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阶层认同的性别差异研究——基于住房视角的实证分析

来源 :社会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lp52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2003-2015年CGSS数据,从住房视角验证社会阶层认同的性别差异.Blinder-Oaxaca分解结果显示,女性的社会阶层认同显著高于男性,这一结论在不同年份、不同年龄群体中均成立.在证实住房对两性社会阶层认同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的基础上,本文研究发现,相较于男性,住房更能够提高女性的社会阶层认同.进一步分析发现,2008年以后,住房对两性社会阶层认同的影响程度呈现增强趋势,从而导致两性社会阶层认同的差异程度逐渐扩大.在传统观念中,人们普遍觉得男性的社会阶层认同更高,本研究发现女性的社会阶层认同得到提高并“反超男性”,其中住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概述和点评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中法关系史研究的主要成果,认为成就主要体现在这几个问题上:一是首次注意到了13世纪中叶来华的法王和教皇使臣的有关记述的特殊重要性,并进行了译介;二是深入探讨了17至18世纪中法科技交流对中国科学现代化的奠基作用,以及对西方乃至整个人类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三是大幅度深化了有关中国文化对欧洲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影响的研究;四是开始注意到清末以来法国革命文化对中国革命进程的积极影响,并做了许多初步的探析.这些研究进一步凸显了中法文化交流在推动世界文明进步方面的特殊意义.
邻里信任根植于社区居民的日常性交往活动中,而户籍制度在空间层面制造的居住隔离会形成群内型互动模式并强化进城农民和本地市民各自的邻里信任.利用2012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本文考察了中国城市社区中的户籍隔离对邻里信任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如下:(1)进城农民对邻居的信任会随着居住隔离程度的增加不断提高,但本地市民的邻里信任并不会受到该因素的影响;(2)不管是进城农民还是本地市民,户籍隔离程度越高,两类群体各自的邻里互动规模越大、质量越高,而这又提升了两类群体各自的邻里信任水平.
社会治理的范围问题同时是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试图就此提供一个包含理论、政策与实践三维的分析框架.基于政策文本和省级党政部门的访谈分析发现,社会治理范围及其标准在三个维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学理层面,社会治理是一种多元共治的理想型组织架构,范围介于社会与公共领域之间.中央政策层面,社会治理范围比较明确,包括与社会秩序和活力相关的公共安全、矛盾化解、社会组织、基层治理四个核心领域.实践层面,由于地方政府认识、目标、主要矛盾、治理思路与手段的多样性,社会风险的遍及性,以及治理竞争的助推,社会治理通过多种路径实现范围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便携式移动设备的普及程度日益提高。移动通信设备产生了海量的具有时间和空间信息的数据,对于这些能够反映设备使用者行为特征的时空轨迹数据进行模式分析与挖掘,已成为智慧交通、走私监测、公共安全和智慧旅游等领域应用的重要手段。而轨迹相似度是轨迹近邻查询、轨迹离群点检测、轨迹聚类等轨迹数据处理技术的基础,对于轨迹数据的模式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不同类型的轨迹数据的采样质量,如采样
业主自主治理是观察中国城市治理的切入点.已有研究侧重于关注业主夺取小区自治权的维权抗争,或者探讨后维权抗争时期业主自治的困境与对策,较少从业主夺取、运用和巩固自治权的全过程考察自主治理的演进脉络及其持续机理.考察G市Q小区业主夺取、运用和巩固自治主导权的过程,发现“法权行动主义”——法权意识与行动的螺旋式互促是业主自主治理持续的关键.这表明业主群体是基层社会的建设性力量,自主治理为城市治理提供了新的路径.
从“发展型国家”理论的历史发展轨迹中,我们能观察到北美政治社会学内的“双向运动”脉络.以“嵌入的自主性”理论为代表的“发展型国家”理论,其思想资源来自政治社会学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早期所经历的范式转型.在这一转型中,“国家-社会关系”范式取代了新马克思主义范式.但在“发展型国家”理论收获大量关注后,一些政治社会学者恰恰又试图将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重新带回到“发展型国家”理论中,强调阶级政治对“发展型国家”的塑造作用.在将阶级视角带回“发展型国家”理论的过程中,历史社会学的发问方式和方法取径扮演
蓬勃发展的车联网能提供各种智能应用,包括自动驾驶等。在技术层面上,自动驾驶技术需要解决诸多问题,例如宏观路径规划问题和微观驾驶决策等。目前已有许多成熟的宏观路径规划方法,且已经在各大电子地图平台上有了产业化应用;然而,微观层面上的驾驶决策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的研究包含以下两点:首先研究自动驾驶车辆的微观智能驾驶决策方法;然后,分析决策过程中有限的通信资源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优化方法。具体内
大数据研究在社会学领域被视为统计方法或者定量研究的新趋势与有前景的新方向.但是,信息技术嵌入的数字生活形成了新的“社会性”,主体的存在与实践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被赋予更多选择和更大延展性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数字麻烦”.这些新情境同样对社会学的理论研究提出了迫切要求.在当代万物皆可数据的日常生活中,为了避免在大数据时代迷航,我们亟需一种新的社会学想象力,来批判性地理解和“解锁”我们身处的时代与数字生活.
本研究以中国市场转型为棱镜,关注正式教育对于分配公平观的态度形塑机制,考察教育-文化效应如何随市场化推进而发生变迁.在理论层面上,梳理了三类“教育-文化”理论视角,建立了“变迁中的结构-认知”分析框架,并尝试对经典理论进行纵贯考察.实证层面上,本文使用三期CGSS数据(2005、2013、2015),在控制省级固定效应的条件下,估计了教育的主效应及其与地区市场化的交互效应;并通过比较平均偏效应(APE),初步探索了上述效应在新老世代间的模式分异.主要发现是:第一,伴随一个地区市场化的推进,受教育程度更高的
六届六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蕴含着较为丰富的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六届六中全会对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历史贡献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通过强调毛泽东的领导核心地位,强化了党的政治领导;二是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学习,坚定了党的政治信仰;三是首次提出四个服从、健全党内法规,严明了党的政治纪律;四是始终明晰群众在革命中的主体地位,站稳了政治立场;五是结合中国革命实际,丰富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该文提出,要从明确核心议题,贯彻基本主线,坚持目标引领,明确价值定位,打造基础工程五个方面,推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