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棒鸡

来源 :食品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ua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棒棒鸡又叫椒麻鸡、凉拌鸡,是一道用木棒敲打出来的美食。据说发源于雅安市荥经县,因此也有称之为“荥经棒棒鸡”的。外地人凉拌鸡一般都要放酱油,荥经人却奉行“鸡不酱、鸭不姜”的烹饪信条,认为鸡放酱油、鸭放姜就要敗味。荥经棒棒鸡制作工艺之精湛,刀法之考究,风味之独特,堪称一绝。
  棒棒鸡需选当地土鸡,尤数乌骨鸡为最优,不选肉鸡、笼养鸡。煮鸡讲究熟而不烂,骨红而不生,一般为七八分熟即可。一人掌锋利快刀,一人用棒棒敲击刀背,鸡肉切得薄如纸片,均衡一致,皮肉不离,刀刀见骨。鸡头划条形,似断非断,鸡冠剖片,似分似合。全鸡肉片或叠成梳面拱形,或复原“金凤卧巢”,配上独特的调料,或盛于盘角,或淋于鸡皮。棒棒鸡白里透红,红中飘香,诱人食欲。
  乐山也有棒棒鸡,制作方法跟荥经棒棒鸡有些不同:取良种汉阳鸡煮熟,用木棒将鸡肉捶松后再切成小块凉拌出售。棒打的目的是把鸡肉捶松,使调料容易入味,食时咀嚼省力。商家将大小均匀的鸡肉块装在钵中,顾客吃一块,用铜钱记一块,吃完后数铜钱的个数算账。经营方式颇似现在的串串香。棒棒鸡虽然以麻辣味为主,但在调料中加有芝麻酱,因此口感比其他凉拌菜要柔和。从两地工艺比较来看,荥经是用木棒敲击刀背,而乐山是用木棒直接拍打鸡身。
  如今,棒棒鸡已经创出了品牌,成了连锁化经营熟食店的主打产品。不管是在大都市还是小城镇,这些棒棒鸡连锁店的门脸都差不多——店中用大块玻璃隔成操作间和顾客等候区,里面五六位店员忙个不停。切肉的、拌料的、收钱的师傅各自忙碌,流水线操作,有条不紊。
  熟食店销售的棒棒鸡都是提前加工好的,放在大冰柜里冷藏。顾客只需说要多少和口味即可。按照顾客的要求,如微辣、中辣、特辣、麻一点、多放点葱花和芫荽等,售货员将各种调料放入盆中,混合着鸡肉一起搅拌。棒棒鸡里自然是汤多鸡肉少,上面点缀着绿的葱花、红的花生粒、密密的芝麻和香辣酱,油汪汪地散发出诱人香气,让人食欲大增。棒棒鸡口味麻辣鲜香,鸡肉细嫩。吃完棒棒鸡,在汤里再加上豆腐、土豆片和宽粉,然后煮开食之,可令人回味无穷。
  自己在家也可以做棒棒鸡:选择一年大小的嫩公鸡,煮鸡前用麻绳缠上腿翅,肉厚处用竹签打眼,使汤水充分渗透,以文火徐徐煮沸。其次是鸡肉拍松后最好撕成粗丝。最后将各种调料配置得当,做成汤汁浇于鸡丝上,使鸡丝分外鲜香嫩滑,麻辣中微带甜味。
其他文献
视频直播平台上,一位爱做菜的陕西大爷成了“网红”。视频里,他用简练地语言介绍地道陕西美食的做法,做完以后自己大口吃得喷香,还不时豪气万丈地说上一句“再来一瓣蒜”。陕西大爷将蒜瓣咬得嘎嘣响,吃得酣畅淋漓的劲头,吸引了无数网友。  南方人很少这样吃蒜。蒜辣心,生蒜瓣辣味太冲。我是不敢尝试生蒜瓣的,但最近卻爱上了糖蒜。那天,小区门口停了一辆卖蒜的汽车,河南口音的老板吆喝道:“新蒜便宜卖啊!”一头头新蒜外
期刊
凡是来古城西安的游客,除了要游览十三朝古都的各大名胜古迹之外,必然会品尝这里独具风味的特色美食——南院门的春发生葫芦头泡馍。  葫芦头泡馍所用的主要原料是猪大肠与小肠连接处的肥肠,因其煮熟后收缩状似冰糖葫芦,故名葫芦头。葫芦头名字的由来还有另外一个传说。相传唐高宗龙朔元年,有一胡姓店家在长安街上卖用猪肠肚做的食品“煎白肠”,但生意萧条,食者寥寥。一天,药圣孙思邈路过此处,入店吃了一碗“煎白肠”,觉
期刊
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产物6(growth arrest-specific gene 6,GAS 6)是一种生长因子,是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TAM(Tyro-3,AXL,Mer)的配体。GAS6/TAM系统参与了包括细胞存活和增殖、
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小学时学过的一篇课文《笋芽儿》: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她睁开眼睛一看,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唧唧喳喳地叫着……笋芽儿看着这儿,看着那儿,怎么也看不够,她高兴地说:“多美的春光啊!我要快快长大!”  竹的品种很多,常见的有楠竹、慈竹、斑竹和荆竹等,其破土而出的竹苗都称为竹笋,又名毛竹笋、笋芽儿。凡竹笋都能吃。竹笋营养丰富,肉质鲜
期刊
我的故乡在安徽省蚌埠市,河流纵横,湖泊众多。这些河流湖泊里生长着一种不可多得的贝壳类软体美味——螺蛳。我们当地有句俗语,“清明螺蛳端午虾,重阳时节吃爬爬(螃蟹)。”清明前后,螺蛳刚从一冬的休眠中复苏过来,肉质肥厚,鲜嫩可口,而且无子,正是食用的黄金季节。等到天气变热,螺蛳开始产子,吃起来口感就会变得“沙沙”的。因此,民间也有“清明螺,抵肥鹅”的说法。  螺蛳打上来后,要在清水中浸养12小时,水量以
期刊
期刊
都说人勤春来早,岱崮乡村的人们特别珍惜明媚的春日时光。  钟表的指针刚走到四点,做豆腐的大嫂就从甜美的梦中醒来了。她轻手轻脚地起床,洗手洗脸,往脸上擦上些“大宝”,简单完成了妆扮就开始干活了。  头天晚上,大嫂就把准备用来做豆腐的黄豆泡上了。此时,她掀开了大盆的盖子,伸手进去上下翻动查看黄豆成色。从她细腻的动作和温柔的眼神里可以看出,这些似乎不是普通的豆粒,而是由她亲手抚育的子女。她把控水的笼布洗
期刊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联合维生素A、E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大凡到过苏州的人,一般都知道有个木渎镇,并且听说过那里大名鼎鼎的酱方。  苏帮菜的最大特点是讲究选料和火工,选料不以珍奇为贵,重在博采时鲜,因材施艺。于是乎,一年中苏州人的餐桌上总有各季时令菜肴轮番登场。试想一下,相思了整整一年才能见到并吃入口中,哪有不激动的道理?  同样,一块普通的猪肉,其烹饪方法也是随着时令变换的。有“老苏州”戏称,一年四季,要吃四块好肉:春天吃酱汁肉或樱桃肉,夏天是糟白切肉
期刊
我的老家皖北地区,将馒头称为“蒸馍”。这个“蒸”字,在家乡人的口头语中,有时与“馍”相配是动词,有时又是名词,要看说话时的语境——“她回家蒸馍去了”,这个“蒸”是动词;“拿个蒸馍给他吃”,这个“蒸馍”就是名词。  翻看古代典籍,将馒头称为“馍”或“蒸馍”的地方还真不少。清代李光庭的《乡言解颐》中说:“家乡则烙饼谓之饼,蒸馒头谓之包子。若河南、山左则同谓之馍。”这里的“山左”是指山东。《素食说略》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