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内蒙古西乌珠穆沁草原景观结构变化浅析

来源 :生态经济(学术版)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cn0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助景观生态学方法及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编制草原景观类型图,并利用专业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对内蒙古西乌珠穆沁草原景观的连通性、异质性等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西乌珠穆沁草原景观空间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土地沙化退化趋势明显,人工景观比例增加,但总体相对稳定,草地景观占整个景观面积的86%以上。随着人为活动干扰加剧和气候环境变化,景观整体的破碎度加剧,连通性降低,景观的分布更加均匀化,生态系统向退化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从单线阵CCD推扫式成像机理出发,以SPOT5卫星为例,充分利用其辅助数据。阐述了利用改进椭球体模型进行无控制点定位算法,按照构建的成像模型对某地区一景SPOT-5影像进行无控制对地目标定位,获得了实地上41.70298m的平面精度;利用两个控制点对其进行修正后达到了17.1677m的平面精度。
期刊
为了提高有理函数(rational polynomial coefficient,RPC)模型校正模型的定位精度,以IRS-P5为例,通过控制点及补偿模型的添加,比较分析了影像正射校正的精度变化.发现使用1个控制点比不使用控制点,其校正精度从55.80m提高到5.80m;当控制点数达到6个时,其定位精度接近于5.0m,之后影像定位精度便不会再随控制点数的增加而提高;使用1个控制点和补偿模型,可将定
期刊
本文选定热惯量法和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法两种方法建立阜新地区干旱监测模型。通过参数的确定,得到温度植被干旱指数与热惯量指数,再通过阜新地区的气象站点地面实测土壤含水量数据,建立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土壤含水量(TVDI-SWC)与热惯量-土壤含水量(ATI-SWC)经验模型。通过回归分析以及2007年预测分析的实验数据表明,ATI-SWC模型比TVDI-SWC模型更适用于阜新地区早春的干旱监测,可以使用该
期刊
期刊
利用39组样本的野外实测光谱结合Hyperion影像资料,建立了高悬沙含量沿海河口可溶性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的高光谱定量遥感解译模型,实现DIN浓度空间分布规律的遥感反演及动态监测.研究发现,当悬沙浓度>0.1kg/m3时,DIN浓度与悬沙含量之间呈显著的倒数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为0.617.据此首先将重采样处理后的野外实测光谱与同步DIN浓
期刊
以TM/E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自动分类与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了研究区1992~2001年共5个时相的土地利用信息;采用SEBAL模型估算影像过境当天的日蒸散量;最后对蒸散与土地利用变化、植被覆盖度及地表温度等地表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体、湿地具有较高的日蒸散量,草地、旱地、林地次之,盐碱地、居民地最低。说明蒸散与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等密切相关,土地利用变化是引起上述变
期刊
期刊
提出了一种面向LSF底层调度的影像处理服务,采用Socket技术的异步通信机制,调用LSF网格环境下的遥感影像处理服务,实现了在线裁剪MODIS影像。
期刊
分析了传统的基于散射功率大小的极化SAR数据分类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散射分量系数的改进算法,实现了全极化SAR数据的有效性分类。
期刊
从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悉,历经3年,通过对1200余幅陆地卫星影像和1400余幅国产中巴卫星数据处理,我国完成了3期全国湿地分布遥感制图。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近20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