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心性,力求个性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ingak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6月5日,北京服装学院创新园一层银色大厅,北服美术学院本科毕业生作品展。
  美术学院的毕业生们用一件件或怪异、或保守、或夸张的毕业作品与母校做最后的总结。画面中,我们看到了一座静谧的城市、一只静待主人的狗、一个麻木的面孔;空间里,我们找到了一段被尘封的记忆、一个熟悉的场景、一场做不完的梦……
  一走进展厅就能看见一只狗趴在门口,像是在等人,白色的地毯给人一种很真实的家居感受。“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个名为《无言陪伴》的雕塑作品,以玻璃钢为素材,以宠物狗为主题巧妙地引发了观展者的共鸣,同时也开启了观者们的看展之旅。
  深入展区,更能够体会到每部作品都是作者们靠近自己的心性,力求个性的表现。油画专业毕业班的作品充分运用造型、空间、绘画语言以及材料媒介创作,反映出当下大学生的审美追求,体现了浓厚的个性风格。国画专业作品则越来越多立足传统,体现出对中国画的表现语言进行探索和创作的成果。装饰雕塑专业作品形式多样,材料运用灵活,很多同学以木雕为形式创作,既体现了学生对于专业本身的习得和艺术思考,也体现了对于材料选择的一种独特取向,同时也有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关注。公共艺术专业的作品类型丰富,注重对材料和工艺的把握,体现出强烈的现代性。
  此次毕业生作品展集中展示了美术学院2017届绘画(中国画)、绘画(油画)、公共艺术、雕塑四个专业方向,70名毕业生的百余件作品。在作品的创作题材中,既有同学们考察写生的积累,也有对时代主题,如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传统文化传承”等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例如,作品《塞外开歌》,则用昭君出塞之后,胡人和汉人之间的联系作为线索,把作品中的故事串联起来。
  毕业生们使尽浑身解数将一切能量挥发在自己的毕业大作上,每一件作品都充满灵魂、思想和创意的闪光点。
  《塑》
  作者:庚阿里
  作品材料:玻璃钢
  人物的姿态给人一种受难之感,作者或许是想从"母性"的角度去呈现母性的受难,进而揭示母性的批判与救赎意义。
  部分毕设作品介绍:
  《蚕种西传》
  作者:刘昊汇
  作品材料:玻璃钢
  东国公主与蚕种西传是一个丝绸之路上的传说,作者借用历史题材,同时在着色上故意做旧,让整个作品有种历史感。
  《尘封》
  作者:李琳
  作品材料:综合材料
  用复杂的线条勾勒出一种被束缚的感觉,而被尘封的物品就像一个符号,代表着某一段心情,某一段回忆。
  《皮囊》
  作者:李明月
  作品材料:玻璃钢
  好看的皮囊太多,有趣的灵魂太少。虽然作品名称为皮囊,但是能够感觉到作者想要描绘的是皮囊之下更深层的东西。
  《封存的记忆》
  作者:孙昊
  作品材料:树脂
  作者用巧妙的手法向观众展现了众多被封存的记忆碎片,一个个被封存的海洋就像孩童时期心底默默许下的愿望。
  《共生》
  作者:邓怡歆
  作品材料:玻璃钢
  女孩就是羚羊,羚羊就是女孩。二者交融、共生,而这一刻是定格的、 是永恒的,给人一种静谧、神秘的感受。
  《结》
  作者:高鹏
  作品材料:综合材料
  作品金属质感很重。作者用随性的材料和表达方式传达出这样的道理:每个生命个体都是复杂难解的结,人性是很复杂,每个人都是多面体。
  《等》
  作者:丁烨
  作品材料:玻璃钢
  这是展览里关注宠物的作品之一,作者以雕塑的形式生动地刻画出狗狗等待主人时孤零零的状态。狗狗的眼神都充滿失落与孤寂,看着有点酸也有点暖!也许狗对我们来说只是宠物,但对它来讲,我们是它的全部,请不要让它等待!
  《叠》
  作者:马冲
  作品材料:玻璃钢
  黄光下,许多岩石重重叠叠,像山川的层峦叠嶂。初见时觉得无聊,细看却越能嚼出岁月的沧桑、历史的沉淀。
  《情缘》、《如山》
  作者:何砚
  作品材料:汉白玉
  作者将焦点放在女性身上。情缘如山,更多的是至深至纯的母爱如山。在我们的成长轨迹中,这份爱有着无法磨灭的痕迹。
  《童年记忆》
  作者:聂俊
  作品材料:玻璃钢
  童年的记忆,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和恐惧,好奇心最终战胜恐惧心,促使你去发现去探索,于是稀奇古怪又好玩儿的事情就发生了。北服很多同学都喜欢用雕塑、绘画来捕捉和留存记忆,这一系列作品就刻画了童年的状态。
  《山山而川》
  作者:郝杰伟
  作品材料:陶瓷
  很意象化的表达。山山而川的后半句是潺潺成镜,因而这个作品呈现的是山和水。山和水渗透进传统文化的多个方面,成为古代中国最迷人的部分之一。
  《延续》
  作者:刘英杰
  作品材料:综合材料
  佛教主张一切众生的生命是无限延续的,宛如大河流水,滔滔不尽,激起层层浪花。
  《塞外开歌》
  作者:刘增瑞
  作品材料:玻璃钢
  这部有历史厚度的作品,不论是人还是马的状态都捕捉得很到位,有一种生动感和运动感。同时作者也想通过昭君出塞之后,胡人和汉人之间的联系来契合“一带一路”的主题。
  《游园惊梦》
  作者:丁阔静
  作品材料:玻璃钢
  再现了《牡丹亭》的经典画面——“游园惊梦”。虽然是以雕塑的形式呈现,但人物仿佛活了过来,像电影的某一个截图,是有故事和情绪在里面的。
  《无言陪伴》
  作者:廖钰
  作品材料:玻璃钢
  狗狗无辜地趴在门口,像是在等人。白色的地毯给人一种很真实的家居感受。“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部雕塑作品,以玻璃钢为素材,以宠物狗为主题,巧妙地引发了观展者的共鸣。
  《鹿王本生》
  作者:杨春香
  作品材料:绢本设色
  长卷,很有气势。《鹿王本生图》是莫高窟第二百五十七窟壁画的主要题材。这个故事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它赞扬了九色鹿王的忘我精神。作者以油画的形式再现了这个宗教故事。这幅作品无论在构图还是色彩的处理上,都十分生动地描绘了九色鹿那富有人格化的神态。
  《迷失》
  作者:郭墨琪
  作品材料:纸本重彩
  作品与主题契合度很高。画中的人物都没有头,仿佛丧失思考能力只能听从身体本能,迷失在形形色色的世界里。
其他文献
老斋舍位于武大狮子山的南坡,于1930年3月开工,历时一年半,于1931年9月竣工,建筑面积13773平方米,工程造价5500万元。美国工程师开尔斯先生担任总设计师,李四光等人参与其中,是武汉大学最早的一批建筑之一。  这是为男生设计的宿舍楼,依狮子山南坡顺山势而建,建筑主体以花岗岩的灰色为主调,质朴大方、厚重沉稳。入口处修建多层阶梯,外形统一,气势宏伟。为突出其导向性,又在此基础上将拱门上部垫起
2016年5月25日早上十点,中国传媒大学小礼堂。一群高个的养限模特正穿着繁复华美的戏服匆忙地进进出出。设计师们紧张地为他们的模特化着主题各异的妆容。五个小时之后,这里将会有一场主题为“Myth迷思”的毕设服装展。而张洁历时一年精心制作的“睡美人”系列服饰也将在这里的舞台上正式亮相。  裁缝  本专业的毕业设计一般要用三套服装来展示。张洁看了许多舞台剧的剧本,但觉得很多舞台剧人物没有那么生活化,而
在毕业季里,除了有穿着黑色学位服正襟危坐聆听校长致辞这样的官方毕业仪式,  学生们自己也创立了许多玩法,比如“喊楼”、“走红毯”、“自行车挂树”……  这些传统没有官方仪式的严肃,而是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不拘一格的个人特色。  走红毯  长长的红毯尽头,缓缓走来一对对靓丽时尚的身影,男生西装笔挺戴着墨镜和一袭或拖地长裙或抹胸礼服的女生相携,在红地毯旁的摄像机和单反的镜头前,优雅地微笑,挥手致意—
安琳诗,22岁  国籍:法国  中文名:安琳诗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爱历史文化和美食  问及她好听的中文名字,安琳诗兴奋地答道:“这是我法文名字的变音!我本科学的就是中国文化!”怪不得她汉语如此流利,原来安琳诗已经自学中文很多年。在启程之时,安琳诗在朋友圈里用改编的中国名句表达自己的期待:“快去中国了! Gros bisous à tout le monde! Vous alle
我的转系经历比较曲折,尝试过两次,一次失败一次成功。这两年中,我经历了被误解、被排挤、被嘲笑,当自己真正转系成功的那一刻,反倒有种说不出的平静。  对北大中文系的执念贯穿了我的中学时代,但由于高考数学发挥失常,纵然语文成绩全省第一名,我还是以总分两分之差与期待已久的专业擦肩而过。还记得高考出分后,父母带着我去招生组住的宾馆咨询,父亲将我从小学到高中发表的所有文章一一摆在宾馆的床上,展示给招生老师看
一位哈佛大学博士朋友在北京创建了“创新教育圈子”,聚集了一两百位热爱创新教育的好友,他们线上讨论,  分享创新教育最近信息;线下,他们组织各种活动。  我也是一枚创新教育忠粉,被好友拉进了圈子。  “推荐一名大黑客给你认识。”  一天,与好友喝咖啡聊天时,她突然对我说。  “大黑客?”我立即兴奋起来,“他毕业于牛津大学,现在北京从事创新教育。  下周六,我在清华大学猫头鹰实验室举办活动,他是演讲嘉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热播,再一次引起了观众的关注与热捧。2012年2月,山东大学文学院在全国十省的城乡进行了“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接受调查,读过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的读者占38.6﹪,位列所有茅盾文学奖作品第一位,读者中以在校学生和青年人居多。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路遥传》作者厚夫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深入研究路遥及其作品,为此笔者专访厚夫教授,了解了《平凡的世界》的创作经历,
恰好这时,阮世良有一位朋友正在北京学习。在朋友的鼓励下,2005年1月,他来到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学习中文。语言关通过之后,2006年2月,阮世良又自费到四川农业大学学习。  在北京学完普通话,到了成都,上课的老师一开口,阮世良又傻眼了:老师竟然讲的是当地方言!在北京老师说“上课了”,在成都老师说“上阔啰”,然后就是一串抑扬顿挫的四川话!阮世良班上就他一个外国人,虽然老师会讲普通话,但上课讲到痛快处,
陈文勇去过广西、云南、广州,感觉那里的风俗文化跟自己国家差不多,但自从来到北方,陈文勇就觉得南北差异大了。北方人性格热情、南方人性格温婉,北方人爱吃辣,口味重,南方人爱吃甜、相对清淡……这些都让他体会到了中国的地大物博。  18岁高中毕业后,有一天,爸爸对陈文勇说:“你下个星期去中国留学吧,机票、签证、所有手续都给你办好了,你收拾下就可以去了。”陈文勇一听傻了:去中国?我不会说中文,英语也说不好啊
陕西秦腔博物馆位于西安交通大学校内的西南角,是中国首个秦腔博物馆。  馆内陈列着五百多件展品,有原民众剧团的剧照、道具,著名老艺人的剧照,  民国时期的戏装、服饰、四路秦腔、脸谱等。  秦腔又叫﹁梆子腔﹂,民间俗称﹁乱弹﹂或﹁桄桄子﹂,因其以枣木梆子为乐器,  击节时发出﹁桄桄﹂声而命名,秦腔是由我国古时陕甘宁地区的民间歌舞逐步发展和演变而成的。  二〇〇六年五月二十日,经国务院批准,秦腔成为首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