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心雕龙·诏策》看上古至魏晋时期诏策的变迁

来源 :档案学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ace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文心雕龙·诏策》,我们可以了解上古至魏晋时期诏策的大致变迁情况:上古时期统称"命";三代的诏策除了命,还包括誓和诰;战国时期改称"令";秦时规定"命为制,令为诏";汉代规定帝命分为策书、制书、诏书和戒敕四种;魏晋时期基本继承汉制。
其他文献
<正> 月琴,音色清晰明快、灵巧活泼。从秦汉时琵琶到阮咸问世以后,人们便仿效制作,张其弦而弹之,以其形似“满月”,故名“月琴”。据考:秦时琵琶类型乐器,经过以后不断改进,
<正> 字迹是档案、文献内容的反应,保护已形成的、恢复已褪色的字迹是档案科研工作的一大任务.然而由于许多字迹的褪变,使得恢复和保护工作困难重重,严重的至今尚无法恢复.倘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科学把握互联网时代特征,准确判断国际互联网发展态势,结合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网络强国战略思想。这一
作曲家陈培勋创作的五首广东音乐主题钢琴曲,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又创造性地运用钢琴小品的形式,使广东音乐的神韵在钢琴上得到充分表现,使这一中国传
<正> 孙总理说建国之首要在民生故黨化教育应增进人民生活的效能吾国教育向不切实用久为世所诟病故学校毕业生多不事生产变为游惰階级实为社会之累以後当注意技术的教育以养
期刊
我们把中国古代提出并建构的以自然之道的规律运动与人的情感变化异质同构的类比、比附的自然审美观,称为"比情"自然审美观。"比情"自然审美观在《淮南子》中就初见端倪,但真
文章在仔细研究"一站多委"基层社区管理机制创新的基础上,就基层社区行政运行机制和职能的转变方面提出新的创新。通过增设非政府组织和调整不同部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基层社
腐败治理历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极为重视对有效反腐模式的探索。伴随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我国旧的反腐格局实现了新突破——网络反腐诞生,作为我国腐败
作为企业中坚力量的中层管理者对企业组织的认同可以内化其对组织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忠诚度,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文献研究和企业深度访谈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中
20世纪上半叶,世界声乐艺术舞台上曾出现过"全能歌手",到了20世纪末,在中国声乐艺术舞台上也出现了在唱法上具有跨几种唱法演唱能力的歌手。她(他)们的才能及其艺术实践向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