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部纵裂池密度增高CT表现分析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huan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收集南京市儿童医院CT室关于脑部后纵裂池密度增高病例31例,讨论引起这种表现的原因及病理基础,减少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误诊。方法 用我院飞利浦Brilliance16排螺旋CT扫描患儿头部,筛选出表现为脑部后纵裂池密度增高的病例31例进行分析。结果 5例为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3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儿,3例不明原因。结论 CT表现为后纵裂池密度增高的除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正常硬膜造成高密度外,还应该考虑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引起机体慢性缺氧,使红细胞聚集功能及刚性增加,血浆黏度增高,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增多。导致X线透过量降低,从而导致脑部后纵裂池密度增高。
  [关键词] 后纵裂池;蛛网膜下腔出血;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4-78-02
  
  在脑部CT扫描中后纵裂池密度增高往往提示我们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笔者收集了我们医院今年表现为后纵裂池密
  度增高病例31例,分析讨论如下。
  
  1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 ~ 7月表现为后纵裂池密度增高的病例31例,年龄为1天~ 22岁,男19例,女12例。所有病例用飞利浦Brilliance16排螺旋CT平扫,扫描参数为低龄儿变量电压分为90kV,毫安状态为low,层厚为10mm,高龄儿及成人变量电压为120 kV,毫安状态为normal,层厚为10mm;9例有外伤病史,14例为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8例无引起脑部出血病因存在患儿。
  
  2结果
  
  31例CT表现为纵裂池密度不同程度上的增高,具有外伤病史的9例后纵裂池密度增高外还表现为增高的线状密度影,边缘较模糊,见图1,且合并头皮血肿或颅骨骨折;14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除表现纵裂池增高外,还表现为增高的线状密度增高影边缘较模糊,且合并额叶及顶叶,或颞叶不同程度的脑实质片状密度减低区,其CT值多低于15HU;余下5例表现为对称性的脑沟、池内血管及颅内血管密度增高,见图2;后纵裂池密度增高,且边缘光整,见图3,其中3例仅表现为纵裂池密度增高,边缘锐利。在本组病例中,非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例为8例,占所有病例的25.8%,从这一比例看来,正确认识导致纵裂池密度增高的原因非常重要。
  
  
  3讨论
  
  后纵裂池密度增高主要原因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正常的大脑镰,大脑镰硬膜下血肿[1],缺血性心脏病颅脑及一些不明原因引起机体慢性缺氧等,多为大量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为基底池、侧裂池和纵裂池的高密度“铸形”、天幕切迹增厚、纵裂池“之”形高密度[2]等。9例外伤及14例HIE患儿表现为后纵裂池密度增高,因病史明确,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征性症状是脑膜刺激征[3],可以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其因解剖关系,表现为增高后纵裂池与脑组织边缘界限模糊。其余8例追述其病史,有5例为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因引起机体慢性缺氧,使红细胞聚集功能及刚性增加,血浆黏度增高,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增多[4]。导致X线透过量降低,血液在CT表现上显示密度增高,从而造成后纵裂池及脑池、沟内血管、颅内血管密度增高,这种表现多呈对称性,并且因窦内血液不像蛛网膜下腔出血那样,并未突破蛛网膜及软脑膜,所以其表现为密度增高的后纵裂池与脑组织界面光整。余下3例不明原因,可能也与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造成的血液病理改变机制一致,也有可能是有的文献报道的为正常的大脑镰。颅脑CT轴位层面上大脑镰分为3段[5],上段大脑镰表现为线状锐利高密度,后段表现为细发状致密线,前段表现为短线状致密影,同时因正常大脑镰下缘凹陷,故双侧脑室体部上方10mm层面不出现连续的大脑镰密度影[6]。在本组病例中,非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例为8例,占所有病例的25.8%,在临床上很容易误诊,从这一比例看来,正确认识导致纵裂池密度增高的原因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造成头颅CT纵裂池密度增高的原因除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外,因机体慢性缺氧使红细胞聚集功能及刚性增加,血浆黏度增高,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增多(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导致X线透过量降低造成后纵裂池密度增高这种情况也不可忽视,见表1,更要正确认识大脑镰的正常结构所造成的纵裂池密度增高,这样更有利于对纵裂池密度增高的正确诊断,减少误诊。
  
  [参考文献]
  [1] 王学成,党建才. 纵裂池出血的CT表现[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06,15(4):167-168.
  [2] 唐肇普,钱新初,刘三军,等.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分型研究[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18(11):660-662.
  [3] 李合林. 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误诊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5):74-75.
  [4] 马香涛,曲政海. 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改变[J]. 临床荟萃,1999,14(9):389.
  [5]Zimmeman RD,Yurberg E,Russen EJ,et al. Falx and interhemispheric fissure axial CT normal anatomy[J]. AJR,1982,138(3):899-905.
  [6] Taneda M, Kataoka K, Akai F, et el. Traumatic subarachnoid he morrhage as apredictable indicator of delayed ischemic sympons[J]. J Neurosung,1996,84(4):762.
  
   (收稿日期:2009-09-17)
其他文献
郴州是"红三角"地区三市之一.应用 M. Wackernagel等提出的生态足迹方法,对郴州市1999,2001,2002年的生态足迹指标进行了计算,从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万元GDP生
苹果锈果病是由类毒引起的传染性病害,果树感病后,植株终生带毒.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眩晕中的作用。方法将72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于晚上服盐酸氟桂利嗪;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静脉注射天麻素
四月鲜桃是河南省濮阳县鲁河新品种果树试验园选育出的超早熟优系,因成熟期在农历4月,果面鲜红,故定名为"四月鲜".
轻型井点在尾矿坝排渗盲沟施工中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盲沟施工中坍塌的难题。为保证盲沟质量,降低尾矿坝浸润线,提供了可靠的施工方法。
数据组合处理方法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启发式自组织建模方法,由前苏联学者伊万年科借助生物控制论中的自组织原理,用启发式的方法提出的;它能有效的解决复杂非线性系统的建模问
白桦属于常见造林树种,速生,生命力极强。介绍了山西白桦分布与生态特征,对白桦的种子处理、育苗、苗木管理和幼苗移植技术进行了探讨,对今后山西白桦育苗造林具有借鉴作用。
基于对油气田产量变化规律及概率论中的Г分布,进行综合系统研究的结果,推导建立了预测油气田产量的Г模型,该模型不但可以预测油气田产量、累积产量随时间的变化,而且也可以预测
高汤美又补 在传统的烹饪中,做汤、用汤既是衡量厨艺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判断食物美味的心得与本事。 过去烧菜,是没有味精、鸡精之类的,吊鲜全靠汤。好的高汤,除了好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