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哈姆莱特与唐吉诃德人物性格特点比较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h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6世纪文艺复兴之繁盛时,两个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分别在其代表作中创造了哈姆莱特和唐吉诃德两个复杂又矛盾的人物形象。哈姆莱特的理智、延宕,唐吉诃德的正直、冲动,一正一反,正体现出人类天性中的两个根本对立的特性。两位作者的作品第一版几乎在同一年出版,这不仅仅是一个偶然,冥冥之中注定笔下的这两个人物有着千思万缕的联系。笔者就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做一个比较。
  关键词人文主义 理想与现实 哈姆莱特 唐吉诃德
  中图分类号:I561.06 文献标识码:A
  
  1 文艺复兴
  
  14世纪,西欧封建割据势力瓦解,资本主义关系逐渐形成,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各城市崛然兴起,然后逐渐扩展至西欧各国,于14至16世纪在欧洲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现代欧洲历史的序幕。随之,一大批人文主义者活跃起来,将文学作为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武器,对封建制度和宗教禁欲主义进行抨击,对贵族和教会的种种恶行予以揭露批判,积极宣传人性、人权和追求现世幸福的自由。文艺复兴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专制统治和神学思想体系。它否定神权、肯定人权、追求现世自由地追求,强调精神个体的无限丰富多样性。
  
  2 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出生于丹麦,但从整个剧情来看,不难看出故事背景正是对16世纪英国社会的真实写照。资本主义与王权的关系日趋紧张,圈地运动加速进行,城市平民情况不断恶化,社会混沌黑暗,以致哈姆莱特发出绝望的呼喊,“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牢狱,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
  他生来娇嫩,享有王子与生俱来的尊贵。正如奥菲利娅形容的那样,他拥有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箭,是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他本可以按着人生的轨迹成为一名英明的君主,可就在回国之后,命运之神暴虐的毒箭残忍地射向了他,父亲被杀,母亲再嫁,朋友背叛,情人出卖。他愤怒过,向敬爱的母亲呵斥“送葬的旧鞋还没穿破就又投向新的怀抱”;他低靡过,喃喃自语道“他的出生就是一个错误”;他彷徨过,“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就这样,他试图在疯言疯语中发泄内心的苦闷。
  其实,他痛苦的根源在于叔父的弑兄娶母,那么按着常规思路,只要杀掉叔父方可告慰人心,可是凭着他的勇气和智慧,为何迟迟不肯下手。就是因为他过于理性,先是思索鬼魂的话是否为真,忙于寻找更加确切的证据,然后等待叔父发生罪恶的机会,结果痛失良机。不知是复仇意志激发了他理性的思考,还是理智麻痹了他复仇的意志。
  哈姆莱特,一个集聚个性化的人物,目光敏锐,思维敏捷,志存高远,但有一点无庸置疑,是他的犹豫不绝让奸贼掌握了主动权,是他的优柔寡断葬送了自己的前途。别林斯基曾评论他为巨人的雄心、婴儿的意志。在这个黑暗的社会面前,哈姆莱特本人经历了由快乐变为忧郁、延宕的性格变化,终究没能逃过命运的摆弄。
  
  3 活着疯癫,死后智者——唐吉诃德
  
  16世纪的西班牙社会,贵族残暴,衙门腐败,骑士制度风靡一时,底层人民受尽压迫。唐吉诃德,一位年过50岁的老乡绅,如同那练武之人,潜心钻研骑士小说,结果中毒过深,走火入魔,居然丧失了基本的理性。心血来潮的他骑着瘦马,挥着长矛,靠单抢匹马打抱不平当做主持正义、改造社会的途径。他整日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完全丧失了对现实的感觉和判断:他把风车当军队,把穷旅店当作城堡,把妓女当成贵妇,把理发师的铜盆当作魔法师的头盔,把皮酒囊当作巨人的头颅,把羊群当作魔法师的军队。因此他到处不分黑白,颠倒是非,完全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想去勇猛“作战”,一系列行径让人忍俊不禁。虽然每次他都是出于善良的动机,怀着满腔的真诚,为了博得“骑士”的美好荣誉而奋不顾身,但却只能是事与愿违,受尽了人们的嘲弄和辱骂,使自己成为一个滑稽可笑的人物。
  读者会奇怪,世间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存在?最初是为他的滑稽而捧腹大笑,慢慢的会觉得荒唐而笑不出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骨子里透着坚韧的意志,无私无畏,嫉恶如仇,敢于用行为去捍卫自己坚持的真理,只是方式有悖于常理而已。屠格涅夫在分析唐吉诃德这个人物形象时曾说,“尽管他不时地陷入滑稽可笑的屈辱的境况之中,他仍不失为‘一名效忠于思想的人’。”的确,唐吉诃德糊涂了大半辈子,死前终于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才是骑士小说的真正受害者,人性的光辉在此得到了升华。
  
  4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在世界陷入颠倒混沌之中时,学者们纷纷从政治、经济、宗教、道德、风俗等方面,深刻揭露社会的腐败和封建专制的罪恶行经,热烈讴歌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期许着人人平等的社会不只是水中月镜中花。因此文学人物往往寄托着作者们心中的美好愿望,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永远是尖锐的、难以解决的,幻想与现实始终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虽然哈姆莱特和唐吉诃德身份悬殊,性格差异大,但理智的哈姆莱特和大无畏的唐吉诃德都成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性人物。一个拖延,一个积极,一个凭着理性的思索却延误了事态的发展,一个冲动的行事却带来更糟的结果,两两相比,相得益彰。事实上,他们都活在自己的理想世界中,哈姆莱特希望(下转第143页)(上接第141页)国泰民安,唐吉诃德只求扬善除恶。现实世界非但没有满足理想的实现,反而使他们堕入纠结于理想与现实间无法自拔的深渊之中。
  他们本可以成为高尚的人物,充分实现人生的价值观。哈姆莱特以他的才智会成为人人敬爱的国王,唐吉诃德因他的正义无私会成为为国效力的战士。结果,非但没有达成人愿,反而成了“疯子”。哈姆莱特因愤懑而思想变得疯狂,唐吉诃德因偏执而行为变得疯狂。前者甘愿如此,后者自己浑然不觉。
  我们会为他们感到可悲而辛酸。唐吉诃德过于天真,生不逢时,生活在资本主义方兴未艾的时代,可他偏偏要恢复早已过时的骑士制度。哈姆莱特就过于缜密,将世界看得清晰无比,担心自己无法完成重整乾坤的重任。唐吉诃德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只管拿着长矛向前冲杀,哈姆莱特却出于对未知的苦难的疑惧,迟迟不肯动手。从某种程度上说,两人的性格特征决定他们只能成为可悲又可怜的人物。时代的悲剧酿就了两个主人公悲壮的人生,同时宣告了文艺复兴的失败,也给人们带来更深刻的思索。
  正如学者们评论的那样,这两个人物典型体现着人类天性中的两个根本对立的特性,就是人类天性赖以旋转的轴的两极。所有的人都或多或少的属于这两个典型中的一个,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唐吉诃德或者哈姆莱特。①
  
  注释
  ①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466.
  
  参考文献
  [1] 徐葆耕.西方文学之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2] 外国文学史(第一册).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3] 哈姆莱特.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8.
  [4]钱理群.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的东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要马尔库塞的一生并不曲折,但他的思想却显现出扑朔迷离的景象,一方面因为他的研究范围广,更重要的是,在他一生的学术思想发展过程中,多种潮流如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黑格尔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等,都对其产生过影响。  关键词海德格尔 马克思 黑格尔 弗洛伊德  中图分类号:B5文献标识码:A    如果要问马尔库塞是一个什么样的思想家,答案是多样的,人们给马尔库塞贴上了很多不同的标签,如“马克思主义者”
摘 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合理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是对民族文化最好的继承和发展。在处理传统民族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时,既要保护原有民族民俗文化的特色,又要给现代旅游和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以实现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良性互动和发展。  关键词 民俗文化 旅游资源 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    旅游业被世界誉为“朝阳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
摘要玛丽·赫西是英国最著名的现代科学哲学家之一,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她被公认为“很有学问的人”。本文就其人以及其主要的科学哲学思想做一个初步的梳理和小结。  关键词玛丽·赫西 假说-演绎学说 科学  中图分类号:B56文献标识码:A    玛丽·布伦达·赫西(Mary Brenda Hesse)是英国最著名的现代科学哲学家之一,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英国出版的著名学术杂志《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研究》的学术顾
摘要日本作家志贺直哉与父亲长达16年的不和是其众多优秀作品所涉及到的主题。本文简要分析了短篇小说《清兵卫与葫芦》中特现出的志贺对其父亲的反抗。  关键词志贺直哉 不和 反抗  中图分类号:I313.06文献标识码:A    1 志贺直哉与父亲的不和    志贺直哉是日本“白桦派”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以其惊人的艺术才华和高超的写作风格被誉为“小说之神”。其作品大部分取材于自身的生活经历,耳闻目睹的事
摘要 本文运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08级22个班级共1000余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客观全面了解五年制高职教育中处于新生阶段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做好学生管理及教学工作提供依据。调查结果显示,32.49%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轻度占30.92%,中度占1.57%,无存在重度心理健康问题者。提示我们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足够
摘要 近年来,高校中屡屡出现大学生自杀的现象,严重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甚至引发法律纠纷,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要树立“自杀,一个都太多”的意识,积极防止任何一个可能的自杀事件发生,大学生自杀大部分是有征兆可以预防的。  关键词 大学生 大学生自杀 危机干预与预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接受高层次的教育,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近年来,高
摘 要 在我国,受不同性观念的影响,性教育科学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开发。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人们从性禁锢转向性开放,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加强对青少年科学的性教育关乎青少年身心健康和民族未来,刻不容缓。  关键词 性 性教育 性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519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人类的性现象首先或主要表现为浓郁的生物本能,如性生理的发育成熟及由此带来的性心理体验。性同
碳纳米管是由片层结构的石墨卷曲而成的中空纳米级管状结构,碳纳米管直径在零点几纳米到几十纳米之间,长度却可以达到微米甚至毫米,正由于碳纳米管这种直径长度比,从而赋予碳纳米
摘要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为依据,根据企业宣传的独特性,着重探讨了外宣文本的“感染”功能,并从冗余信息处理和文化劝诱这两个方面阐述了对外宣传文本感染功能的翻译原则和策略。由于语言文化背景及审美差异的障碍,企业宣传资料的英译仍存在较多问题,影响了西方文化对中华企业的接受。  关键词外宣 “感染”功能 信息信息处理 文化劝诱 翻译原则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中国入世给民族企业的发展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