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思维方式与信仰消费:广西瑶族巫公舞治病仪式研究

来源 :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p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巫公舞是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传统体育类项目,它来自于瑶族的传统习俗和民族文化.在民族心理和民族习惯的影响下,广西山区的传统瑶民会依靠巫公的治病仪式来治愈疾病.巫公作为“神选之人”,具有“以舞降神”的本领,能通过仪式活动来调解和维护人神之间的失衡关系和失序秩序,使“人神伦理”关系回归到和谐有序,从而实现疾病的治愈.在瑶族民族文化和神灵信仰的基石之上,瑶民对生病、治病、康健过程的理解,能在思维逻辑、人神关系、宗教秩序方面得到较为圆满的解释.瑶民对巫公治病仪式的消费实际上是一种民族文化消费和信仰消费,包含着对民族传统文化中“礼”与“法”的尊崇和遵守,是瑶族民族观中社会伦理道德和礼法秩序规范的体现.通过治病仪式消费,瑶民能获得心灵慰藉和精神救赎,进而强化民族文化认同,传承民族文化,传递民族情感.
其他文献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讨论江苏体育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问题.研究认为,乡村振兴战略为体育非遗活态传承提供了新的契机,体育非遗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的活力.江苏省体育非遗在保护和传承中存在代际传承问题凸显,场地、器具得不到有效保障和体育非遗生活化转向尚未形成.由此提出了如下发展对策,第一,优化文化生态环境,实现整体性保护;第二,形成乡村品牌特色,融入日常生活;第三,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美丽乡愁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