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福平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药物浓度的变化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kerqw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利福平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时脑脊液中利福平的浓度变化与疗效。方法收集确诊结核性脑膜炎患者40例,按入组标准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2组均给予HRZE方案;A1组为非鞘内注射对照组、A2组鞘内注射利福平40 mg+地塞米松2.5 mg,1次/d;分别于0 h、4 h、8 h时间位点监测血液、脑脊液中利福平药物浓度(分别以bCxh和cCxh表示)。结果第0 h A2组脑脊液中利福平检测值明显高于A1组,P<0.01;A2组有效率高于A1组;利福平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人工膨肺(manual hyperinflation,MHI)对脑卒中患者膈肌运动和肺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67名,随机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2)。治疗组采用MHI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共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采用进行B超下观察膈肌运动幅度观察、FVC、FEV1评估肺功能、Bart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FVC(L)、FEV1(L)、膈肌运动幅度及Barthel指数程度的组内比较:从干预前、干预4周后至干预8周后,治疗组指标是
目的研究CYP11B2基因-344C/T多态与云南省晋宁县双河乡彝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采集308例云南省晋宁县双河乡彝族居民外周血,包括1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组)和176例对照组成员,提取DNA后PCR扩增目的片段,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基因型,计算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YP11B2基因-344C/T多态在EH组/对照组中的基因型频率TT为64.39%/60.23%,CT为29.55%/32.95%,CC为6.06%/6.81%,等位基因T频率为79.17%/
目的探究间歇俯卧位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监护室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进行机械通气的NRDS患儿12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患儿给予间歇俯卧位,即俯卧2 h-左侧卧位1 h-俯卧位2 h-右侧卧位1 h交替更换患儿体位,每日持续应用俯卧位16 h,对照组采取常规仰卧位护理,收集并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2 h、24 h的血气分析指标、住院天数及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长。结果 2组患儿在治疗后2 h
目的使用低强度聚焦超声对正常小鼠的伏隔核进行超声刺激,从行为学、病理改变以及神经生物化学方面,探讨超声刺激进行神经调控的有效性。方法10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只,实验组给予经颅低强度聚焦超声对伏隔核进行超声刺激,每天2次,每次10 min,连续刺激7 d;对照组给予假刺激。干预结束后,2个大组内又随机分为行为学评估30只(分别进行强迫游泳、旷场和水迷宫实验)、电镜检测10只和神经递质检测10只,立刻进行相关检测。强迫游泳实验评估小鼠的抑郁程度,旷场实验评估小鼠的焦虑程度,水迷宫
目的探讨Top Closure皮肤牵拉闭合器联合富氧可调节负压辅助疗法治疗难治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与疝外科收治的不同部位难治性创面患者36例,回顾性分析Top Closure皮肤牵拉闭合器与富氧可调节负压辅助疗法的治疗效果。结果35例患者经Top Closure皮肤牵拉闭合器与富氧可调节负压辅助疗法治疗后,创面均愈合良好,无愈合不良或不愈合。1例患者因为术后严重的心肺功能衰竭死亡。结论Top Closure皮肤持续牵张技术联合富氧可调节负压辅
目的用冠脉造影检查评估重复住院冠心病患者二次住院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诊疗决策、减少重复住院。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主因心血管病初次住院并行冠脉造影/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16例(初次住院组),按照性别1∶1匹配,连续收集同期因心血管病二次重返住院且行冠脉造影检查/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16例(二次住院组),每组男性235例,女性81例,男女比2.9∶1。2组平均年龄为(59.45±10.09)岁、(60.47±10.16)岁,二次住院的平均间隔时间为(14.30±1
目的研究氢吗啡酮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并探讨氢吗啡酮产生内脏痛镇痛作用的机制。方法将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丙泊酚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氢吗啡酮复合丙泊酚组。模型大鼠麻醉10 min后,利用充分润滑的气囊,分别进行1次/5 min,每次持续30 s的结直肠扩张。观察记录各组腹壁撤回反射(AWR3)评分,利用ELISA检测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利用Western blot检测MAPK p38表达变化。结果(1)腹腔注射给药10 min后,丙泊酚组的腹壁撤回反射(AWR
目的通过分析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昆明市医疗机构中使用的安全性,探索其发生不良反应(ADR)的影响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构建其发生不良反应的预测模型,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提取2015年01月至2020年06月期间,昆明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监测数据库中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不良反应报告222份作为观察组,同期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未发生不良反应的250份病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相关性分析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
目的了解2019年昆明市艾滋病病毒(HIV)非职业暴露后预防就诊者的情况及阻断效果,完成28 d疗程的比例及其影响因素,为HIV暴露后预防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HIV非职业暴露后预防者的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完成28 d疗程的影响因素。结果836名HIV非职业暴露后预防就诊者中位年龄32(26,36)岁,男性占4.09%(703例)。明确暴露源是HIV阳性的占6.22%(52例),治疗方案为恩曲他滨替诺福韦+多替拉韦或拉替拉韦的比例为77.99%(6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高迁移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05月至2020年9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行择期手术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60~84岁,体重46~74 kg,ASA分级Ⅰ~Ⅲ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U1、2、3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5例。实验组在麻醉诱导前经静脉滴注乌司他丁0.5万U/kg、1万U/kg、1.5万U/kg,对照组给予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