其摧毁,本以为十年的风光已让它不堪重负。然而,它依然在那儿,在微风中摇曳着翠绿的枝叶,在夕阳下闪烁着动人的光泽。它,就是外婆家屋后的碧竹,在悠悠逝去的时光中不显衰老,反而更为茁壮。  碧竹,依然在!  十年前的一天,外婆带着年幼的我去山上挖了几株细小的竹子,它们是如此娇小,仿佛一阵风就能让它们倒地不起。那天,外婆将它们拎回家,栽种在了屋后,从那一刻起,碧竹就走进了我的生活。  
期刊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每当我读起这首诗时,我的眼前就会出现一片一片碧绿的小草。是呀,它没有花香,没有树高,只是一棵无人理睬的小草。它是那样的渺小,令人瞧不上眼,可每当我看见它从墙缝、瓦砾、屋脊,甚至坚硬的石缝里钻出来的时候,就不能不为它那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发出由衷的赞叹!  小草虽然不起眼,但它却有极为顽强的生命力。在
期刊
【技法指津】  所谓波澜,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写出事件的变化、起伏,避免平铺直叙,平淡无奇,以吸引读者。事实上,许多事情的发生都并非一帆风顺,而是有迂回,有曲折。写出事件的波澜,既符合真实的生活,也是对生活本来面貌的艺术再现。  如孙犁的小说《芦花荡》,写水上交通员老头子护送抗日战士大菱和二菱回芦花荡休整,由于老头子的过于自尊和自信,导致大菱被敌人意外发现而受伤,这是小说出现的第一个波澜;接下来写老
期刊
岳云鹏出生于河南濮阳的九口之家。他有五个姐姐,在本就物质匮乏的农村,超生家庭更加艰难。13岁之前,他的衣服都是母親拿姐姐们穿过的衣服改做的,每年生日吃俩鸡蛋。他的童年只在记忆中而不在照片中,他只有3张小时候的照片,第一张是6岁,父亲留住那位走街串巷的照相师拍的。从记事起,他父母的头发就一直是白的。因为交不起学费,岳云鹏14岁去北京打工。在保安队的第一个月,他的工资被克扣一空。他刷过厕所,干过电焊,
期刊
方月萍,女,汉族,33岁,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赤田镇赤田村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2008年,方月萍从华东理工大学取得了硕士学位,成功落户上海,成为一名白领。方月萍出身农村,家乡的萧条和上海的繁华给了她很大的刺激,她决心要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投身农村经济建设。2011年,方月萍毅然辞职,通过村官考试,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  初来赤田村,先要解决沟通問题。方月萍跟村中年轻人学习方言,不到三个月,她就能用方
期刊
【读后练笔】  下基层训练的时候,我会利用闲暇的时间去老人院当义工。田婶是老人院的员工,负责打扫卫生。  按理說,每天照顾老人们吃完午餐。得将餐厅打扫干净,她的工作才算告一段落。可是,每天中午,她总跑得不见人影。问及缘由,大家的回答是:她回家哄孩子睡觉去了!  田婶都35岁了,按她的年龄算,她家孩子至少也有七八岁了吧!这么大的孩子还要哄着睡觉?我是不信的,心里便对她有些许意见,觉得这人偷懒,哄孩子
期刊
站在大漠中心,入眼的都是莽莽黄沙。高低起伏的沙丘绵延无边。天空呈现出一片纯净的湛蓝,不见一缕浮云。  我跨上骆驼,踏着沙漠,继续前行着。为了不迷失方向,这半个月来我每天追着太阳行走,白天的酷热,夜晚的寒冷,我早已疲惫不堪了。今天,我必须在日落之前找到绿洲,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骄阳好像就在我的头顶上,满头烟霞烈火的感觉,仿佛下一刻就要燃烧成灰烬。汗水成串往下冲刷,不用看我也知道我的脸上定是那黄土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