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综述了Fe基分子筛在低温氨气选择性还原(N H3-SCR)领域中的相关研究成果,介绍了ZSM-5型分子筛、BEA型分子筛、SSZ-13型分子筛目前的研究现状.从烟气中水、二氧化硫方面,分析了分子筛催化剂的失活原因,指出了该类催化剂今后的研究方向.
【机 构】
: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大庆化工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庆 163714;中国石油兰州中石油润滑油添加剂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6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述了Fe基分子筛在低温氨气选择性还原(N H3-SCR)领域中的相关研究成果,介绍了ZSM-5型分子筛、BEA型分子筛、SSZ-13型分子筛目前的研究现状.从烟气中水、二氧化硫方面,分析了分子筛催化剂的失活原因,指出了该类催化剂今后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为验证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碳(CO2)加氢制乙醇的可行性,并为相关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HSC Chemistry软件对CO和CO2加氢制乙醇反应进行热力学分析,考察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和氢碳摩尔比对原料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反应在最佳条件压力3 M Pa、温度150℃、氢碳摩尔比3:1(CO/CO2比1/1)时,乙醇选择性为60.87%,甲醇选择性26.33%,氢气转化率50%,CO2转化率100%,CO转化率100%.实验表明:乙醇选择性与热力学理论值还存在差距,后续对催化
以某油气田MDEA胺液脱硫系统运行10个月后各典型流程节点中胺液取样为例,进行胺液外观观察、黏度测定、pH值测定、电导率测定以及离子色谱分析.结果表明:脱硫节点胺液中有7种热稳定盐生成,热稳定盐总量按照节点排序为:闪蒸罐>吸收塔>换热器>再生塔>重沸器,且每个脱硫节点的热稳定盐总量都达到4% ~9%,与国际推荐控制值相比,均处于超标状态,尤其是甲酸根、乙酸根、硫酸根三者浓度超标严重.MDEA脱硫胺液的基本理化指标与脱硫节点特征对应关系紧密,且受热稳定盐含量和酸气的吸附状态影响较大,总体来说,节点中热稳定盐
报道了不同测试条件对不同油品类型润滑油颗粒度测试结果的影响,对比分析了稀释剂选择、稀释步骤影响、前处理步骤(超声或加热)、静置时间及水掩蔽剂等条件对颗粒度测试结果差异.结果表明:煤油更适用于润滑油稀释测试,稀释步骤对颗粒度测试结果影响可控,超声步骤能将样品分散均匀,静置时间在5 m in内进行测试对结果干扰较小,样品含水量在0.05% 以下使用水掩蔽剂稀释后,数值准确性较高.在润滑油颗粒度测试中,选用煤油作为稀释剂,超声后5 min内测试可达到较好的测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