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从化区初中生情感缺失的成因及其解决办法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zhch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化区一线教师和家长们发现不少初中生缺少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不懂感恩、不懂包容,还有暴力倾向,情感缺失严重。青少年学生情感缺失的问题亟须解决,必须先弄清青少年情感缺失的成因。
  一、情感缺失的概述
  (一)情感缺失的概念
  情感体验缺失(emotional experience deficit)是根据当前教育领域中发生在中小学生身上多种现象的观察总结提炼出的一个概念,其涵义是指:个体在情绪和情感的知觉、理解、表达过程中,在经验和技能上明显低于正常水平的现象。情感世界苍白、内心荒漠化、缺乏同情心、无法理解周围的人等,这些都是情感缺失的一些日常表现或通俗理解。
  (二)情感缺失的表现
  1.情感智力发展滞后
  从总的趋势来看,乡镇学校的青少年的情绪和社会技能在下滑。今天的青少年变得更加神经质,容易生气,更会闹别扭,更加情绪化,更消沉,更孤僻,更容易冲动,更叛逆。相对于学业智力发展来说,情感智力的培养因为受到忽视而明显发展滞后。
  2.交往技能缺乏
  儿童早年从父母那里习得的交往方式和技能,会一直影响他们进入社会后与周围人的交往。然而,在现代化的今天,乡镇学校的青少年却因为留守、单亲等种种原因,导致情感缺失。这些青少年在学校表现为不尊重师长,对老师恶语相向;同学之间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闹矛盾,甚至大打出手。
  3.心理承受能力极其脆弱
  乡镇学校的青少年,按理说,应该具有较强的抗挫折力。可现实却不是这样,例如,2014年有个初二级的女生离家出走,原因只是因为她的父亲发现她在房间玩手机,说了她两句!
  (三)情感缺失的危害
  情感的缺失,让我们看到了没有朝气的青少年学生。他们对待学习没有任何动力,只是机械性地接受教育。他们普遍缺少责任感,不明确理想与前途,更不知道自己应该有所担当。对学习成绩毫不在乎,150分满分的数学试卷,有些学生总是考十几分却没有丝毫的羞耻感。包干区留下一堆堆垃圾,原因竟是“负责倒垃圾的那个同学请病假没来。”集体荣誉感是什么东西,他们不知道。
  情感的缺失让孩子们变得浑浑噩噩,空虚无聊,对身边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反而容易受到不良的诱惑。譬如,手机与电脑很容易就会控制住他们。甚至有些学生竟然因为花光了自己的生活费而去勒索低年级学生。青少年犯罪就从这里萌芽。
  二、从化区初中生情感缺失的成因
  从化区乡镇中学都只设初中部,造成乡镇学校初中生情感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他们自身的因素,更多的是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原因。
  (一)青少年自身的因素
  青少年正值青春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从化区乡镇学校的青少年普遍存在心理滞后于生理的发展的情况。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富裕、充足,青少年身高、体貌等外形显著变化,发展速度加快。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初中生的生理发展已经达到了成熟期,然而,在心理方面,他们却处于半成熟状态。
  首先,乡镇学校的青少年心理品质发展不平衡。从化区乡镇学校大多是寄宿制学校,家离学校较远的学生都到学校住宿。离吕田中学最远的是西片东明村,近20公里远。原来那里有所东明中学的,并校后,那里的孩子就要到吕田中学上初中了。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有自己独立空间的需求,远离了父母的监管。可是,经济上依然依赖家长。
  其次,青少年的情绪波动较大。他们很渴望别人的关心和理解,却又不愿意求助于父母师长,担心有损他们独立的人格,变得含蓄和内敛。父母师长很难察觉有什么异常。久而久之,就导致了情感的缺失。
  (二)家庭因素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心理素质、育儿观念等对青少年有极其重大的影响。
  吕田镇是边远山区,为了挣钱,不少青壮年都选择外出打工或是做生意,留守儿童应运而生。爷爷奶奶带孙子孙女的现象遍地开花,家庭教育成了隔代教育。爷爷奶奶是苦过来的人,对于孩子的需求几乎是有求必应。根据调查,每个青少年都有一部手机,80%是家里人给买的。
  再苦不能苦孩子,孩子只要好好讀书就行了,几乎不让孩子们参加生产劳动。这样的教育观念让孩子们缺少了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从而导致孩子们的情感缺失。
  (三)学校因素
  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前沿阵地。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可时下的乡村教育却如陶行知先生几十年前说的那样走错了路!每个科任教师都在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却忽视了青少年的情感教育。慢慢地,孩子们的情感缺失了,问题学生越来越多。
  (四)社会因素
  由于网络通讯的空前发达,媒体舆论的鱼龙混杂,极大地影响了青少年的思想。社会上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地侵害着学生的心灵。追求独立的青少年无法分辨真伪善恶,又缺少父母师长的指导和帮助,从众心理、攀比心理、浮躁心理等逐渐导致他们的情感缺失。
  三、解决从化区初中生情感缺失问题的建议
  (一)家庭方面的建议
  家庭教育观念必须改变,必须重视亲子活动,尽量让孩子们闲暇时间与家里人一起参加农间劳作,远离网络和电子游戏,体会耕耘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多带孩子去串门,走访亲戚,培养他们正确的待人接物方式方法。让他们在丰富的生活体验中健康成长,而不是在说教中成长。适当给予一定的压力他们,助力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他们将会有抗拒诱惑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积极地情感。
  (二)学校方面的建议
  更新办学理念,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学校应该还时间给学生,让他们有更多的课余时间,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与家人在一起。让他们的情感丰富起来,在生活体验中形成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抗挫折感。
  现在,吕田中学在大力推进学生社团的建设,有书法社、文学社、春蕾棋社、健美社等等就很好,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创建了心理咨询室,可以及时干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四、总结
  总的来说,造成从化区初中生情感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留守儿童的问题、大规模并校、学校情感教育的忽视等等都是重要原因。归根到底是因为青少年学生的生活体验少了,与家长及学校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有关。
  要从根本上解决从化区初中生情感缺失的问题,当务之急,必须还时间给学生,让他们有更多生活体验的时间和空间。
其他文献
单位秘书蔓蔓最近开会都提前30分钟到会场。  “咋这么早去?不过上二层楼的事情。”  “我的电脑启动都要20分钟,不早点去,领导讲话了,做记录的电脑还没有开机呢。”  就这个问题啊!其实小心点直接将笔记本拿到会议室也行的。如果不放心,休眠—下再拿过去也可以。不过最好的办法还是查查开机为什么这么惺。
期刊
现在我们的学生为什么提起作文就犯难呢?是因为我们自己把学生的作文变成了“窄文”,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捕捉精彩生活的慧眼,积累甚少不善表达。在教学中如何激起学生的写作激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这就需要教师在平常生活中善于发现“演员”,捕捉小事中带来的精彩,把这些“演”在学生面前,之后进行“叙说”“评说”,通过演说结合,为学生的“写”开启一扇大门。有了演说积累生活素材的基础,还要注重读写结合、抄写结
期刊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如果有兴趣就能让事情变得简单有趣,甚至能事半功倍。想学好英语也要有浓厚的兴趣,但是兴趣不会自发产生,它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采取各种措施,创设一些条件来激发和培养。在山区小学,教育硬件设施、教师资源和语言环境等各方面与城区学校都存在着一定差距。所以,想要提高山区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难度就更大了。本人从事山区小学英语教育多年,下面就浅谈本人在如何激发山区小学
期刊
心理健康课是当前中职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和载体,其作为中职学校的课程形式已经在我校推广多年。中学阶段是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心理健康课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为突破点,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心理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形成良好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心理健康课教学工作的一线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农村小学教学条件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深入到各农村小学课堂中,给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无与伦比的新鲜活力,它能够通过直观、生动、新颖的图像以及动画、声音、文本等方式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对打造高效课堂有前所未有的作用。下面就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巧用多媒体,创设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学好语文,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课标中所提到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指的就是在课内外进行语文学习的种种实践方式,它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听、说、读、写,也包括参观访问、办报办刊、演课本剧、开故事会等,还包括课外语文兴趣小组的活动以及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图书馆等进行的语文学习等。那么,教师如
期刊
課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语文课的延伸,进行课外阅读能扩大学生视野,发展智力,陶冶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较高的课外阅读能力是检验学好语文的标准之一,为此,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做起。  一、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改变了我们的信息环境,给我们打开了一个共享、互动的信息环境。然而,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也要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给我们带来的信息安全的挑战。本文首先介绍了新媒体和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紧接着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安全面临的新挑战以及信息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安全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新媒体,信息安全  一、新媒体与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专题片前期声音设计、同期声拾取、后期声音混录三个部分来阐述专题片声音制作这一过程。  关键词:声音设计 同期声 音效  一、关于专题片的声音设计  专题片的声音设计,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后期收尾工作,而是专题片前期剧本大纲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这完全是一个艺术化的过程,它包括对专题片声音整体风格的设计,对每一个画面涉及到的声音细节的设计。在设计专题片声音的整体风格时,相对于表现
期刊
分享是一种优秀的精神品质,能够促使幼儿更好的融入到集体之中,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当前的小班幼儿,大多数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独占意识非常强,经常以自我为中心,这种意识和行为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将会造成严重的阻碍。小班幼儿老师要意识到这一问题,并采取措施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幼儿分享行为的重要性以及现状  (一)幼儿分享行为的重要意义  分享精神是一种优良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