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_bo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实践中产生并加以发展的又一次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它即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结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建国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全面的总结并加以升华,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关键词】科学发展;实践;思想
  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列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理论又一次历史性的迈进。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能够承担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是因为它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要求,借鉴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经验,把发展规律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并加以升华,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根本观点,是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产生的
  科学社会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从该理论创立以来,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就为实现其目标而努力在实践中摸索前行。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行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党中央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迅速扭转了“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混乱局面,并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事业,为科学发展观能够在今天得以确立提供了实践前提。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基本纲领,创立了“三个代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思想,这些思想的形成,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形成科学发展观夯实的基础。
  2007年,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列为指导思想。这样,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实践中产生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成为我们党的又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把科学社会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它并没有偏离马列主义,它是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是对这些科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及共同的富裕的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要求国民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地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建设。强调要加快发展,但反对盲目增长,提出可持续增长。要求全面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求尊重自然、维持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有效治理经济发展后的各种不良影响,维护公平正义,维护环境与发展的平衡,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遵循的根本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在发展问题上就是发展观,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方法,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基本模式,对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深入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新经验,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基础的观点,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人们群众当作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来谋发展、促发展,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们是发展的主体的观点。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和可协调发展,强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体现了事物之间普遍联系和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相协调,为后代发展留出空间,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并存并续的思想。
  (三)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提炼。它以系统性的观念更新和思维创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而推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社会主义就是和谐发展。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但是,发展是不平衡的,要注重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所以,科学发展观强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建设一体化;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更高质量的就业政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充;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丰富人民群众文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科学发展观以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和如何科学地评价发展等系统的理论说明和论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补充了极为重要的核心内容,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也深化了我们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认识。
  三、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战略思想
  首先,科学发展观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設中理论总结日益成熟。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的每一次理论创新都是在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面临巨大挑战和考验下,自觉把思想从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形而上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而创立的。
  其次,科学发展观表明我们党在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中掌握了更大的主动权。科学发展观是在借鉴前苏联、前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和我国建国发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而提出的,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特征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科学指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我们党经过九十多年的发展,在数量上,已拥有8200多万党员,这是一个比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的人口还大的数量,在结构上,党员的阶层也发生的重大变化,在思想上,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也受到挑战,此外,党还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和内政外交的各种考验。
  参考文献:
  [1]王伟光.[J]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成果 《求是》2008.1.
  [2]《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 [M]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学习出版社,2008.
  [3]范若愚 江流 《科学社会主义概论》[M]中央党校出版社.
  [4]《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M]中央文献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
其他文献
苹果花期是金龟子为害盛期,也是红蜘蛛越冬成螨出蛰及多种害虫出土盛期;花期又是黄叶病、小叶病显露期,对症防治,不可轻视。但不少果农因选用药、肥不当,吃了不少苦头。 Ap
"对外界响应的功能分子"是指在光照、化学反应等外界条件作用下,功能分子的电子结构、构象等发生变化,而这些结构变化通常可以用光谱、电化学等手段来检测.这类分子之所以受
自1987年Yablonovitch和John提出光子晶体的概念之后,光子晶体以其特殊的周期结构和"光学半导体"特性被认为是未来光子工业的材料基础,光子晶体的结构、制备和光学特性研究受
本报告将侧重于在相关可注射性材料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温敏可逆的PLGA-PEG-PLGA三嵌段共聚物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可注射性,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可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最丰富且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天然高分子,将成为未来主要化工原料之一。本文概述了微纳米仿生生物制造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尤其以微生物的调控为例,重点介绍纤维素
荔枝幼苗假植管理技术针对荔枝性喜温多湿的特性,在幼苗期进行假植,促进新根老熟,假植一年后带土定植,是提高幼苗成活率的有效措施。现将假植幼苗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一、起运幼苗、
会议
开发新型高效的纤维素溶剂一直是成为纤维素研究领域的重点之一.室温离子液体是完全由阴阳离子组成,在室温附近呈液态的离子化合物。离子液体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较宽的温度
前言自解放后,党、卫生部及各级卫生部门对麻风防治工作极为重视。1956年卫生部统计,全国麻风患者总数不足34万。但帝国主义麻风工作者Maxwell报告我国有100万麻风患者,这是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