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应下在40分钟课堂之外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TNTm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的提出
  
  在聋人学校日常教学中,学生学习数学不预习、课前不准备学习用品,如圆规、三角板等,有时学生甚至不知道学习到了什么地方,课堂上不主动思考问题更是常见现象。
  针对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我进行了问卷调查,进一步核实自己的观察。新学期开学,我对所教的高中052班(共1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40%的学生做不到“遵守课堂纪律,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向老师请假”;30%的学生承认“有时抄袭作业、不完成作业,学习上怕别人笑话,有不懂装懂的现象”;23.33%的学生承认“对不感兴趣的课不认真听,上课开小差”;13.33%的学生做不到“上课认真听讲,及时、独立地完成作业,如作业有错及时改正”。
  
  原因分析
  
  分析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四个方面:一是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数学较为抽象,大多数是枯燥无味的计算或证明,没兴趣的学生自然上课开小差。二是个别学生的数学基础差。数学学习有很强的联贯性,一环套一环,如果一步跟不上,则步步跟不上,这样造成学生数学成绩越来越差,再加上学生“破罐子破摔”、不主动思考,抄袭作业也就成了他们的“最佳”选择。三是学生没有掌握适合自己的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很多学生都没有一个合理的学习时间安排,很多时候只是忙于完成作业,而没有结合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来合理分配时间,安排学习内容与任务。四是学生没有坚强的意志。可能由于聋生80%以上的信息来自视觉,绝大多数人易受新异刺激吸引,易对困难过于夸大,普遍存在畏难情绪,意志薄弱,对学习很容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对策与方法
  
  学生有如此不良的学习行为,怎么能学好数学呢?众所周知,学习优秀的学生大多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在聋校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呢?我认为,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这个功夫应下在40分钟课堂之外。在聋校数学教学中,40分钟的课堂教学有特定的任务,教师不能在教“方程”时突然插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让学生有一个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应抓住课前课后时间,如安排好学生课前的预习、课后复习总结的内容等,跳出数学课堂来解决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基于以上认识,教师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做:一是多了解学生。如进行小检验或章测试,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哪个学生数学差在什么地方要让学生自己心里明白,因地制宜确定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利用自习时间检查学生的作业,尽量给每个学生都面批几次作业,让其体会到教师的关心与帮助。与其他任课教师多交流,了解学生在其他学科上的表现。和学生私下聊天,也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工具进行网上交流,如QQ或e-mail,交流的同时也是进行说服教育的最佳时机。二是想办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讲各数学知识点时,多说一些数学知识在学生身边能用到的例子。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尽量做一些课件或教具,让抽象的数学变得形象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例如,在做课堂笔记时,学生像鸡啄米,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没有认真读句子并在理解后再写。教师对这一情况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记笔记的方法。学生从中尝到了甜头,掌握了数学方法,熟记了数学定理公式,自然就养成了好的行为习惯。为了消除学生怕课堂上书写笔记时间不够的顾虑,教师可在讲课时努力做到精讲,给学生留出五到十分钟的时间,专门做好课堂笔记。四是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多举一些学生身边的事例与人物,如某班的学生考入体校,某学生成功被富士康聘用,某学生成功地应聘到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等。让学生看到只要自己不懈努力,肯定会像自己的朋友或校友一样取得成功。
  
  实验效果
  
  通过一学期三个月的实践,学生的行为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课前主动准备学习用品,还把教师的讲台布置得干净整洁,黑板也是擦得一尘不染,期待教师来上课。课堂上能主动拿出练习纸或练习本做演算,学生自己思考出答案来会迫切地要求教师给以指导,课下还要求教师提醒他们应该预习什么内容。针对这种改观,我又对全班学生进行了第二次问卷调查。在这一次的调查中,100%的学生做到“遵守课堂纪律,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向老师请假”;只有5%的学生还承认“有时抄袭作业、不完成作业,学习上怕别人笑话,有不懂装懂的现象”;94%的学生能“上课认真听讲,及时、独立地完成作业,如作业有错及时改正”。
  再反思
  通过教学小实践,教师收到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一是学生的自觉性还有欠缺,多数学生需依靠教师或他人(如父母)的监督,学习没有完全从内心出发成为自觉行为。二是学生不能持之以恒,好的行为进行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一定的停滞,甚至倒退。三是学生某一方面的良好行为,能否迁移到其他方面、能否以点带面,实现全面的优良,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四是教师的教育方法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其他文献
摘要:美术课《用泥造型》的教学,我安排了“欣赏”、“体验”、“评价”这几个环节。泥塑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雕塑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泥塑活动丰富了学生生活、增添了生活情趣,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学生兴趣浓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关键词:泥塑;兴趣;创造    欣赏作品,激发情感    泥塑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悠久、造型优美、形式多样、色彩艳丽,无
期刊
背景与导读    《数学课程标准》对《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作了比较具体的要求,“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锐角和钝角》是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在本节课的“找角—分角—折角—拉角—画角”几个环节中,我大胆地进行了尝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但敢于放手,实施“开放式教学”,给学生的活动提供
期刊
合唱是一门集中了和声、旋律、节奏等多声部变化的音乐艺术,是众人集体演唱的舞台表演。作为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合唱在学校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情操以及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等方面,也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  初中生的年龄多在12至15岁之间,为童声后期,也是童声艺术的高峰期,无论在音乐修养、语言、音量、音响幅度、音色变化、音域宽度,或是在演唱技巧等方面
期刊
从目前我国的视频案例研究现状分析,视频案例展现了真实的课堂情景,嵌入了许多有待研究和可供讨论的教育教学的问题,汇聚了专家、同行、学生等多元观点,搭建了教育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聚焦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已成为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师资培训与校本研修的新型优秀平台,备受广大教师的青睐。视频案例是基于一定的教学设计,借助先进的教育技术,将课堂活动,教师的实践反思,专家、同行、学生的评
期刊
活动背景    为了让学生了解、感受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我校在衷敬高校长的策划下,从2002年11月开始在高中二年级开展井冈山社会实践活动,走进井冈山,与我校的手拉手共建学校“古城春风中学”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调查当地农民生活情况,参观井冈山博物馆和北山烈士陵园,游览黄洋界、五指山等井冈山景观。我校从实践中体会到这一活动导向鲜明,内涵丰富,形式生动,深受师生喜爱。  2004年9月广东省全面实施高
期刊
摘要:在新的评价理念下,学校的日常评价活动更多地指向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课堂评价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英国基础教育的课堂评价无论理念还是形式,都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课堂评价;英国    笔者有幸参加了2007年深圳市南山区组织的“英国现代学校制度培训班”,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亲身观察和感受了英国基础教育的不同侧面。尤其是英国中小学校的课堂评价,成为此行的研习重点。深圳市南
期刊
摘要: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由于智力、主观努力和语言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逐渐产生差距。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采取不同的要求、方法来进行教学乃当务之急。本文着重探究了分层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及实施步骤,提出了操练分层、活动分层、任务分层、作业分层和评价分层等分层教学的实施方式。  关键词:分层;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是“面向全体学生,为学
期刊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质疑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是质疑的表现。教师的学问在于能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合理创设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的学问在于能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即学着询问,学着质问,学着反问,而不是学答。问题探究式教学正是这样一种把教学内容问题化,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期刊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效率。就在大家流连网络、乐此不疲的同时,也不难发现暴力、色情等信息一直是网络无法回避的“痛”。因此,北京市那位十二岁的小女孩在CCTV发出了“很黄很暴力”的控诉,如同一记惊雷,唤醒社会各界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曾引为自豪的“互联网”。2007年11月14日《扬州晚报》报道,如今一些小学生不写日记写起了博客,不少网站还开辟了小学生博客专栏,有的网站更是专门为小学
期刊
引言    在每个英语教师的教学生涯中,都会碰到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怎样去鼓励那些在英语考试中屡战屡败的学生?本文从情感因素入手,通过对两名这类学生的长期观察和深入访谈,采用教育叙事探究(narrative inquiry)的方法来探讨这个问题。  李明汉认为,教育叙事探究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它是研究者(主要是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从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