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拉走后怎样?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xiang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易卜生的代表性戏剧《玩偶之家》塑造了五四后中国女性解放的符号人物——娜拉。鲁迅在1923年的一次演讲中提出“娜拉走后怎样?”的问题,并给出了“不是堕落,就是回来”的悲观回答。两年之后,鲁迅在小说《伤逝》中将他理解的答案再次进行了详细的描摹,展现一个“造人”神话的破灭。而胡适,作为易卜生主义的首倡者,1919年3月发表了中国第一部现代戏剧《终身大事》,描写一个看似开放民主实则有多重思想桎梏的家庭,并通过主人公的成功逃离展示了争取婚姻自主的可能性,提出了易卜生主义就是真正的健全的个人主义的观点并对其进行了仔细剖析。从这两部同一时期发表的小说与戏剧中,我们可以分析出胡适和鲁迅对易卜生主义的不同解读。
  【关键词】易卜生主义;健全的个人主义;启蒙困境;“伪士”批判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一、背景钩沉
  (一)《玩偶之家》
  《玩偶之家》描写的是娜拉为了拯救丈夫的生命,假冒已经病危的富商父亲的签名,从银行借了一大笔钱,八年后被人威胁揭发假造签名。丈夫怒斥娜拉为“伪君子”,却又在危机解除后恢复了对妻子的甜言蜜语。娜拉醒悟了丈夫只把自己当作玩偶的事实,抛下丈夫孩子,只留下了一声“砰”的关门声。易卜生创作的戏剧形象娜拉作为女性解放的符号,在五四时期广为国人所知,娜拉与丈夫在第三幕中的对话,被很多人称为妇女解放的“独立宣言”,“现在我只信,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
  (二)《终身大事》
  1919年3月,《终身大事》刊登在《新青年》上,剧本的副标题是“游戏的喜剧”,但它其实是一部现实主义戏剧,带着模仿易卜生《玩偶之家》的痕迹,表现男女青年争取婚姻自主的经过。剧中的女主角田亚梅反抗的是宗法制家庭中的严父慈母。母亲背着家人去观音菩萨面前求签,然后又请来一位算命先生,得知女儿与爱人陈先生命相相克后就阻止女儿结婚。父亲看似开明,却因宗祠规定两千五百年前是一家的陈田两姓禁止通婚,而害怕被革出宗族祠堂,也阻止女儿与爱人在一起。失望的田亚梅留言后离家出走,投奔了陈先生。《终身大事》在当年曾经引起很大反响,鲁迅也曾看过。
  (三)《伤逝》
  《伤逝》同样是探索了妇女解放问题,男主人公涓生,帮助子君模仿出走的娜拉从她父亲的家庭逃离,建立了两人的新家庭。但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涓生很快发现自己失去了对子君的爱意,最终向子君提出了分手,子君返回父亲家中后不久便默默死去。两人爱情悲剧的缘由有许多种解析角度,主流的观点是没有经济上的平等权就没有真正的解放,“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二、胡适解读的易卜生主义
  胡适在《新青年》上刊登的长篇论文《易卜生主义》中详细介绍了他解读的易卜生主义,引发了“易卜生热”,用胡适本人的话来讲,“这篇文章在民国七八年间产生了最大的兴奋作用和解放作用,正是因为它所提倡的个人主义在当日确是最新鲜又最需要的一针注射。”
  胡适对于易卜生的“社会最大的罪恶莫过于摧折个人的个性”的观点十分赞同。社会里有许多陈腐的习惯,老朽的思想,极不堪的迷信,对那些俯首帖耳的个人,社会将给予奖赏,而异见者们,只能够“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被家庭、朋友,乃至整个社会侮辱驱赶了。《终身大事》中,违反了宗祠规矩的人,即使死了也不得安宁,家人需要付罚款,改田姓为申。
  《终身大事》的结尾,田小姐毅然抛下了旧家庭,投向自由婚姻的怀抱,这“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光明的结尾也暗示着胡适对易卜生主义积极意义的解读,“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有的时候我真觉得全世界都像海上撞沉了船,最要紧的还是救出自己。”这种健全的个人主义与杜威极为推崇的个性主义十分相似,在易卜生的另一个戏剧角色——敢于抨击腐败现实的斯铎曼医生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这种健全的个人主义重视自由意志与责任的担负。
  在《易卜生主义》中,胡适主要从个人的层面讲述了易卜生主义,但其中一小段文字也不容忽视,“要想社会上有许多人都能像斯铎曼医生那样宣言道:‘世上最强有力的人就是那个孤立的人!’”无疑,这便牵涉到胡适平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则了,“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拥有容忍异端能力的社会,才会允许我们真正掌握独立与自由。
  三、鲁迅解读的易卜生主义
  鲁迅是中国最早接触易卜生的作家,1908年发表的文言论文《摩罗诗里说》里就已经出现了易卜生的名字。“盖人既独尊,自无退让,自无调和,意力所如,非达不已,乃以是渐与社会冲突,乃以是渐有所厌倦于人间。若裴伦者,即其一矣。其言曰,……凡有事物,无不定以习俗至谬之衡,所谓舆论,实具大力,而舆论则以昏黑蔽全球也。此其所言,与近世诺威文人伊孛生(H.Ibsen) 所见合,伊氏生于近世,愤世俗之昏迷,悲真理之匿耀,假《社会之敌》以立言,使医生斯托克曼为全主者,死守真理,以拒庸愚,终获群敌之谥。自既见放于地主,其子复受斥于学校,而终奋斗,不为之摇。末乃曰,吾又见真理矣。地球上至强之人,至独立者也!其处世之道如是。”易卜生塑造的斯铎曼医生角色已然成了精神界斗士的形象。
  《伤逝》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到易卜生主义,但娜拉的影子无处不在。第一次逃离父之家,子君与娜拉的境遇重合,第二次子君被想象中美好的夫之家驱逐,已然超越了娜拉的境界,脱离了美好的梦境,完成了第二重觉醒了,迎来了毁灭。对涓生而言,这是一次失败的启蒙“造人”神话,子君对娜拉的二度模仿,不仅昭示着子君隐忍的沉默下缺乏独立性,更显示出涓生这个创造出新“人”的创造者异化后的尴尬境地,追求与旗帜南辕北辙。事实上,这投射的更是整个时代启蒙的尴尬困境。
  对于胡适的语境中那些披着道德外衣自诩开明实则所作所为与嘴上吹的完全相反的伪君子,鲁迅则更为犀利地给予了“伪士”的称呼。《伤逝》中的涓生,某种意义上也属于伪士行列,属于“皮毛改新,心思依旧”的知识分子一类。对于伪士,其大致特征有二,习惯于炮制推广新名词新话语,而精神态度和思维方式却不正常,不能够深刻独立地进行思考。胡适也提出了相应的看法,“少谈些主义,多谈些问题。”这个中肯的建议对于伪士们来说或许有用。
  四、总结
  易卜生的代表性戏剧《玩偶之家》中娜拉的角色掀起了一波五四后中国女性解放的文学思潮,引起了当时许多文人的探讨和思考,并绽放出不同的解读。胡适作为易卜生主义的首倡者,在中国第一部现代戏剧《终身大事》中提出了易卜生主义就是真正的健全的个人主义的观点并对其进行了仔细剖析,看法比较乐观;而鲁迅则在小说《伤逝》中展现出一个“造人”神话的破灭,对于易卜生主义的态度较为悲观。三位文学大家针对易卜生主义展现出了不同的态度和观念,但在那个纷乱的时代里也引领了文学朝着多元化、自由化的方向发展,并留给人们更深沉的想象与思考,给了后世文学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胡适.胡适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2]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黄修己.20世纪中国文学史[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4]欧阳哲生.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一胡适与他的论敌[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
  [5]胡适.四十自述(收于胡适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摘要】舞台美术是当今戏剧表演重要的背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舞台剧、舞台艺术也不断地创新。本文结合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具有创新性、跨界融合特点的舞台剧《和谐四瑞》的舞台美术,从四个方面对当今蒙古剧舞台的形式进行了论述,同时分析了蒙古剧舞台美术的发展现状,并且对蒙古剧舞台美术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舞台美术;《和谐四瑞》;虚实结合;舞台布景  【中图分类号】J714 【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微课;小学  一、心理微课的编制原则  “阳光儿童”心理微课是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一个尝试。心理微课在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和授课评价方面都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不同。在编写心理微课时,要注意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性、系统性原则。  心理微课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更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因此,心理微课用比较浅显的形式去表达科学的内容,
【摘要】近几年,微信展现出的发展势头和潜力使其成为万众瞩目的新型传播平台。传统的电视媒体抓住这一机遇,使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推广和营销。本文先介绍了微信和微信推广营销,然后再以江苏卫视微信公众平台为例,分析传统电视媒体对微信平台的使用情况,最后总结出电视媒体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劣势。  【关键词】电视媒体;微信;媒介融合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1月21日,腾讯公司推
【摘要】革命纪念馆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的重要载体,是广大群众和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本文在系统总结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近几年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思考。  【关键词】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发挥;提升  【中图分类号】G268.1 【文献标识码】A  爱国主义,历来是激励和
【摘要】博物馆典藏了人类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由于其属于非盈利性的文化教育机构,所以其担负着集教育和学习以及娱乐为一体的社会职能。因而结合邯郸博物馆的实际,就如何提高博物馆服务讲解质量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博物馆;社会职能;讲解服务质量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邯郸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是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重点博物馆,主体建筑的前身是1968年建成的“毛泽东思
【摘要】当今,主流人群在对待传统音乐的态度上正在愈渐模糊化。从国内基础教育来看,内陆尤其靠沿海地区的中国学生学习西洋乐器的比例仍然占据主流,专业高校的音乐教育实践依旧会必不可少地用到“他者”的文化观念进行本土教学,我们将音乐“书写的原理”用于转化为音乐生产技术、演奏、演唱、创作与理论等,这些建立在非传统文化模式上的教育观念,看似是当下主流文化如何面对传统语境的问题,由此笔者针对其现象进行了一些探讨
主持人语   近年来,随着新高考改革的逐步推进,各地各学校以心理健康教师为生涯教育的主力军,积极探索高中生涯教育策略。由于各学校依照的生涯教育理论不同,具体的生涯教育策略也不尽相同。   生涯建构理论由美国生涯咨询专家萨维科斯教授于2002年正式提出。他认为生涯建构理论由人生主题、职业人格和生涯适应力三个重要部分组成。其中,生涯适应力是核心,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是生涯教育的目标。与人职匹配理
【摘要】18世纪的欧洲已经进入重商主义时代,海外贸易的发展成为欧洲各国的核心利益,彼时独立的苏格兰也不例外。然而达连殖民活动的失败以及英格兰的限制政策粉碎了苏格兰人的殖民梦想,最终以放弃国家主权换取贸易优惠的方法与英格兰联合。在后现代的今天,苏格兰人开始反思经济至上信条,以公投的方式解决民族冲突。文章通过分析1707年苏格兰英格兰合并到2014年苏格兰独立公投的时代精神变化,指出英国人民根据世界潮
【摘要】从“胡同”到“酒吧”,城市化为城市空间打下了烙印,然而在这一进程中,伴随的却是文化的消解和历史的遗忘。《老炮儿》自上映以来,凭借良好的口碑一路坚挺,票房已经突破八亿。影片呈现出了两代江湖的交叠与冲突,同时也成为了展现北京城市形象的一部京派代表作。本文以《老炮儿》为文本,分析影片中北京城市影像的建构及其缺憾。  【关键词】老炮儿;北京;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J90-05 【文献标识码】A 
一、被束缚的天鹅   小云(化名),20岁,高职大专女生,家中共5口人:父亲、母亲、姐姐、弟弟和自己。前些年,父亲事业有成,但常当着儿女的面打骂母亲,为此,小云幼时就怨恨父亲。最近父亲开始沉溺赌博,借了很多高利贷,小云也常拖欠学费。面对家庭的各种不如意,母亲除了哭、向子女抱怨外无所作为。小云是学校学生会成员,皮肤白皙,形象好,宛若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原先性格活泼、开朗、积极。如今家庭的各种不如意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