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方华盖散的古代文献分析与现代临床应用

来源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梳理华盖散的历史沿革、处方演变及现代临床应用情况。方法:以“华盖散”及其异名“华盖汤”为关键词,检索中医智库、中华医典、爱如生中国医学库及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获取与“华盖散”有关的古籍条文信息及现代临床研究文献,系统梳理与分析华盖散的历史源流、处方组成、制法、用量、主治病证、药材基原、药材炮制方法及现代临床应用。结果:纳入华盖散相关的古籍信息198条,涉及中医古籍93种。华盖散由炒紫苏子、赤茯苓、炒桑白皮、橘红、炒苦杏仁、麻黄、炒甘草七味药组成,具有宣肺解表、祛痰止咳的功效,主治风寒束表之咳嗽上气,痰气不利等。制法建议为煮散,将七味药物粉碎成粗粒,每次药物用量折合为紫苏子1.27 g、赤茯苓1.27 g、桑白皮1.27 g、橘红1.27 g、苦杏仁1.27 g、麻黄1.27 g、甘草0.64 g,煎煮时取8.26 g,加水300 mL,煎取210 mL,去药渣,饭后温服。纳入临床研究文献21篇分析华盖散的现代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呼吸系统疾病肺炎、哮喘、支气管炎等治疗。结论:考证并总结了经典名方华盖散的关键信息,为华盖散复方制剂的研发和临床运用提供更详实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为探讨乔木桑、灌木桑、草本桑在胶东地区的生长适应性,采用Li-6800光合测定系统实时测定其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草本化栽培的桑品种其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高,气孔导度大,CO2固定能力强,适宜在山东地区推广栽培。灌木化栽培的桑品种中,山桑和8036叶片净光合速率显著大于其它测试品种,苗61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大于其它测试品种,均为较好的的育种材料。
期刊
目的对中药矫味及掩味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方法检索1999至2019年CNKI数据库收载的有关中药矫味及掩味的文献,通过Excel、SATI3.2、Citespace软件对文献发表数量、文献来源、文献被引量、文献机构进行统计,分析作者发文情况及关键词,并对矫味技术在中药、西药中的应用进行对比。结果共检索到159篇有效文献,刊载量在2013年后逐年上升,以期刊为主,主要关注制备工艺;河南中医药大学李学
期刊
将筛选分离出的氯嘧磺隆降解菌2N3在特定的载体上扩大培养,进一步制备氯嘧磺隆降解菌菌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根据降解率的高低筛选菌剂中载体配比、接种菌液量、加入营养液量、发酵时间、烘干温度等影响因子的单一因素最佳用量。设计5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筛选出制备菌剂的最佳条件为:麦麸、木屑、玉米粉、稳定剂的最佳载体配比80∶10∶5∶5,接菌量15 mL,营养液用量10mL,发酵时间36 h,
期刊
文章对华北地区小龙虾(Procambarus clarkia)养殖中的池塘要求、虾苗繁殖、虾苗培育、防治疾病、预防敌害、日常管理等方面技术措施进行了介绍,可供有关人员参考。
期刊
中药单味药材和成方制剂往往具有苦味、涩味等不良口感,是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同时也限制了中成药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因此,如何合理运用掩味技术改善中成药制剂的不良口感就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课题。通过对近年来中外文期刊的整理和归纳,探讨了苦味产生的机制、一些中药制剂的掩味新方法以及苦味的评价方法,旨在为中药制剂的掩味提供参考。
期刊
随着全国电力现货市场试点建设的开展,云南电力现货市场建设逐步加速。本文首先结合云南电网实际情况分析了建设电力现货市场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并结合云南省实际情况与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发展相关规划,对电力现货市场建设中的计划与市场的衔接方式、以水电为主的电力现货市场竞价机制、中长期市场与现货市场衔接机制、水电出清建模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应解决方案。
期刊
对照百回本《西游记》,杨洁版电视剧《西游记》"忠于原著,慎于翻新",在细节方面多有改编。电视剧所做的细节改编,既与资金、技术、人手等客观因素有关,也与影视剧特性、时代精神召唤和剧组创作理念有关。杨洁版电视剧《西游记》的细节改编简化了原著内涵,更符合现代人的欣赏趣味,使得该电视剧成为古典名著改编影视剧的典范。
期刊
报纸
为研发性能优良的缓释膜,本研究以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和壳聚糖(chitosan,CS)为成膜基质,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为缓释剂,牛至油(oregano oil,OEO)为抗菌抗氧化剂,制备含不同体积分数OEO的β-CD/CS/PVA膜,并探讨不同体积分数OEO对复合膜的基本特性、理化结构、抗菌抗氧化能力以及缓释性能的影响。傅里叶变换
期刊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党和国家一贯的教育方针,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与弘扬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育人实践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是培养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关键环节,而当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育人实践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发展与专业人才的发展,本文着眼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育人的现实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