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体育教学与学生个性养成的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d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体育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新的体育课程理念是这么提倡的,但是体育老师真正贯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课堂上得到深入发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个体,他们在身体素质、性格爱好、运动天分等方面都存在不同,如果教师按照统一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很难不受到不合理教育。
  关键词: 初中阶段 体育教学 个性发展 学生个性
  时代的发展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的终极目的即是——培养能够适应并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才。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方面,在人才的培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着重发展人的体质,使受教育者的身体素质得以提高,并掌握强健体魄的方法。新课改也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在体育方面加大了关注比例,并提出了更具体、更严格的要求。体育关乎民族素质,在学生个性养成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点能够促进派学生个性发展的做法。
  一、从提高学生运动积极性方面发展个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某事物产生浓厚兴趣,主体才会积极地投入其中。体育运动也是如此,勉强的运动效果会很牵强。学生只有对某项运动产生兴趣了,才会花更多时间、更多精力发展这项运动。所谓个性,即人独有的、与众不同的性格,在体育方面,个性也会有不同呈现,例如,活泼好动的学生在优育活动中表现更积极,但在纪律性方面自律较差;安静内敛的学生不太喜欢参与集体活动,在体育方面则表现为对各项运动都兴趣缺乏,或者即使有兴趣,但不敢当众参加,参与过程中有所拘束。
  这就要求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接近学生,多从细节上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与学生真诚、信任的师生关系,针对学生不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学生受到尊重,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会更配合老师的教学方法,积极地锻炼自己,发展兴趣,与此同时,在个性养成方面向上的一面被发展,体育课堂成了学生发展兴趣与个性的良好平台。
  二、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人生观念
  学生有正面积极的自我认知观念对其个性的成长及今后的学习影响深远,所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显得尤其重要。体育不同于其他学科,老师与学生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的机会,这就容易造成二者之间的隔阂,这种隔阂一旦形成,很容易使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流于表面,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一蹴而就。学生感觉不到老师的关心,或者在体育学习中遭受挫折,特别容易陷入低谷,从而自我否定,继而形成消极的自我观念,悲观失望不思进取。例如性格内向的学生,可能本身就对体育活动不太擅长,再加上平常活动时表现不佳,就会不自觉地产生不自信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不积极引导甚至给予打击和批评,那么他就会陷入越来越消极的恶性循环。
  面对这样的学生及类似的自我心理暗示观念,体育老师应该给予足够重视,并积极寻找解决办法。首先,应该树立他们的信心,发掘他们擅长的体育活动,并注意多提供他们当众表现的机会,让他们逐渐认识到“我并不比别人差,我也很棒”;其次,激发他们超越自己、挑战同学的竞争意识,不妨多组织各种体育项目的比赛,安排程度相近的学生互相挑战,在有输有赢的比赛氛围里,更容易培养学生的自信与自尊心。再次,对于学生的进步要积极表扬,适度奖励,让他们在进步中体验成功的感觉,从而接受自己,认可自己,并在此基础上更自信,更加渴望达到新高度。
  三、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因材施教
  新课改要求体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但体育老师要真正贯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课堂上得到深入发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个体,他们在身体素质、性格爱好、运动天分等方面都存在不同,如果教师按照统一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很难不受到不合理教育。但是,统一的体育教学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事实上是对少数学生提出的,对多数学生来说,这种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是有一定难度的,他们完成起来也有困难,可是为了达到规定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就变成了有难度的必须完成的训练,在学习中他们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体会不到由兴趣与动力促成的成功体验。
  所以,体育教师在面对全体学生进行教学时,应制定具体可行、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循序渐进,让多数学生在合理的教学进程中逐步提高,逐步进步,在这一过程中能有成功的体验和收获的快乐,从而在体育学习中不断强化自信心,提高自尊心。我在教学中就是这样做的,在学期开始,经过仔细观察,详细考察,把程度相近、爱好相同的学生编成不同小组,然后给每个小组安排难度不同的目标和任务。这样,学生虽然程度不同,但是因为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进度,所以完成起来相对来说有难度但是还可以接受,这就让他们有自我成就感,更容易接受这样的安排和训练,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殊途同归,在学期末大多数学生是可以达到体育教材规定的教学要求的。
  四、组织学习兴趣小组
  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得到良好引导,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成绩的提高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可以不拘泥于教材的条条框框,而应灵活多变,比如采用兴趣小组、友谊比赛等多种形式,一方面考虑到学生的个身条件,另一方面激发其学习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在教学中必须给予学生应有尊重,在教师与学生间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在平常的体育课堂上,也应积极营造和谐、轻松、公平宽松、紧张激烈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每个学生都有兴趣发展自己。
  性格不同的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表现不同,尤其是活泼与内向特征比较明显的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表现更为不同。可是许多体育老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不自觉地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对所有学生的教学没有差异性,对所有学生提同样的要求,实施同样的教学,这就导致成绩好的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不到挑战性,成绩不好的学生学习吃力,久而久之,学生必然会产生厌烦心理,这对教学的开展极为不利。所以,体育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合理教学。
  参考文献:
  [1]金洁.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1(07).
  [2]孙霞.浅谈体育课教学与课堂气氛[J].林区教学,2007(12).
  [3]孙学鹏.初中体育课分层教学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9).
其他文献
为探明在新疆气候条件下,奶牛步履次数与奶牛不同生产阶段生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和计步器应用效果,为本地区奶牛健康养殖和疾病预防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帮助奶牛养殖生产企业
摘 要: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大多高中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材内容、考核方式等都发生较大的变化,在教学方面与高考方面呈现出新的面貌与特点。英语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中国人的第二母语,在高考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诸多教师与学生都对这门科目予以重视。在新课程改革的高考环境下,英语语法作为其重要构成因素,在各种题型中不断被运用,所以语法是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英语语法 对策 
摘 要: 听力教学一直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高中英语来讲,听力是学生之间拉开分数差距的一个重要点。现如今的英语教学仍然无法避免应试教学,也就是只重视纸上功夫,从而忽视听说练习。加上近年来我国各地对英语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自2005年起,很多省份已经取消了英语听力测试,面对此种状况,某些学校减少了英语教学的课时。高中英语材料涉及面很广,对考生的要求相对较高,可以说教材的编制较充分地考虑
春回大地,气温回升,开始进入春耕季节。俗有“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春分不耙地,就要误农时”之说。 搞好越冬作物的田间管理,继续施好小麦拔节肥,防治麦类白粉病、锈病
摘 要: 学习英文例句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方法,因此,教师所设计的课堂英语例句对英语教学有至关重要作用。生动形象、新颖趣味的英语例句,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贴切生活的英语例句,能够让学生将英语应用于实践,从而强化教学效果。本文以英语例句为突破口,通过巧用英语例句激活高中英语课堂,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欲,从而达到强化教学效果和提高学习效率的双赢目的。  关键词: 英语例句 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正> 新闻媒介与社会政治生活的关系——一个在稍稍具有新闻学学识的人看来不成问题的问题,近年来却被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鼓吹者们搞得迷乱不清。请看事实:当西方新闻学者早已宣称新闻媒介要
摘 要: 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对英语学科的畏难情绪和对自身的不自信,严重影响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值得思考。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才能思维敏捷、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从而获得发展。本文以具体教学情境为例,对如何在中职英语课堂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中职英语 民主氛围 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气氛是指在课堂这个特定的环境中给
摘 要: 德育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善于发挥自身的德育感染力,用言行举止引领学生,用教学技能感染学生,用崇高师德熏陶学生;要充分挖掘英语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合理运用教材中的德育资源;要优化教学方式渗透德育,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在英语实践中渗透德育,在英语评价中渗透德育等,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德育渗透  初中英语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英语教师要意识到英
摘 要: 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对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再认识,深化体育课程,增强学生的体质,达到终生受益的目的有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意识 重要性  1.体育意识的概念  体育意识是人们对体育的综合性活动,是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态度反映,人们要在实践中加深对体育的认识,获得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并在态度和行动上有所表示。  人的兴趣、生长环境各不相同,对体育
摘 要: 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交际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水平。关注学生的英语表达需要,运用任务引导、团队交流、情景剧表演等方式优化教学策略方法,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认知体验,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文化知识,促进知识技能内化生成。探讨小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培养,对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提高学生英语学科综合素养具有积极导向价值意义。  关键词: 小学英语 口语交流 学习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