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夏天的一个早上,我一觉醒来,突然感觉右手食指有点疼痛。几天后,食指有些发黑。我赶紧到医院去看医生。打了几天消炎针,敷了几天药后,食指颜色越来越黑了。我再次找到上次给我看病的医生,他在看了我的用药记录和手指后,建议我住院治疗。
我忧心忡忡地回到家里。这时电话响了,是女儿从德国打来的,她提醒我订的机票快到时间了。我这才想起:原计划后天就要去德国看女儿和外孙的。我赶紧跟女儿说了我的病情,看是否取消行程,以免耽误了病情。女儿在电话中很坚决地说:“还是先到德国来吧,到德国来一样看病,耽误不了的!”
我想,反正我都是古稀之年的人了,管它那么多!我下了决心,还是按计划飞到德国去。
女儿把我从机场刚接到家,就开始详细询问我的病情,并告诉我,她已经在德国的医保网上为我办好了医保,并为我预约了医生,后天就可以带我去看病了。我从女儿那里了解到,凡是在德国工作的外国人,德国卫生部门就将其家属的名字注册登记,纳入到医保范同;一旦其家属踏上德国国土,交纳100欧元的医保金后,就可享受医保,看病的所有费用由医保部门报销;如果是住院治疗,不仅医疗费全部报销,就连生活费、营养费也全部由医保支出。
在德国看医生是必须提前预约的。到了预约的那天,女儿陪我来到附近的一家社区医院。整个候诊大厅只有十来个人在静静地等候。大概等了20分钟,一个女护士领着我们走进了医生的诊疗室。那位年轻的医生见我们走进来,赶紧站了起来,一脸笑容地来到我身边,热情地握着我的手,叽里呱啦地说了一通。女儿翻译说:“他说很高兴能为你服务!”我听了十分舒服,对女儿说:“这医生的态度真好,就像对亲人一样,是不是他看我是外国人的原因?”
女儿说:“在德国,医生对所有的病人都是这样热情,因为他们拿的是国家的工资,属高收入一族,如果遭到病人的投诉,就有可能失去饭碗。”
德国医生首先询问了我的病情,接着仔细检查了我的手指,最后对我说:“没什么大碍,只是有点炎症而已。”他说会给我开一支敷手指的药和一种口服的药片,5天后如果没有好转,就再来看,那时恐怕就会将手指切开,将里面的脓清洗掉,但即使那样,也不必住院,也不会有什么痛苦,也很快就能治愈。
德国医生的话让我心头的包袱顿时放了下来。
医生开好了处方,递给了女儿,又站了起来,再次热情地握着我的手,叽里呱啦地一直把我送出了诊疗室。
女儿带着我径直出了医院。我很奇怪,问:“你还没拿药呢?”
女儿说:“这药得到药店去买。”她告诉我,在德国,门诊医院是跟药品脱钩的,医生只开处方,所有处方药都得患者自己到药店去买。
女儿带我到了一家药店,将医生开的处方拿了出来,店员把药拿来后,说:“请交280欧元。”女儿将钱交给了她。我问:“买药交了现钱,怎么报销?”
女儿说:“医生的处方单上有我们的医保号,药店会将医保号输入进去,明天医保部门就会将买药的钱打到我们的银行卡上。”
“嘿!这种医保方法真好!”不过,我又有些担心,“反正能报销,那药店会趁机抬高药价吗?”
女儿笑道:“德国药店是不敢这样做的,什么药,多少钱,都已经定死的,如果药店敢加1分钱,有关部门马上会让它关门。”
回到家,女儿将口服的药片让我吃了,又将那支敷手指的药给我敷上。5天后,我的手指居然恢复了红润。我惊叹道:“德国医生真不错,这药的效果太好了!”
在女儿家住了两个月后,临回国前。我叫女儿帮我去药店买两支那种敷手指的药带回去,预备以后再发生手指疼痛的情况时好用。女儿却不愿意,她说:“在德国,没有存药在家的习惯,那是浪费资源。待你需要时,我再买了寄回去就是了!”
女儿这次小气了,但我能理解,她在德国已经生活了10年,看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思维和方法都已经德国化了。我心情舒畅地告别了女儿,回到了中国。
责编/晓辉
我忧心忡忡地回到家里。这时电话响了,是女儿从德国打来的,她提醒我订的机票快到时间了。我这才想起:原计划后天就要去德国看女儿和外孙的。我赶紧跟女儿说了我的病情,看是否取消行程,以免耽误了病情。女儿在电话中很坚决地说:“还是先到德国来吧,到德国来一样看病,耽误不了的!”
我想,反正我都是古稀之年的人了,管它那么多!我下了决心,还是按计划飞到德国去。
女儿把我从机场刚接到家,就开始详细询问我的病情,并告诉我,她已经在德国的医保网上为我办好了医保,并为我预约了医生,后天就可以带我去看病了。我从女儿那里了解到,凡是在德国工作的外国人,德国卫生部门就将其家属的名字注册登记,纳入到医保范同;一旦其家属踏上德国国土,交纳100欧元的医保金后,就可享受医保,看病的所有费用由医保部门报销;如果是住院治疗,不仅医疗费全部报销,就连生活费、营养费也全部由医保支出。
在德国看医生是必须提前预约的。到了预约的那天,女儿陪我来到附近的一家社区医院。整个候诊大厅只有十来个人在静静地等候。大概等了20分钟,一个女护士领着我们走进了医生的诊疗室。那位年轻的医生见我们走进来,赶紧站了起来,一脸笑容地来到我身边,热情地握着我的手,叽里呱啦地说了一通。女儿翻译说:“他说很高兴能为你服务!”我听了十分舒服,对女儿说:“这医生的态度真好,就像对亲人一样,是不是他看我是外国人的原因?”
女儿说:“在德国,医生对所有的病人都是这样热情,因为他们拿的是国家的工资,属高收入一族,如果遭到病人的投诉,就有可能失去饭碗。”
德国医生首先询问了我的病情,接着仔细检查了我的手指,最后对我说:“没什么大碍,只是有点炎症而已。”他说会给我开一支敷手指的药和一种口服的药片,5天后如果没有好转,就再来看,那时恐怕就会将手指切开,将里面的脓清洗掉,但即使那样,也不必住院,也不会有什么痛苦,也很快就能治愈。
德国医生的话让我心头的包袱顿时放了下来。
医生开好了处方,递给了女儿,又站了起来,再次热情地握着我的手,叽里呱啦地一直把我送出了诊疗室。
女儿带着我径直出了医院。我很奇怪,问:“你还没拿药呢?”
女儿说:“这药得到药店去买。”她告诉我,在德国,门诊医院是跟药品脱钩的,医生只开处方,所有处方药都得患者自己到药店去买。
女儿带我到了一家药店,将医生开的处方拿了出来,店员把药拿来后,说:“请交280欧元。”女儿将钱交给了她。我问:“买药交了现钱,怎么报销?”
女儿说:“医生的处方单上有我们的医保号,药店会将医保号输入进去,明天医保部门就会将买药的钱打到我们的银行卡上。”
“嘿!这种医保方法真好!”不过,我又有些担心,“反正能报销,那药店会趁机抬高药价吗?”
女儿笑道:“德国药店是不敢这样做的,什么药,多少钱,都已经定死的,如果药店敢加1分钱,有关部门马上会让它关门。”
回到家,女儿将口服的药片让我吃了,又将那支敷手指的药给我敷上。5天后,我的手指居然恢复了红润。我惊叹道:“德国医生真不错,这药的效果太好了!”
在女儿家住了两个月后,临回国前。我叫女儿帮我去药店买两支那种敷手指的药带回去,预备以后再发生手指疼痛的情况时好用。女儿却不愿意,她说:“在德国,没有存药在家的习惯,那是浪费资源。待你需要时,我再买了寄回去就是了!”
女儿这次小气了,但我能理解,她在德国已经生活了10年,看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思维和方法都已经德国化了。我心情舒畅地告别了女儿,回到了中国。
责编/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