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两个“国八条”启动“政策市”

来源 :今日楼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rgdgd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初,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地区,房地产投机盛行,房价飞涨。到2005年一季度则已形成全国性的房价普涨,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2004年被业界称为地产界的“政策年”,老“国八条”、新“国八条”相继出台,从抑制短期炒作、引导购房需求、改善供应结构三方面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宏观调控。此次受宏观调控影响最为明显的是长三角地区,一手二手住宅市场销售面积和价格均出现明显回落。与此相反,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及中西部地区的市场经过短暂的观望及调整期后,于第三季度开始恢复并反弹。随后出现的房价报复性上涨,引发各方反思。当年本刊即提出“房价仍将上涨”,认为要想使热启的市场得以稳定,需要包括税收政策适度调整、房屋再交易门槛提高等政策出台,同时还要更多机构协同配合。
  
  2005年8月,北京实行土地“招拍挂”制度以来最大地块——海淀区清河镇住宅及配套用地被华润以25.65亿元收入囊中。经过81轮的竞争,来自顺驰、华润、北京城建等7家企业参与了竞标,华润最终以高出底价8.6亿元的价格击败顺驰、北京城建、珠江地产、北辰集团、富力地产等竞得北京“地王”,创下了京城土地成交价的最高纪录。
  
  北京地产盛宴
  2005年12月,金地集团以4.08亿元的高价竞得了北京通州区马驹桥镇生活起步区C2住宅小区项目用地,该地块起价为1.235164亿元。楼市传媒董事长蔡鸿岩当时断言:“2008年北京的房价至少要涨一倍。”
  
  “星河湾”现象
  2005年6月18日,已运作了3年之久的有顶级豪宅之称的北京星河湾在大势冷清之时逆市天价出击,当时媒体对其一片赞声,《今日楼市》没有趋之若骛,而是以此为契机,推出星河湾拷问系列报道,试图借星河湾透视在彼时政策环境下,整个市场行情的走势。报道引发行业广泛关注,业界期望于此中窥见迷茫楼市之剪影,探寻应对变化之策。
  
  “万科17英里”的后市效应
  2005年10月,“万科17英里”售楼中心被砸,事发后各大媒体几乎集体失语,《楼市》杂志率先刊出重磅报道,深入剖析。“万科17英里”事件正是围家调控趋紧形势下,深圳房价被大幅炒高的前奏信号,也影射着整体房地产行业信誉缺失。而当时本刊即论断:“这一事件同样反映了当前高端消费人群在房产投资方面依然迫切的心态和有恃无恐地寻找机会。说明了已然采取的所谓控价措施并未对高端买家投资起到封堵或打压作用。”
  
  “沪市”疯狂
  至2005年,上海房价已经连续六年持续上涨,尤其是2003年以来,市区房价涨幅每年都超过30%,个别区域房价涨幅超过50%。在上海房价涨势如虹的过程中,形成了上海有房,全国吃进,乃至全球吃进的火爆局面,先后有温洲、港台、新(力口坡)、韩等地炒房团以及国际炒房基金纷纷大举吃进。外资进入,使得上海高档住宅当即升温。他们大多希望通过转手赚钱,而非长期持有及租赁获利。同时,这些外资还怀揣着人民币升值后双重收益的幻想。围内炒家们撬动房地产的主要杠杆是信贷,他们频频依托银行贷款转手炒作。宏观调控紧缩金融信贷政策,给予炒房者致命一击。
  图为2005年3月2日,位于上海南外滩的某商品房开始对外销售,5000多名购房者蜂拥而至,抢购总共178套商品房。
  
  北京“向上”
  在2005年之前,上海房地产市场一直是全国的龙头老大,无论是投资金额规模及增速,还是房价之高,都当之无愧地是“一哥”。200553月开始宏观调控之后,上海楼市发生了蜕变。北京、深圳等城市房地产市场逆势飞扬,超过上海。
  2005年7月据楼市传媒蔡鸿岩预计,最晚到2006年下半年至2007年上半年,北京楼市势必出现报复性反弹。所以,从这一意义上讲,北京楼市的整体售价还是会呈现稳步上扬的态势。也就是说,北京楼市还是具有投资潜力的,尤其是高端市场。但蔡同时也强调,整体房价上扬,并不代表某个楼盘的价格也会上扬。对于个案而言,价格是否具有上升空间,主要还是由产品本身的竞争力所决定。
  图为2005年,上海一房展会上开发商推出每平方米8000元的楼盘。
  
  顺驰融资
  2005年8月26日,顺驰不动产获得了软银和凯雷两大外资注资4500万美元。按照协议,软银和凯雷分别持有顺驰不动产15%及7.5%的股权。顺驰不动产同时公布将于2007年纳斯达克上市计划。
  
  世界最大单体Shopping Mall
  2005年2月,总建筑面积为68万平方米的北京金源时代购物中心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单体Shopping Mall,自开业后不断调整定位和经营业态,引发业内对商业地产的思索。
  
  节能建筑
  2005年7月1日,国家首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终于利剑出鞘,“七·一节能风暴”聚卷京城楼市。《楼市》第一时间在搜狐焦点房地产网发布“建筑节能调查”,高达70.59%的人认为京城不节能建筑比例为70%~90%,然而实际数据更让人触目惊心,99%以上的建筑属于高能耗建筑!同时,《楼市》联合相关权威专家展开的“京城不节能建筑调查”全面肩动。图为2005年10月22日,山东德州“中国太阳谷”——世界最大太阳能住宅集群亮桐。
其他文献
北京厚积而薄发,将建设世界城市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锁定为通州新城。“北京ONE”紧密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在生态、健康的城市新主题中应运而生。  “北京ONE”可以说是在时代发展坐标轴与城市发展空间纵向区位的完美契合点,是时间与空间碰撞下的城市烙印,将成为科技养生人居时代的经典符号。    于世界城市核心之上踏歌起舞    古语有云:“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北京作为中华文明凝聚的首
期刊
本刊记者综合机构及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发现,2月北京楼市成交量探底。受春节长假、供需淡季和第三轮调控的叠加因素影响,2月商品住宅成交量创三年新低,且价格出现停涨。2月份北京二手房网签量是8468套。环比1月份23478套的成交量下降了64%左右,成为继2009年2月份以来23个月,月成交量最低。同时今年前两个月北京共出让39宗土地,土地收入达132.4亿元,这两个月的土地收入尚不足去年12月
期刊
“领导者与追随者的区别存于创新。”——苹果创始人乔布斯。  诚然,房地产产品所提供的也不应仅仅再是单一的空间功能,而更需要在整合自然环境、上地价值、建筑形态等条件后仍然为客户留有一个想象的空间,为使用价值、交易价值的提升留下更大空间。然而,事实是在产品复制化、功能单一化的房地产市场中,“创新”成为了每一个开发商的高难动作。  由金融街控股倾情打造的金融街园中园项目,建设用地为30.3万平方米,地上
期刊
“京15条”新政与之前的调控政策相比,新的政策更加严格,而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在北京有购房意愿的人对新政感到困惑,不知道根据自身的情况能否再买房?是否能贷款买?为此《今日楼市》针对目前购房者亟待解决的十大困惑问题,特意采访业内资深人士、银行金融专家、专业律师为大家一一答疑。    外地人如何在京置业?    刘先生,河北人,大学毕业后来北京工作已有三年,为了结婚,准备在北京买套房子。春节前刘
期刊
时间:2010年岁末  主办: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商业和旅游地产专业委员会、楼市传媒  地址:北京永泰福朋喜来登酒店  主题:规范商业代理机构取费标准  嘉宾:中国房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朱中一、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商业和旅游地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蔡云、楼市传媒董事长蔡鸿岩以及高力国际、汉博顾问、伟业顾问、世纪华泰等商业地产代理机构代表    受益于调控政策,商业地产似乎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时节,相信在新政的促动下,
期刊
面对日趋严峻的气候形势、日益恶劣的居住环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空前挑战。自哥本哈根的全球气候大会起,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达成的共识,研发推广绿色生态建筑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2010年,“北京ONE”以其对生态人居和城市环境做出的积极贡献,一举荣膺联合国人居署颁发的“全球生态宜居国际社区最佳范例奖”。同时,“北京ONE”凭借着国际领先的生态人居理念、世界顶尖的科技水准,成为世界级科
期刊
2011年1月18日,主题为“享·未来”的2010~2011年德国威能代理商年会在美丽的春城昆明举行,近20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威能代理商及经销商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上,德国威能中国区总经理王伟乐致词道:“2010年对于德国威能来说是成功的一年,凭借着卓越的销售业绩,我们继续保持着进口品牌销售量第一的行业领头地位。从产品角度,我们相继推出了地源热泵、太阳能、空调及热水器产品,极大丰富了产品线
期刊
这一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土地制度发生了历史性逆转。“8·31”后要求所有经营性开发的项目用地都必须通过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进行公开交易,这被称为新一轮“土地革命”。这一政策让开发商“靠关系”为纽带获取土地的协议出让成了过去时,而“招拍挂”新土地出让方式的游戏规则是“价高者得”。从而也为土地财政提供了“温床”,导致一个接一个地王的诞生,地价一次又一次地被刷新,房价如火箭般蹿升。  2004年,房地产市
期刊
有眼光的开发商在创造品质住宅的同时也创造了一种生活方式——品质生活。高端住宅在每一个功能环节都极端苛求舒适度、质量与品位。伴随着中国房地产产业的升级,住宅精装已成趋势,卫浴是高端住宅中最能承载人性化设计与功能性的空间。凭借独一无二的全程服务理念与出众的产品品质,科马DC2成套卫浴产品赢得了众多高端项目的青睐,成为三里屯SOHO公寓等明星项目配置的卫浴产品。    五星级卫浴缔造五星级精装    真
期刊
达尔文的进化论告诉世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它影响了整个世界,也推动着人们不停地反思现在、改变未来。在十多年的地产发展历程中,中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逐渐步入一个更为广阔的政治、经济、人文环境之中,一个又一个的创富神话在不断上演,折戟沉沙者更不计其数,但始终能够屹立在房地产市场前列的知名房企,都是具有领先精神的开拓者。  而当时间的指针走到201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洗礼”,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