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演示实验突破高中物理教学难点的实践研究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s2d3n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是一门重视理论和实践共同发展的基础学科,对于人类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高中物理教学对学生进入物理世界、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作用重大。然而,许多重难点知识难以理解,为了克服高中生对物理知识的畏难心理,本文将基于如何运用演示实验突破高中物理教学难点进行研究,进而培养学生对物理的热爱之情。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教学:演示实验
  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人类世界进程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量子力学的发展带来计算机领域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人类信息交流技术的重大变革。飞机、高铁、磁悬浮列车改变了人类的交通出行方式,这些交通工具的设计与建造也离不开物理知识。核能发电、导弹制备对于人民生活方式和国防安全意义重大。学生学好物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习物理对于探索科学、认识事物本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学生个人发展也十分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突破高中生对于物理的畏难心理意义重大。
  一、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和演示实验教学方式相关介绍
  (一)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高中物理阶段所学知识为学生打开探索物理世界的大门提供了钥匙。高中物理知识包括力学、光学、电磁学等知识,相对于初中物理知识难度和深度都有增加,但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如初中教学一样单一。教师单一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学生侧重对重难点和物理公式反复背诵和记忆。
  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就好像机器一般,没有学会自主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就习惯了单一的知识输入过程。同时,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没有良好的互动,课堂气氛十分压抑枯燥。众所周知,高中物理知识中力学、电磁学都需要进行深入分析,但是学生对这些知识理解不深,所以经常出错,从而导致学习兴趣下降。
  (二)演示实验教学方式的相关介绍
  演示实验教学,顾名思义是指教师面对学生对物理实验进行示范性演示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直观并且形象。教师将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等展示给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或者事物发展变化过程加以演示,从而引发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思考。学生在观察并且进行自我理解的过程中可以保证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且这种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配合,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二、演示实验对高中物理教学的作用
  通过演示实验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而且通过演示实验能够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而不是仅仅被动地进行物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通过演示实验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的实验探索,能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产生兴趣,并且将兴趣点引入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科研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将演示实验用于突破高中物理教学难点的注意事项
  将演示实验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可以引起学生对物理实验现象的关注从而引导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深入思考,把握物理现象的本质。在将演示实验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一些实验事项和教学技巧,从而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优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一)合理安排演示实验,增加演示实验趣味性
  其实高中物理课堂有安排实验课,但是为什么教学质量不高呢?因为以往的实验课都是按照书本上的实验步骤一步一步地进行重复性实验,而不是自己进行探索。并且由于实验课时间有限,很多同学实验没有做完也没有坚持完成实验。基于这种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进行小实验的趣味性演示,激发学生兴趣后进入到理论学习,在实验课上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物理理论进行实验设计,这样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电磁学板块的理论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演示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实际磁铁的相互作用现象,让学生对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这个理论知识有更直观的理解。另外,在实验内容安排上,教师应结合时间和课堂内容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避免学生实验不能在限定时间中完成实验。
  (二)对演示實验教学方式加以创新,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进行演示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度和课堂参与度。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演示实验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共同结合的方式。例如,教师可以结合短视频播放物理实验小现象,对小实验的原理进行讲解,然后教师采用演示实验教学后布置学生进行小实验的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例如,中科院物理所的微信公众号上经常会有一些小实验的讲解和实例,也会有人设计实验参与实验评选,这样学生不仅自己参与了实验,还进行思考并加入了自己的创意,这样出来的实验产品将更加具有意义。
  (三)注重培养学生在实验中互相合作的能力
  小型物理实验可以个人独立完成,但是大型实验和一些协同实验需要人们进行合作实验。在高中物理实验中,部分实验的完成也需要同学之间的互相配合。例如,有些实验需要人协同操作的时候,教师在进行实验演示的时候会寻求学生的帮助。那么,学生在完成这类需要协同合作的实验时也需要同学的相互合作。合作实验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配合度,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同学之间针对物理实验中的现象进行讨论的过程更容易进发灵感。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向合作伙伴虚心学习的态度。
  四、结语
  演示实验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将演示实验教学引入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教学方式有效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同时也能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实验探索,感受实验的奥妙,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创新实验鼓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演示实验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有着重要意义,使得学生对比较难理解的重要的困难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直观的理解,对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的培养是教学重要任务之一。课堂教学中经常有这种现象:学生读书结结巴巴不是多字就是丢字,要求学生默读而学生张嘴就开始朗读。读完课文教师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却没几个学生能提出几个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任何能力的形成是靠培养的而且有一定的技巧性,阅读也一样。  关键词:中段学生;阅读技巧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学生都是被动
期刊
摘要:地理课堂教学中看到、听到与做到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对于一位教研员来说,真正走进学生课堂上课,上一堂比较出彩的课是一种挑战。因为要上好一节课,需要做好许多工作。首先,课前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熟练掌握多媒体;其次,课中要做好课堂导入,把握课堂节奏,精准鼓励学生,教学环节完整;最后,课后要进行反思,才能让自己不断成长。  关键词:上课;感悟;反思;成长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在教
期刊
摘要:初中政治是让学生了解政治原理和社会发展的一门课程,比较枯燥,难以理解。要改变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恰当的教学方法,选择案例要符合客观完整性、课堂贴合性以及思想传导性的要求。对案例教学进行优化时,应找准教学关键,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引导交流,合理分组协调,使政治课堂充满
期刊
摘要:小学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启蒙阶段,在这一时期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学习水平都还处于发展中,因此需要教师予以积极的、正确的引导。语文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必须重点掌握的一门学科,将会贯穿于学生一生的学习和成长中。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打好语文的基础,这样才能在今后的成长中给学生带来良好的保障。基于此,本文针对交互式一体机增强语文高效课堂实效性的运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交互
期刊
摘要: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学科,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重要体现。它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它在义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学习语文就出现了困难,导致基础薄弱,识字量不高,影响到以后的学习。针对这些学生,我们要采取有效的辅导方法,提高其语文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生;学困生;辅导方法;兴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初步写作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目前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写作训练相对落后,而且形式单一,大多数学生惧怕写作,还经常出现“中国式英语”作文现象,因此应该通过一种让大多数学生都感兴趣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英语写作能力。本文主要分析在现实教学条件中,如何以“动漫形式”逐渐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动漫形式;多媒体教学;自创漫画;兴趣;写作能力  写作是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应该掌握的一
期刊
摘要:初中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在初中学习的知识都是为他们后续学习奠下的基础,因此对于初中的教学工作,教师必须要将其做好。化学是初中阶段较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它自身便具有一定的学科性质,教师通过开展化学教学,也可对学生的理解及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与此同时,在开展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还会涉及相关实验,而怎样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如何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行培养,进而将他们的学习能力及素养进行提高
期刊
摘要:我国教育事业因为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和发展,比如,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打破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初中物理教师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并且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为此,本文探讨了微课教学模式对高效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希望能帮助广大初中物理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课;初中物理;应用探究 
期刊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能够顺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潮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获得,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积极性的提高,那么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互动教学来进一步让枯燥的知识生动化,增进同学们对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分析和研究,进而上一堂高效率的道德与法治课。  关键
期刊
摘要:“大语文”教育思想的提出,逐渐将小学教育对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升到新的高度,教学越来越重视阅读能力。而课堂阅读很难对学生水平进行区分和甄别,课外阅读成了学生基础能力提升的试金石。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要对阅读技巧和方法进行训练和培养,逐渐让学生将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在课外指导他们自主阅读。本文通过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模式的探索,以期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