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纹墨韵”攻占画面石市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14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注画面石的石友注意到,自2012年起,一股水墨馨香之气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氤氲开来,这是一股不同以往的清雅之气,充满笔墨意韵、饱含中国味道,使画面石的赏玩向更具文化格调的方向迈进,这就是在长江、黄河、汉水等各大画面石赏玩区流行的具有水墨意蕴的画面石。
  对此,本刊一直给予了极大关注。随着2012年“儒石轩”长江墨画石展、2013年黄河水纹石高价成交、汉江奇石特别策划乃至江西潦河石初探等一系列报道的推出,以及后续深入跟进,“水纹墨韵”的赏玩趣味在全国范围蔓延的趋势也愈加明显。尤其是画面石主要赏玩地区,“水纹墨韵”已成一时风尚。
  长江:墨画石大热
  这其中,市场表现最突出、影响力最大的是长江墨画石。墨画石在前两年还少人问津,只是极个别藏家的私人雅好。以致前几年韩国石商可以以五元、十元一枚的极低价格,从长江石产区带走大量墨画石。随着2012年“儒石轩”长江墨画石展的带动,长江石友似乎一夜之间认识到了墨画石的美感和市场价值,无论石农还是石商,都把墨画石当作了资源重点。
  从乐山、宜宾、泸州等产地,到成都、重庆的二级市场,墨画石都大受追捧。石农们正以空前的积极态度紧追墨画石资源,此前把“没有色彩”的墨画留在河滩上听之任之的情况,再也没有了。相反,只要河滩上有墨画,几乎都会被捡回家。无论在石农还是石商的店中,墨画石都成了陈列重点,甚至很多店家会专辟出一个区域,摆放墨画石。
  墨画石的价格也在明显提升。不仅精品的标准石已价格不菲,就连一年多前可以作为买石奖励随意附赠的小品,单枚数千元的精品成交也已经常涌现。
  玩家的热情更是空前,不仅像“儒石轩”这样的开拓者专注于墨画石收藏,大批玩家也把主要精力投向墨画。对外地买家来说,墨画石已经是长江石中必须要买的一个品种了,并且,因为产地对墨画石认识水平有限,虽价格整体追高,但也有买家用白菜的价买到精品的捡漏情况。
  黄河:水纹石独秀


  “长江石有墨画石,黄河石也有。”的确如兰州石友所说,水纹石以其“水纹墨韵”早已在兰州市场上成名。当地石友注意到,黄河石过十万成交的大半是水纹石。在2013年推出的《兰州黄河石——名石档案(一)》中的水纹石甚是亮眼,成交情况更是可喜。可见水纹石在黄河石中的分量。2013年下半年一块水纹石以25万元成交,受本刊关注进而对水纹石作了系列的报道。水纹石成交多集中在高端市场,因此每每成交,价格多高于其他黄河石种。与长江墨画石不同的是,兰州本地对水纹石的消化量非常大,尤其是藏家、企业家,近水楼台又不吝出高价。这或许是水纹石鲜有流出省外被广泛认知的原因之一。兰州水纹石较集中分布在黄河兰州段,受资源限制,石农的新开发活动并不活跃。经过几年的前期铺垫,目前石农手里的水纹石是前些年囤积下来的,与其他黄河石种混杂一处,需要甄选。大部分集中在石商手中,当地大概有十多家专攻水纹石的石商均存有三百块左右的量,其他的则少量分散在藏家手里,难以露面。
  汉江:水墨石隐现潜力
  近期,又一具有“水纹墨韵”的石种汉江水墨石通过本刊亮相。汉江水墨石的发展相比长江墨画石和兰州水纹石还比较滞后,因此虽偶有在当地来说比较高的成交,但未引起重视。2010年有一块名为“飘飘欲仙”的汉江水墨石以20万的价格成交,是目前已知的最高价。据当地石友介绍,曾有一块名为“泼墨仙人”也以比较高的价格成交,但由于汉江石的发展滞后,此石被藏家以其他石种名称宣传,颇为遗憾。汉江水墨的资源分布较广,在整个汉江流域都有分布,并且在上、下流域会呈现较为明显的特点,或以纹路出彩、或以墨韵取胜。目前,各分布点的石农各有偏重,资源开采未见规模,其中勉县至汉中这段的资源相对集中。汉江水墨石的量多集中在石农石友手中,交流也多见于石友之间,价格亲民,多在万元以内。流向高端的交易尚未活跃起来。但是,水墨石在汉江流域广受喜爱,已经成为汉江石友公认的品牌石种,颇有潜力。
  “水墨纹韵”,攻市有理
  “水纹墨韵”的画面石之所以受到藏家的青睐,首先是此类画面石所具备的艺术魅力。尽管各大产区间石种名称不同,但却拥有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审美特征:类似水墨、水纹,以黑灰、黑白、黑黄等两色反差或衬托呈现出的具有韵味的画面石,所散发出的至简至纯、返璞归真的艺术表现力,是其倍受藏家喜爱的最直接原因。有藏家这样解读水墨石,绘画是空间的艺术,画面石展现于人们眼前的亦是具有纵深的、有很大包容性的、能够让赏者畅游其中的,而水墨石精品恰恰是用最简单的色彩表达最有视觉冲击的画面,易于人们亦浅亦深地去欣赏。除石头本身的特点,热衷这类石头的藏家也呈现出一些特点,他们多为字画、古玩爱好者,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水平和鉴别能力,对此类画面石通常有比较成熟的观赏角度与见解。另外,横向比较这几个兼具“水纹墨晕”的石种不难发现,他们都在近两年吸引了藏家的关注;在近年来有相对的高价成交,有较为集中的展示。
  兼具“水纹墨韵”特点的画面石还有很多,本文因篇幅有限未能涵盖,只是通过以上具有典型性的三例,对这一类画面石进行石种挖掘和市场可能性的探索。欢迎喜爱、收藏类似石种的石友来电、来稿,以期能够更加深入广泛地探讨、推广。

其他文献
平生只爱写写画画、收藏书籍、邮票、紫砂壶的我一不小心踏上了玩石不归路,从而一发不可收拾。2007年年初,我怀揣五千元,驱车与几位做石头生意的朋友直奔岩滩,去大化石产地淘石头。  经过5小时终于到了岩滩。车刚停稳,朋友便欢呼雀跃奔向河边。晕车的我坐在车里,透过玻璃窗懒洋洋地与河面上的船只相望,有三三两两的人抬着石头小心翼翼地往岸上走。映入眼帘的是那五彩斑斓、形状各异的大化彩玉石!我一下激动起来,推开
期刊
杨靖老师在2014年第3期《中华奇石》发表的关于景观石的不同赏玩之论述,清晰、扼要、深刻。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历代名人雅士吟诗作赋,把对山水的热爱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中。可惜中华虽有五千年辉煌文化,但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造成的中国文化的断代,使得好多老祖宗的精髓几乎殆尽,内地重新兴起的玩石也不过二三十年。据说还是当时柳州几位精明的前辈,看到台湾有人来大陆大批的买石头尾随细观才明白原来如此,内地的
期刊
我玩石时间并不长,却有丰富的收藏经验,公司里,墙上是名家字画,走廊上是奇花异草,茶几上是奇根怪石。玩石不是比力气,比财气,更重要是善于发现,善于表达。如今进入新时代,更应开动脑筋,活跃思维。在崇尚自然美的同时,善于表达文化精髓,这才是我所追求的精美。  赏石悟性,品石怡情。同时我也想广交天下石友,诚邀石友来襄阳走一走,看一看。我们襄阳是石圣米芾的故里。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襄阳沐石堂(又名沐
期刊
展会日期: 2014年4月1日- 4月7日  展会地点: 河南省洛阳市定鼎门遗址博物馆(龙门大道与古城路交叉口西北角)  主办单位: 中国观赏石协会  承办单位: 河南省观赏石协会洛阳市赏石协会  协办单位: 洛阳品珏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洛阳市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支持媒体:《中华奇石》、《中国地质矿产报》、《宝藏》、《中国赏石》、《赏石·自然》、《石友》、洛阳日报报业集团、洛阳广播电视台、中国观赏石
期刊
关键词:小品市场的导向优势  2014年8月28日,石家庄花都天地第五届观赏石博览会暨全国赏石名家藏石精品展在花都天地奇石广场隆重开幕,各地协会领导、藏家、石友应邀出席了开幕式。  经过五年的探索、发展与沉淀,石家庄花都天地奇石广场,在京津冀地区已占有一席之地,导向作用已辐射左旗、包头、银川、太原、哈密、东海等产地及市场。沿袭以往四届办展的成功经验,此次博览会的三大展示销售平台——精品厅、宾馆客房
期刊
从历史文化名城汉中市向南,穿行“中国最美油菜花海”南郑景区,半个多小时车程,就到了风光旖旎的红寺湖。云水光影之间,中国网络石界和汉水石界赫赫有名的郭方先生和他的“水云居度假村”、“水云居藏石馆”就在这里。  在政商两界摸爬滚打了大半生的郭先生,雅号“水云居”,人称“郭大侠”。初见之下,能真切地感受到他那种北方大汉的粗犷和南方才子的细腻。在水云居度假村的箭竹林边,在水云居藏石馆的珍宝丛中,在汉中古玩
期刊
衬板置景  此局,以紫砂荞麦釉衬板(长55厘米)为石头找回大地,并起到置景作品的视觉中心渐进式导引和融入周遭环境的介质作用。人物是扩景、立题的点睛之笔,其位置的改变,决定场景的大小与作品的张力;选取人物的形态神韵,决定作品的主题。  雅石置景,主张以石为本、出离石头。此局是运用置景理念,使用专业置景展具,将单纯的赏石升华到造境的有益尝试。  (焦立廷/文,孙玉起/创作)  北京老焦:很遗憾,《奇石
期刊
被盗案例  入店盗石:2013年12月7日,内蒙阿拉善左旗石友马立刚在石博园内的店铺被盗,大大小小共十四件奇石,其中包括两方标准尺寸的精品石。据马立刚反映,被盗奇石仅本金就达十四万元。  监控显示,窃贼于深夜二点半先行踩点,半小时后进店盗窃,前后用时不到一刻钟。几乎将柜面上看得上眼、拿得走的石头悉数盗走。所幸,盗贼没有翻检收在柜子中的精品,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  展会盗石:据赶展石友反映,参加展会
期刊
石界向有一句话,叫作“始于山水,终于山水”,表面看,是说玩石的兴趣往往会从山水景观石开始,最终的兴趣落点也仍会是山水景观。而在精神实质上,对山水景观的迷恋体现了中国文人高洁清逸的精神追求,其背后渊源,应来自道家隐逸思想对中国文人士子的血脉浸润,正因为此,山水景观石的赏玩,与中国传统的山水田园诗、山水画一样,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寄托、思想传达与灵魂皈依。  中国当代赏石兴盛的二三十年间,重质色、重肖形的
期刊
晨起迷雾不见影,疑在天际迈步行;人生短暂一瞬间,兴趣带来好心情。  记得七年前的某一天,有人运来满满一卡车奇石,要求配制秦石轩高档红木底座,这使得我对石主印象非常深刻。因为大多数到秦石轩配座的客户,会严格甄选自己的藏品后才送来,一般控制在两到三件,而整车送来配座的,是我从业以来遇到的第一次。石主名叫倪国强,当时我判断他应该是一位有经济能力的奇石入门者。  不出所料。奇石卸载后,我们进行了严格地挑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