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孝亲教育的实践探索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ya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孝亲教育,语文教学;班队活动;日常生活
  【中图分类号】 G6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7—0030—01
  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亲观念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最早的“孝”字,由上面一个“老”字和下面一个“子”字组成,为“子承老”之意,表示子女有尊重父母、孝敬父母、赡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古往今来,许多尊敬、爱护、孝敬父母的贤人君子成为人们学习的道德楷模,受到后世的推崇和赞誉。
  就当前来看,城乡家庭独生子女居多,从小在父母和长辈的溺爱下成长,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性格,只顾自己、不管他人,体会不到父母的艰辛,也不知孝敬为何物。就家长而言,大家都知道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教育子女时普遍降低了要求,把孝敬孝顺作为一般文明礼貌来看待,没有作为为人处世的人之本分严格要求,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有所弱化和遗失。加强小学生孝亲教育,既是迫切的现实需要,又有深远的重大影响。
  学校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窗口”和“示范区”。小学生正处于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把孝亲敬老作为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切入口和着力点,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仅有利于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为小学生终身成长打好底色。同时,通过培养小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教育小学生理解父母、关爱家人、懂得感恩、学会回报,形成民主和谐、互助互爱的家庭氛围,有利于促进家庭、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良好社会风气、道德风尚的形成。
  在小学生中开展孝亲教育,要立足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拓展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突出情感体验,把学习和实践、学校和家庭结合起来形成合力,使孝亲敬老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确保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孝亲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孝亲敬老的内容,这些穿越时空、跨越地域的诗歌和故事闪烁着真善美的人性光芒,是对学生进行孝亲教育的宝贵资源。在教学生学习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时,通过反复诵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让学生感受“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牵挂,结合课堂教学联系到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子女点点滴滴的关心和真挚无私的爱,使学生懂得永远难以报答父母对自己的付出。身为子女要听从父母的教导,关心父母的健康,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像《鲁本的秘密》中小鲁本一样做一个爱父母、知感恩、会回报的孩子,以实际行动去关心父母,孝敬父母。
  二、在班队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孝亲教育。
  学校要积极发挥班集体、少先队品德教育优势,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对学生进行孝亲教育,使小学生加深对孝亲敬老中华优良传统美德的理解,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引导、激励学生继承弘扬传统美德,努力营造孝亲敬老的良好氛围。在平常的班队活动中,通过给学生讲述“二十四孝”的故事,组织学生观看“最美孝心少年”的视频资料,学习古人和同龄人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迹,用传统美德激励学生做孝敬父母的好孩子;还可以组织学生收集资料办板报、手抄报,举办“我为长辈献孝心”讲故事、作文、演讲比赛,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在活动中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特别要结合“妇女节”“父亲节”“母亲节”“老人节”等节日对学生开展孝亲敬老教育,安排学生完成一次“我给妈妈洗洗脚”“我给爸爸泡杯茶”“我给爷爷奶奶捶捶背”等“孝心家庭作业”,在家里长辈生日到来之前,自己动手画一幅画、制作一张贺卡、送一个小礼物等,通过主题鲜明的孝心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学生争做“孝心少年”。
  三、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孝亲教育。
  对小学生开展孝亲教育,要依托学校、家庭两个阵地,发挥教师、家长两支队伍作用,积极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全面推进,尤其要把落实的责任靠实到家长身上,坚持不懈的抓好落实,坚决防止学校家里两个样、人前人后两个样。家长要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榜样,把对孩子的孝亲教育融入日常生活细节之中,渗透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小学生进行孝亲教育。在家里,从要求低年级学生最简单的为父母接包、拿鞋做起,到要求大一点的孩子给父母倒水、洗水果,再到要求高年级学生帮父母收拾衣服、整理房间、打扫卫生、洗碗做饭等,使理解父母、孝敬父母、體贴父母成为孩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动自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孩子终身遵守和践行的行为准则,把孝亲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编辑:蔡扬宗
其他文献
研究鱼类群落在不同生境中的差异或者变化,是评价与预测生境丧失、环境退化等对湿地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影响的重要基础。2006年4—11月,在长江河口崇明东滩盐沼植被分布区(简称草滩)和邻近的光滩区域分别设置采样站位,每月大潮期采用定制插网对鱼类群落进行了取样调查。分析研究了长江河口潮间带盐沼植被分布区和邻近光滩区域的鱼类组成及其月际变化,并对影响鱼类分布的主要因子进行了探讨。调查期间共采集鱼类标
不同的作物生境可为田间自然天敌提供不同的栖息场所及猎物或寄主,从而影响天敌自身种群的维持及繁衍。在秋收后的玉米地布局不同的作物生境(玉米秸秆生境、叶菜类生境、甘薯生境及杂草带生境),采用目测法和扫网法调查研究其天敌群落组成及时序动态,通过聚类分析探讨了不同作物生境对玉米地自然天敌冬季保育作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生境天敌数量最大,共收集天敌555头,约为叶菜类(甘蓝、菜心、油麦菜)生境的2倍
【关键词】 应用型大学;双师型教师;内涵;评价方  式;制度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9—0026—01  本文认为完善健全“双师型”教师评价机制是保证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和途径,是持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的利器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明确“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对于“双师型”教师,学者和教育界的实践者都从不同的角度
目的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3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右冠窦破人右心室15例、破人右心房6例,无冠窦破人右心房9例),于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窦瘤修补术,同时行室间隔
本文提出了一种指纹图像匹配中细节点方向的计算方法,这种算法利用细节点所在的纹线来计算细节点的方向,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对计算指纹图像细节点方向是有效的。
【关键词】 互联网;学生;德育工作;重要性;效果;环境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11—0026—01  2016年11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表视频讲话,指出: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互联网为社会及人们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工具,为此,我们要积极认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左房功能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6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和3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行彩色多普勒成像检查,获取动态心尖四腔、两腔心的二维灰阶图像;采用左房
不同玉米品种间作,品种间的竞争对群体结构和产量可能有促进作用。为了明确不同密度下品种间作对不同生育期群体生长特征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生育期的变化规律,选用郑单958和沈单16两个不同株型的玉米品种在中、高两种密度条件下进行隔行间作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间作群体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显著增加,同密度不同品种间作LAI在生育后期显著增加,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冠层结构以
文化林是指村民按照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或宗教信仰自觉保护和管理的森林,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功能。目前国内外对文化林物种多样性研究主要为定性描述,缺乏对文化林和非文化林生物多样性的定量比较及差异来源分析。利用物种多样性加性分配方法,将总的Gamma多样性分成样格内的Alpha多样性以及样格间、样方间和林型间Beta多样性,对中国亚热带地区3个村落文化林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藤本层进行物种多样性的多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