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的实体应用

来源 :音乐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hengm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声景(Soundscape)又称声音景观、音景等,是综合了音乐学、声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地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社会、自然科学以及人文艺术学科在内而形成的交叉学科。从构词的角度来看,声景(Soundscape)是一个新创的合成词。它是在地理学所一直研究的对象地景(landscape),或译为“景观”的词根“-scape”基础上,加上表现声音的前缀“sound”而组成的新概念,用来表示那种以人的存在为中心,并综合一切人造与自然声音的风景。这个词的应用与加拿大音乐学家、生态学家莫瑞·沙弗(Murray Schafer)的学术研究与实践密不可分。沙弗在20世纪60年代和他的同伴开展了一项宏伟的,被他所称为“世界音景计划”的录音实践与学术研究项目。在这项计划中,沙弗力图通过在世界各地主要城市及重要地点实地录音的方式,将自然的声音与人为声音一并采录下来,出版了《温哥华的声景》(Vancouver Soundscape )唱片与同名专著,以及《声景》(Soundscape)等从理论视角对声景进行总结与定义的著述。在研究的基础上,沙弗呼吁要保持世界各地独有声音的生态,研究者应该大力搜集与记录收集城市和乡村中值得欣赏和记忆的声音,从审美的以及文化的视角对其重要意义进行阐释,他还特别强调这些活动绝对不能脱离原初的自然人文环境,而必须经由田野采录的方式得来,并要在整体环境而非个别音响中认识声景。
  这些方法与理念随后扩展并影响到诸多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研究者的工作,研究城市的社会学家从声景看出城市除了视觉效果之外的声音意象;许多不同背景的音乐家、美术家以及环境等新兴艺术家把声景作为再创作的素材;随着城市规模变大,噪声问题的突出,公共空间中的声景设计与对它进行声景生态学研究等领域的不断深入,人们从环境声学方面认识到声景应该被视作如同光、水等一样的环境资源,可以通过对声景的构建与改造来改善城市声环境的途径,并建议综合考虑心理声学方面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意义,听者和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声景设计提升城市环境的声品质。
  在这些学术活动中,人们认识到特定的自然或人造空间在声景中的重要意义:“地域空间具有声音属性,因此,在地域空间中产生并扩散传播的各类声音(包括噪音和音乐),是人们理解、体验、获取日常生活地理信息的重要来源;声音能激发人们的个体感应,形成声景的社会文化关联,并由此构建其空间感知。正因为声景对构建个体地方感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声景的缺失会对人们的空间认知产生影响”。[1]进一步来说,声景中的“空间”更可以进一步指“场所”,或“场”。“场所”首先指的是整体上出现的环境,其次,作为空间概念的实体化,每个“场所”都是独一的,呈现出与其它地理存在所不同的,其自身四周环境的特性。
  在现代都市中,这种具有与众不同特性的“空间”并非随处可见。由于现代化的逐步发展,城市之间除了规模外构建的同构性愈发加强,如公园、广场等类型的公共空间,或曰“场所”在大、中、小城市中都普遍建立起来。其声景的独特性与独立辨识度便有所减弱。但作为对应大型,特大型城市居民市区内大流量工作娱乐出行需求而出现的地下铁路(简称地铁),由于建设以及运营成本的高昂,至今还只是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达到相当高程度的大型城市才有的,地铁声景由此便成为一种独特的声音景观。
  外国的地铁声景,此前已进入到学术研究的视野。美国学者坦娜鲍姆就对美国纽约地铁中的相关声景写有《地下的和谐:纽约地铁中的音乐和政治》一书。其中对“表演者的文化身份、种族背景、生存状况、表演动机,乘客对地铁音乐的反应,政府对地铁音乐表演的管理制度,以及制度中的不合理因素”等问题进行了研究。[2]但纽约地铁中有现场音乐表演的特点与中国轨道交通的相关规定截然不同。它以个体表演者所演唱,演奏的音乐作品为标志的声景特点也与中国地铁声景不同。中国各地地铁普遍规定“卖艺、乞讨”等阻碍地铁运营的活动不得在包括地铁站附近,站内空间及车厢中出现。因此中国地铁声景往往是由车站及车厢内列车进出站,运营时间,运营状况(如临时停车等)提醒等语言信息为主。如果我们同时考虑声音的物理属性以及发声体,可以把声景中的不同声音分为人类活动所发出的声音、非人类活动发出的声音以及道路交通声等三类。其中人类活动所发出的声音又可再进一步分为现场人声和通过机械设备播放的声音。这么看地铁声景中的主体,或者说不变的独特部分应该是通过机械设备播放的人声,在此基础上再叠加乘客,工作人员随机不定的现场人声。
  以上这些共同构成了中国地铁声景中大部可闻可见的声景。作为一个“场”,它可以同时包含来自多种不同来源的声音。但其中一些会较引人注意,原因不仅取决于声音信号的物理特性(如車内广播声音的声强往往会高于一般乘客的交谈声强),更在于这些声音与周围人群之间的关联意义。如在一个“场”里,发声物并不是唯一的,它们以及它们所发出的声音整体存在同一声景“场”当中,就好比在一出戏剧中同时登场的演员。

一、沈阳地铁声景内容调查


  沈阳地铁与其它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具有多条地铁线路运营的城市一样,遵守国家地铁运营所指定的相关规范。其声景“场”以广播声为核心。但与其它城市有所不同的是,沈阳地铁站内广播部分除了共性的运营内容外,还有常规性且较大数量的音乐作品播放。这使得沈阳地铁声景的核心部分较之其它城市便显得更为丰富。由于地铁常规性运营广播具有一定的共性,虽然播报用语会随着城市不同而有微小差别,但核心内容均是公告车辆到、发站内容,并不具有更高的区分度。因此本研究中对沈阳地铁声景内容的调查主要集中在音乐部分。笔者通过多次实地走访与记录沈阳地铁目前客流量最大,也是1、2号线换乘站的青年大街地铁站,并对地铁公司相关人员采访,总结出沈阳地铁目前音乐播放的曲目与相关情况如下。[3]
  首先是具体曲目。共调查收集到地铁方面播放,及曲目库中的40首作品。可参看下表:





  关于播放地点情况,主要集中在地铁站建筑内部,即乘客上下车的站台层与乘客入站安检、换乘和站内乘客服务中心等运营机构所在的站厅层,还有车站出入口内侧,各处播放音乐均相同。另据课题组其它成员与笔者调查验证,同一时刻同一线路不同站播放音乐可有不同,音乐播放部分并无全线路统一标准。
  经过笔者多次实际乘坐沈阳地铁目前运营的4条线路(1号线、2号线、9号线与10号线)经验,地铁列车内部广播只做“到”“发”等运营信息播报,无音乐播放。列车内导视系统也不播放音乐。
  关于音乐播放顺序与应用情况,上述40首作品播放并无特定顺序,为曲目库随机播放状态。早、中、晚不同时段播放音乐无明确区别,也没有运营高峰、平峰或特定节庆、纪念日的区别。

二、沈阳地铁声景内容分析


  首先关于曲目构成分析。全部40首曲目均为外国音乐作品,其中35首为古典音乐作品,占全部曲目的87.5%,为曲目核心。另有5首由钢琴演奏的英文歌曲,占12.5%。
  35首古典音乐作品中,有26首钢琴独奏作品,占全部曲目的65%;2首长笛独奏作品,占5%;2首小提琴独奏作品,占5%;1首竖琴独奏作品,占2.5%;1首乐队合奏作品,占2.5%;3首协奏曲作品,占7.5%。可见曲目以室内独奏作品为核心,其中又以钢琴独奏作品占绝大多数。
  26首钢琴独奏作品中,有7首是钢琴奏鸣曲选段,只占全部钢琴独奏作品的27%,其余为单章性独奏作品。即使是钢琴奏鸣曲,毫无例外选取的都是慢板或柔板乐章。其它乐器奏鸣曲选取原则也和钢琴相同。
  作品时期与作曲家入选比例来看,数量最多的是浪漫主义时期作品,有12首,占古典音乐作品总数的34%;其次是巴洛克时期作品,有10首,占29%;古典主义时期作品有8首,占23%,20世纪作品最少,有5首,占14%。分析起来,虽然浪漫主义时期作品数量最多,但作曲家也有7位,每人入选作品最多只有3首。巴洛克时期只有3位作曲家,巴赫一人即有8首作品入選,也是所有作曲家中入选曲目最多的一人。入选曲目次之的是海顿,共有5首作品。
  从以上数据来对沈阳地铁声景中的音乐部分进行简要分析,可以看出
  1.其主体思想是充作背景,不引人关注。一方面它将声乐作品完全摒弃在外,或许是出于人声可能会对乘客及工作人员听清报站广播产生干扰的原因。另一方面在器乐曲中也尽量避免较大音量的交响乐队作品,而是以室内独奏作品为绝对核心。此外在面对多乐章体裁如奏鸣曲协奏曲时,也都选择情绪音响对比不大的慢板乐章。以上规避有可能出现“乘客被音乐吸引而误车/站/广播”现象的意图十分明显。
  2.其整体音乐感受是静穆,沉稳。这点从选曲数量最多的巴赫与海顿二人作品数量即占到将近40%就可以看到。其它时期选曲也尽量向这一方向靠拢。如浪漫主义时期刻意回避以技巧繁复,风格辉煌,表情夸张的独奏作品如李斯特、帕格尼尼等的作品。而是以门德尔松、格里格的钢琴特性小品以及肖邦的短小作品为主。着意避免感情的起伏与情绪的激动,可以更大程度上避免乘客情绪的波动。
  但目前的声景也带来一些问题。一是整体的风格比较单一,经过调查,沈阳地铁目前在声景设计上没有站内不同空间地点及不同场合的不同音乐安排。即乘客在进入车站声景场之后,不论在任何时刻,出现在任何位置,其声景是均一的。能够引导或指示乘客活动的,依然只有视觉性效果如标识、吊牌、地标等。同时由于播放的均是非原创性的外国音乐作品,且随机播放,数量较大,乘客难以形成声景中所说的“标志声”(sound mark)意象,对国别、城市这样的区分度也难以做到。

三、沈阳地铁声景内容调整建议


  沈阳地铁内背景音乐采用纯音乐,巴赫、海顿的作品为主,选曲时多以舒缓为主调,器乐选择上偏好于钢琴。从上述对地铁声景的描述并结合音乐治疗的角度来看,乘客在乘坐地铁时,列车行进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的声压级已能对人产生负面影响,如心理上紧张、焦虑、烦躁,生理上的疲劳感加重、心率加快等。有研究表明,音乐的节奏快慢影响着心率快慢,二者成正比,同时,音乐具有强有力的情绪支持,对人的心理活动有积极的引导和推进作用。所以,舒缓的音乐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列车行进时对乘客带来的负面影响。
  根据实地调查,沈阳地铁内背景音乐播放采用随机播放,时间段、地铁内的不同位置并未造成音乐播放的差异,但从乘客的运动状态来看,乘客乘坐列车和等待列车时为平静状态,在进站或出站时为运动状态,且不同时间段的客流量也不同。针对不同的情况,播放背景音乐不应以矛盾的普遍性眼光看待,应在差异中进行适当调整,笔者给出如下几点建议:
  1.将已有的背景音乐根据节奏快慢进行分类,调整原有的随机播放模式,根据不同的场所、不同的时间段进行调整。在进站或出站的区域播放节奏欢快,曲风诙谐、轻松的乐曲,在列车内和站台区域播放节奏舒缓、曲风恬静、悠扬的乐曲。
  2.在上下班高峰期和设有转站点的站在进站、出站和转站的过程中播放背景音乐的节奏要较其他时间段和其他站播放的背景音乐更快一些,在上下班高峰期和转站点的人流量较高,有研究表明、音乐节奏的快慢可以影响人的运动频率,播放更快节奏的背景音乐,有助于人群的流动。
  3.在列车内和站台区域播放的背景音乐加入含有自然声的音乐,如流水声、鸟叫声、风吹树叶的声音,人们对自然声的舒适感较高,结合节奏舒缓的音乐,对乘客的舒适程度会再次提高。   4.从目前调查所见,沈阳地铁播放的音乐曲目是以古典音乐为绝对核心的西方音乐。这种过于偏重某一特定音乐风格的特点应该有所改变。建议应该选用并播放一批具有民族風格、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音乐作品,以丰富沈阳地铁音乐曲库,凸显中国气派和民族特色。
  5.沈阳地铁声景的构建如前所述除了列车进、出站等涉及线路运营的语音提示外,音乐部分均采取现成音乐作品截段播放的形式,没有原创性音乐素材;作品使用也处在较为随机,对“场”中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并未做以区分。虽然沈阳地铁在音乐运用方面已处在全国轨道交通运营前列,但上述问题使得人们难以形成对沈阳地铁“标志声”(soundsmark)的固定印象。这一方面可资借鉴的是韩国首尔地铁。其在列车快要进站,站台的语音提示广播前都有10秒左右以韩国传统音乐风格写就并由韩国传统乐器演奏的原创旋律。这种原创音乐与固定场景的结合,既方便乘客(尤其是外籍乘客)预知车辆即将到站这一特定信息,同时也创造出该地地铁所独有的“标志声”。沈阳地铁可以借鉴这一方式,用富于地域特色的主题旋律作为广播前的提示音,并建立起自己独有的标志性声音特征。
  通过以上的调查与研究可以看到沈阳地铁通过建立音乐曲目库,并以站内运营广播的方式进行播放,初步建立起在全国轨道交通运营中别具一格的音景系统。并选择了那些情绪比较舒缓,速度适中,节奏不过分激烈的作品及作品片段,去除了容易使乘客与站内运营广播相混淆的声乐作品等等,都体现出相当的合理性与精心思考的特点。但与此同时沈阳地铁音景也存在音乐作品过分偏重外国音乐,“标志声”不突出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沈阳地铁音景的设计及其日常实现情况进行调查,对其特点与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从音乐视角提出相应建议,希望能助力地域经济文化建设,为“东北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本文系《沈阳地铁声景的调查与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KYL12)
  参考文献:
  [1]刘爱利、刘福承、邓志勇、刘敏、姚长宏:《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声景研究及相关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14年第11期。
  [2]柯扬:《公共空间的音乐传播现象研究——评坦娜鲍姆的“地下的和谐:纽约地铁中的音乐和政治”》,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6年第1期。
  [3]梁雷、田思思、肖盼盼、姜新哲、肖立:《沈阳市市区噪声监测—以沈阳地铁一、二号线为例》,《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1期。
  魏新宇 沈阳音乐学院音乐科技系讲师
其他文献
中国民族室内乐的现代形式始于20世纪中期,以重奏组合出现在专业作曲家的创作中,如雷雨声先生创作的高胡与两架古筝的三重奏《春天来了》。之后以各种方式(比如丝弦五重奏)体现在诸多追求将中华传统审美与西方体裁和创作技法相结合的作曲家(比如胡登跳、高为杰、谭盾、朱践耳等)的创作中。由于“室内乐”概念来自西方,缺乏自我塑造的成功经验,中国民族室内乐多年以来虽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并不像大型管弦乐那样声势浩大
期刊
在当今时代,人们更依赖网络和智能手机的便捷,很多人都使用网络来与人沟通。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等,现已经在整个经济、社会生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互联网+”已经与人们日常的购物、饮食、出行、交友等等紧密结合,甚至在企业和政府的各类信息化办公中成为主要沟通方式。而当改革不再是设想,而是必然措施的时候,立足点便从创新变成了措施,学习也变成了更广泛的概念。对传统
期刊
一、网络教学实施背景  继续教育信息化是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支撑,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继续教育要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促进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随着网络教学的理念和实践的发展,网络教学的灵活弹性、丰富多彩、资源共享、知识共建、良好成本效益的优势逐渐显示出来。通过网络教学的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共享优质继续教育资源,提高教学和学习成效。  中国
期刊
广袤而深厚的辽沈大地,滋养出众多在音乐领域卓有建树者,杨久盛先生便是其中一位。他曾任沈阳音乐学院音乐舞蹈研究所所长、“东北亚音乐舞蹈研究基地”主任、中国满族音乐舞蹈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全国编委会特约编审、“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批国家名录评审专家组成员、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治学50余年,成果丰硕,对辽宁传统音乐的挖掘、整理、研究、保护以及我国传统音乐
期刊
19世纪中叶,清朝政府衰落而受到世界各国的侵略,1860年后,俄国政府利用其比邻黑龙江之利而有计划、有组织、有预谋地开始向哈尔滨实施文化渗透和经济侵略。并从1898年开始,将贯穿东北亚的铁路(中东铁路)修进中国领土,将其经济与文化的中枢移向冰城哈尔滨。在20世纪之交,哈尔滨的音乐文化之中满布歌剧、芭蕾舞剧、交响音乐、爵士乐等外国文化形式,尤其以俄罗斯音乐文化为多。在音乐上,大量来华演出的音乐家有数
期刊
一、“疗心”功能[1]  广西、福建、海南及周边地区流行的疍家“水上民歌”,与广东地区的“咸水歌”一脉相承,由于地域和生态环境的不同形成了语言风格及音乐形态的迥然各异。  长期以来,疍家人身处潮湿瘴气弥漫的生活环境,孤独、疾病以及饱受歧视,内心痛苦,精神压抑。何以解忧?何以释怀?谁来医治?惟有南海“水上民歌”可以消解忧愁,安抚受伤心灵。  自我修复是人类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功能,悠扬抒情的“水上民歌”
期刊
宋玥编剧、作曲的两幕室内歌剧《今夕,我将奔向自由》是2015年“中国室内歌剧创作推动计划”入围的优秀作品之一。“该剧灵感来源于作者‘山猛’发在网上的一篇帖子《为什么被拐女子大多都跑不掉》,歌剧旨在反映中国当代被拐妇女在农村的的凄惨遭遇和艰难解救过程,传达作者对现实社会问题的人文关怀。”[1]  《今夕》剧情发生在陕北农村,主要人物包括被拐女子1和2(同一人饰演,女高音S.);刘母(女中音A.,自小
期刊
19世纪中期在法国喜歌剧院一种新型的歌剧正在崛起,受到法国各个阶层听众的欢迎,逐步替代了大歌剧的统治地位,这就是抒情歌剧(Opéra lyrique)。古诺的《浮士德》(Faust,1859)、《罗密欧与朱丽叶》(Roméo et Juliette,1867)托马的《迷娘》(Mignon,1866)、马斯内的《玛侬》(Manon,1884)、《维特》(Werther,1892)、《黛依丝》(Tha
期刊
一、从迁徙漂流到“向海而歌”  如果问早年“闯关东”迁徙到东北地区的是哪里人,几乎众所周知是山东人!如果有人问早年迁徙岭南的北方人又是哪里人?想必了解的人不会太多。答案是山西、陕西、河南一带的中原人。为此,这段跨越千年且规模宏大的大迁徙,历史上有诸多疑问引发人们的好奇心。比如,早年中原人为什么不远千里大规模举家南迁?百万之众的中原人与岭南存在着怎样的不解之缘?岭南地区为什么会成为中原人迁徙的主要停
期刊
一、德彪西钢琴曲《水中倒影》概述  阿施尔·克洛德·德彪西(1862—1918),浪漫主义后期法国著名音乐家,印象主义音乐创始人。德彪西自幼喜欢音乐,并先后在各类活动和比赛中获奖,结识了诸多艺术界的挚友。十九世纪初,以马奈、莫奈为代表的印象主义绘画在欧洲盛行,与传统写实绘画不同,印象派绘画注重用光和色彩表现瞬间的场景和感受。德彪西与莫奈是好友,在他的启发和影响下,德彪西也尝试表现模糊、朦胧、梦境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