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香港之要闻导读

来源 :管理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w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归十年港人对中央政府信任度创历来新高
  
  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从1997年回归不久后,即进行每隔半年的港人对中央的信任看法调查,近期公布了第19次的调查结果。研究所以电话方式访问八百多名香港市民,当中表示信任中央政府的人,较去年十月的调查上升3.7%;而港人对中央政府和领导人的多方面表现及前景,均较去年十月有所提升,在整体满意度来说仍处于高位,创调查历来最高的数字。
  香港中大研究所表示,八成多的受访者对内地经济前景感到相当乐观,近半受访者认为“一国两制”的经验及中央处理香港事务的表现,对两岸和平统一有正面影响。
  
  “香港回归祖国”成香港回归10周年大事榜首
  
  由香港13家传媒机构联合主办的“香港回归10周年10件大事评选”活动6月5日揭晓,“香港回归祖国”位列10件大事榜首,“抗击非典”、“香港获准协办2008年北京奥运马术赛”排名紧随其后。
  此次评选活动从4月29日正式启动,到5月25日投票截止,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共收到选票逾10万份。位列10件大事之首的“香港回归祖国”,得票高达84507票。
  评选活动秘书处有关负责人表示,评选活动由香港市民选出过去10年问感受最深的10件大事,评选结果反映出香港这10年来的巨大变化和其间历经的几多风雨。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盛事虽已过去10年,但作为中国人民洗雪百年国耻的大喜事,香港市民至今记忆犹新,因此,“香港回归祖国”位列10件大事之首,可谓实至名归。
  这位负责人说,“抗击非典”位列第二,是因为它对香港的冲击很大,在香港市民心中留下沉痛的回忆;而非典过后香港的经济、民生、社会各方面均从谷底回升,香港市民对此体会深刻。“香港获准协办2008年北京奥运马术赛”位居第三,反映出香港市民对国家举办奥运会的重视。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香港得以协办赛事,香港市民对此抱有很高的期望。
  在被评选出的10件大事中,与内地密切相关的事件榜上有名,如“CPE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签订实施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
  
  全球商业最具影响力城市:
  香港排第五领先新加坡
  
  MasterCard Woridwide6月12日公布首届“全球商务枢纽指数”排行榜,结果显示,全球五十个对环球商业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中,香港排名第五,领先于新加坡。
  该项研究指出,全球经济体系中最具地位及影响力的五十个城市,排名前三位依次是伦敦、纽约、东京。香港以62.23分排名全球第五,以0.37分领先于新加坡一位。
  研究亦显示,香港在“商业中心”范畴的排名中位居全球城市之首,当中包括在房地产发展、香港国际机场货运流量、拥有全球最有效率的抵押法及破产法等方面排名全球第一。此外,香港在“营商环境”及出入口流量方面亦表现卓越,“营商环境”在亚太区排名第二,仅次于新加坡。与其他国家相比,香港拥有全球最低的公司税务负担,每年需要缴交税项的次数亦是全球最低。
  MasterCard Worldwide亚太区副总裁暨香港及澳门特区总经理张怀坚表示,回归十年,香港继续证明其在全球商业市场中的重要地位。香港在股票交易量及旅客人数,均超越新加坡;作为商业中心,香港在航空运输、金融行业人才方面,均占优势。另外,香港的人均专利权注册为中国城市之最,但仍远低于亚洲四小龙的其他一个城市,因此创意产业方而有待加强。而发展香港的债券市场、改善环境污染都将有利于提升竞争力。
  该项研究通过对全球各大城市的“商业中心”、“法律及政治体系”、“经济稳定性”、“营商环境”、“金融市场”、“知识创新及资讯流通”六个范畴、一百多个指标进行分析,选出全球首五十个全球商务枢纽。
  
  香港经济急速转型
  进入平稳发展期呈三大新趋势
  
  香港回归祖国十年,依托与内地的经贸关系,整体经济发展急速转型,进入了平稳发展期。对此,香港贸易发展局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香港与内地经贸关系将更为密切。
  同归十年,香港经济经历多番打击,但香港工业贸易行业一直是香港经济的稳定力量。过去十年间一直增长。据悉,从1997年香港贸易总额3万亿港元,到2006年已增加到5万亿港元,增幅达6成。而单看出口,1997年香港出口总额为1.4万亿元,2006年大幅增长七成在24610亿港元。
  香港贸发局表示,十年来,香港整体经济发展旱现三个新趋势:
  其一,香港的经济腹地和工贸不断扩大。在珠三角,1996年只有约五万间厂,而到了2006年已接近九万家。香港的工贸企业亦扩大到广东省东西两翼、湖南、珠三角、长三角,个别企业去到东北几省;
  其二,香港产业走向高增值,1996年香港大部分工商主要从事加工,只有约一半的港商从事设计生产,而2006年,则有近七成。十年前只有二成厂做品牌,现在则有四成。而协助港商走向高增值的专业人才,包括法律、会计、设计、市场推广,亦已进入内地市场,协助民企提升竞争力;
  其三,香港厂商扩大内销市场及新兴市场,现在部分在珠三角的港厂,内销比例已经高过出口,香港亦发展新的市场例如东欧、中东等地。
  中国内地已成为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2006年两地贸易总额达23491亿港元,占香港整体对外贸易的46.4%,较2002年增加13.9‰
  贸发局表示,香港工业未来最大的机遇,就是把内地开拓为香港的内销市场,而发展设计和品牌,是开拓这个内销市场最有胜算的策略,亦是解决香港产业结构长期隐忧的途。
  
  美国《时代》关注香港 盛赞香港活力四射
  
  “美国《时代》杂志以25页篇幅盛赞香港:回归未令香港死亡”,这是一度风靡国内各大媒体的一篇重磅报道。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文章中曾这样提到:“本刊的姊妹杂志《财富》曾糟糕而错误地预测,香港回归中国会导致其毁灭。但香港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具有活力。”
  长达25页的封面报道除开篇文章《晴天,有云》外,还包括《中国联系》、《码头的压力》、《家族圈子》、《10个年头 5种观点》、《以民为本》、《欢迎来到俱乐部》、《离家的家园》等7篇文章。
  “香港是《时代》在亚洲的家,在《时代》进驻香港的这么多年里,我们的办公室几乎移遍整个城市。”在《致读者》栏目《香港1997~2007》的文章中,执笔人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香港的喜爱,“我们很高兴地记录香港回归10周年,因为我们生活在这里,并且爱这个城市。”
  而在开篇文章中,该刊高级编辑佐赫?阿卜杜勒贾利姆以充满热情的笔锋,盛赞香港同归10年来的变化。文章称,在过去10年里,香港经历了地区金融危机、禽流感、非典等灾难的洗礼,但这座城市的一连串好运并未就此结束,现在的香港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具活力。
  文章还以“作为香港健康状况关键睛雨表”的股市和地产价格为例,说明了10年来香港从未停滞不前:股指已经从回归前创记录的15200点到今天21000点左右,房地产价格虽然在1997年和2003年有所下跌,但现在的价格却又高得惊人,“作为一个兴旺的中国的一部分,这几乎保证它可以永远繁荣。”
  与此同时,该文也提出了香港正在面临的挑战,比如该如何定义与内地的关系。阿卜杜勒贾利姆对“有云”作如是解释:“在更好地打造两地未来关系方面,香港和内地仍在摸索,需要相互适应。”
  
  (责任编辑 吴晓丽)
其他文献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挑战,这种情况下,需要与当前形势相结合来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宣传工作,使企业职工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
期刊
Men and women alike share frustrations over growing costs of marriage An infographic labeled“China’s Map of Bride Prices”has made waves on China’s microblog
期刊
融资租赁和银行按揭是纺织企业接触较多的两种设备融资模式,两者在操作方式上各有千秋,为企业融资提供了适合实际需求的不同选择。我们选取了提供这两种融资模式的两家代表机
近年来,宪政成为理论界尤其是法学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宪政追求的最核心价值是有效限制政府权力以保障个人的合法权利和基本自由.在此基础上,分析宪政实施的保障和探寻宪政实
期刊
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成立于1972年,1996年更名为日语系,2004年获得日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日语翻译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河北省内最早成立日语专业、
近些年随着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装饰工程质量管理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装饰企业想要保持较高的竞争力,就必须要不断创新的对装饰工程进行质量管理.因而可以尝试使用过程方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日益明显的当代社会,经济是人们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谈论最多的话题,而会计这一行业也是发展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毫无疑问公有和私有的企业和事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