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教学中简约思维方法训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zxcv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程制图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增强工程意识的课程,为满足新形势下现代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制图教学现状,挖掘了制图标准中隐含的思维元素,提出了应将制图标准中的简约思维与知识应用相结合,教学中强化简约思维方法训练,将学生图形表达能力的培养落在实处,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简约思维 简约思维方法 制图教学 图样表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19-01
  有一句广告词说:“简约不简单”。这就是说,通过简约的方法表达最深奥的理论和复杂的问题,并力求达到最好的效果,这就是创造的根本目的。当前,简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在科学技术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当图书、报刊、图像、信息、设备、声音等过饱和时,如何尽可能地减少环境的干扰和减轻人们的负担,这就需要依赖于简约思维方法来采取最有力的措施。因此在今天,无论是建筑师、画家、音乐家、作家、科学家、企业家和各个领域的创造者都把追求简约作为目标。制图课程作为大学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图形表达能力,目标就是能用最少的最简单的视图最清晰地表达设计对象,因此在制图教学过程中简约思维培养显得十分重要。
  一、简约思维与简约思维方法
  1.古代的简约思维
  我们知道,汉字的核心是象形文字,它被称为古老智慧的符号,它是古人运用简笔画法,摹写的自然之形和人工创制的器物之形。如“马”的甲骨字形好比一幅微型立马侧视图。仔细看,数不清的马鬃,只画了三根或二根;马尾巴也只画了三根;四条马腿画出了两条。其实,不止是马鬃、马尾,“多”的事物和现象到处存在,如人的头发,满天的繁星,连绵的山峰等等,这都涉及简约表达的问题。古人对“多”的事物和现象常约简用“三”表达,这不能不说是思维的高妙。
  2.乔布斯的简约思维方法
  关于苹果公司的司徽设计,从三易司徽就充分体现了乔布斯的简约思维方法。第一次设计的司徽是一个人坐在苹果树下,读英国诗人的短诗,苹果树上悬挂着写有Apple Computer Inc.字样的飘带。作为一个徽标未免太复杂,于是遭到乔布斯的否决。第二个图案是一只半白半黑的苹果,乔布斯也认为不简明,没有创意,所以又被否决了。最后采用的是第三个设计的徽标,它是被咬掉了一口的彩条相间的苹果,既非常靓丽又有创意。这个设计妙就妙在苹果被咬掉了一口,它的创意就表现在:从视觉上引起人们的好奇;你要知道苹果的味道吗?请你咬一口,亲自尝一尝吧!Bite(咬)byte(计算机上的一个字节),富有蕴意,引起对计算机的联想。苹果公司被誉为传奇式的设计,他们推出的每一种产品几乎都是艺术级的设计精品。这一切的成功,其原因就在于他们贯于使用创造性的简约思维方法。
  3.制图标准中的简约思维
  见GB/T16675.1-1996简化表示法第1部分:图样表示法,总则中明确提出了简化原则和基本要求。简化原则中强调了两点:第一点,简化必须保证不致引起误解和不会产生理解的多意性。在此前提下,力求制图简便。第二点,便于识读和绘制,注重简化的综合效果。而基本要求包括四点:应避免不必要的视图和剖视图;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应避免使用虚线表示不可见的结构;尽可能使用有关标准中规定的符号,表达设计要求;尽可能减少相同结构要素的重复绘制。
  二、简约思维方法的特征
  顾名思义,简约就是化繁为简,去掉累赘和不必要的内容,指导实现这种变化的思维方法就是简约思维方法。简约思维方法特征主要有三点:一是简单性,表现为简明、简洁、简化等,这是它的核心与灵魂。二是抽象性。实际上,从繁琐到简约就是抽象化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所需要的就是创造性智慧。这就是简约乃智慧的由来。三是实用性,简约之所以成为时尚,是因为它符合人们的需要,适应了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解决人类面临物质越来越匮乏的一种指导思想方法。其实这三个特征无疑强调的就是为什么要简约、怎么去简约、简约后的结果。“怎么去简约”正是制图教学中简约思维方法训练的重点。
  三、制图教学中简约思维方法训练
  1.曲面立体投影环节
  立体投影章节中,在课堂学习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的三面投影时,让学生了解立体构成、三投影形成和投影规定表示法后,总结归纳投影图形特点:直立圆柱两投影为全等的矩形,直立圆锥两投影为全等的等腰三角形,球的三投影为直径相等的三个圆;圆柱、圆锥、球的投影中都有圆。归纳的目的让学生充分理解投影完全一致,无信息量,属于重复表达,且绘制起来也浪费时间,可考虑将三个投影简化为两个或一个。接着课堂提问:能否用一个矩形、一个三角形、一个圆的投影分别表达清楚圆柱体、圆锥体、球的结构形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体验采用简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2.表达方法学习与应用环节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章节中,课堂重点介绍了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的适用范围、规定画法与注法。其实就是贯彻国家标准相关的内容。教师应清楚地告知学生,本章节学习的目的就是提升学习者图形表达能力,在打破只采用三视图表达机件结构的基本模式的基础上,能化繁就简,采用最少的视图最简便、最清晰的表达机件内外形状。学生很快明白了“为什么要简约”以及“简约后的结果”,但“如何去简约”即表达方案的优化比较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为了培养学生的简约思维,首先必须让学生领悟制图标准中的简约思维,使自身产生训练的自觉性;对于教师,课堂讲解不同表达方法时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着重强调机件结构分析与方案比较的过程,尽量避免单一地直接摆出应用结果,让学生跟着教师一次次体验“如何去简约”;对于机械类专业学生课后练习可适当减少指定表达方法的单项练习题,而考虑完成2-3道表达方法综合应用练习题,让学生个体独自全程去分析去体验简约的过程,这样学到的知识也就变活啦。
  3.部件测绘环节
  部件测绘属于综合实训环节,时间为一周,分组完成。前三天要求学生通过拆装减速器部件,完成装配示意图及全部非标零件的零件草图及尺寸分析。从教师检查情况看,视图多余、图形不简化属于普遍问题,显然学生在知识应用过程中简约思维意识淡薄,利用辅导时间教师再次强调与重申制图标准中的简约思维很有必要。我们一贯的做法是:对于零件图上视图多余且不简化尤其是轴类、盘盖类零件绘制有无意义的若干圆的视图,必须删去;对于轴端标准中心孔要求采用规定符号注写,已做局部剖视图一律擦除;对于结构形状基本一致的两端盖要求采用一组视图完成,不必重复绘制图形,尺寸标注采用表格配套完成即可;对于视图布置不当而产生多余标注的一律调整修改。
  四、结束语
  从历届的毕业设计图纸审核情况看,视图多余、表达方法不简洁、大量采用虚线、相同结构要素重复表达现象比比皆是,甚至还有学生误认为视图画得多,说明他的设计复杂有难度,以此来为自己的毕业设计邀功。其实这一切都在提醒教师: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简约思维的培养,对于制图标准中的简约思维应逐步灌输给学生,并通过教学的各环节不断强化训练,最终让学生在绘制零件视图时能达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境界。简约不是简单,简约是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态度。只有简约才能像苹果公司一样创作出艺术级的设计精品。
  参考文献:
  [1]全国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产品文件标准汇编.机械制图卷〔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105~106
  作者简介:
  李卉,女,生于1964年9月,本科,副教授。
其他文献
【摘要】本世界初,教育部明确提出我国普通高等院校非外语专业,必须开设一定比例的双语教学课程的要求。随之,全国范围内的普通高校非外语专业都先后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双语教学,相继进入一个实验性阶段。尤其是设置商科的高校,财会本科专业都开设了一定比例的双语教学课程。经过十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各高校都总结了一套自己的双语教学经验。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在海外学习的体会出发,认为,双语教学效果
对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概念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简述城市文化软实力与城市竞争力和区域发展间的相互关系。分析秦皇岛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优势、劣势和发展坏境及其所带来的机遇和
【摘要】高等院校双语课程的开设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但随着各高校双语教学活动的展开,观念、制度、措施等不同层面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影响着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华南师范大学十年来的双语教学实践经验表明,及时发现并分析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是不断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路径。  【关键词】高等院校 双语教学 教学理念 管理制度
【摘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处于改革时期。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已明,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逐步走向合理;课程体系向能力本位转变;采用工学结合模式,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系统化已初步形成。  【关键词】高职教育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08-01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已经明确,高职院
【摘要】本文从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角度分析了参加竞赛对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作用,进而促进物流专业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实践创新的积极性。  【关键词】大学生 实践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14-02  1.引言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已经把科技创新当作国家发展的重要核心战略,而要持续实现科技创新,就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