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合唱教学 演绎精彩课堂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sh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育中重要的部分,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团体合作与协作能力,将声音的强弱、音调的高低与不同的音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体现出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在新《音乐课程标准》中也要求一线教师要更加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对于行知能力处于发展阶段的小学生而言,合唱教学作为一种集体完成的活动事项,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度和陶冶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可运用各种旋律来陶冶学生的心灵。在新课程背景下,该如何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度和学习兴趣呢?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如下五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一、善于利用乐器教学,提高合唱能力
  乐器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将乐器引进小学音乐课堂是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内容的一项改革,有利于对学生音乐兴趣和创造力的培养,也是提升学生音乐学习效果的必然需要。因此,教师应把课堂乐器与音乐课堂教学有效结合,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识谱能力,以开发学生智力,培养综合型人才。
  例如,声音比较准确的竖笛,不仅可以独奏、合奏,还物美价廉,在学校可以被广泛采用。再比如,近几年新兴的音乐课堂教学器具——口风琴,可以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齐奏、合奏、领奏等形式中来,在结合键盘乐和吹奏乐相结合的综合训练中培养学生音准、节奏、吐音、气息等难题,在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二、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激发合唱兴趣
  情境教学是教师有目的地设计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有心理氛围,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想象,激发学习的兴趣。音乐是一门比较抽象而又充满了情感色彩的艺术,需要教师通过角色扮演、节奏旋律、生动的语言等与学生共创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场景,才能启迪思维,发展想象,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叮铃铃》一课时,通过PPT进行情境导入,展现了高山、白云、羊响铃声、牧童吆喝声以渲染氛围,为感受歌曲意境做好铺垫。在接下来的环节,教师的范唱使学生掌握要领,并在学生合唱环节,适当对歌曲进行了处理,抓住歌曲中“响铃声和牧童吆喝声”以及“那就是我们赶羊群”这两个难点部分进行重点解决,以帮助学生做到变化音的音准以及二部合唱的和谐振,在情境中感受歌曲意境。这不仅有效解决了合唱教学“太虚”的问题,也大大培养了学生对参与音乐合唱教学的兴趣。
  三、体验音乐情感,提升合唱水平
  学会歌曲并不等于会唱歌,只有让学生拥有丰富的音乐体验,仔细品味歌曲内涵,才能激发他们内心对音乐的热爱,获得审美满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对音乐作品的内涵有所了解,想象出歌曲的意境,让学生抓住歌曲的关键,主动地想唱,创造出近乎完美的音乐。
  以《七子之歌——澳门》一课为例,先让学生念歌词,因为歌词是表达歌曲意境的直接“代言人”,素有“曲眼”之称。通过念歌词,学生才能明白闻一多先生是将澳门比作一个日夜思念母亲的孩子,并能深情地读出歌词中“诉说”“期盼”“呼唤”等核心词汇,为后面合唱有感情打好基础。
  四、注入生活气息,努力完善合唱课堂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就是教育”,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也应该考虑到小学生天性活泼、积极好动的特点,把生活融入课堂,创造教学生活化的设计,以激发学生合唱的兴趣,丰富音乐课堂。
  例如,在简谱识谱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介绍:“在音乐的大家庭里有七个成员,他们分别是音符1234567,就像童话《白雪公主》中的七个小矮人一样非常奇妙,他们组合在一起就能演奏出非常优美、动听的旋律。”在对学生进行节奏感的训练中,也可以模仿各种动物叫声来让学生模仿并说出动物名称,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这方法也显得高效、有趣。
  五、寻求多样化练唱方式,提高合唱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需要的是快乐愉悦的合唱体验。教学方法单一、机械式地反复练唱,只会让学生失去对合唱的兴趣,也让小学音乐课堂进行合唱教学改革走入两难的境地。教师可以尝试一些新的方法,如小组对唱、二重唱、师生合唱等多种形式,进行多维度教学,提高合唱教学质量。如在学习一首新歌时,教师可以把歌曲中的两个声部分为两首歌曲来学习,待学生熟悉后再进行合唱练习,可有效降低合唱的难度。
  总之,二声部歌曲教学有利于学生审美情趣、音乐素养的提高,也是小学中高年级唱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新课程呼唤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一定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相互借鉴成功经验,丰富教学经验,以满腔的热情、不懈的努力投身其中,创设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生发展的新思路,引导学生步入真善美的音乐殿堂。◆(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学)
  □责任编辑:邓  钰
其他文献
英语课堂是学生求知的乐园,教师应力求让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中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英语课堂也是张扬学生个性的舞台,教师应该还学生学习的主角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英语课堂更是学生学习信心的加油站,教师应合理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品尝学习的乐趣。构建合作型英语课堂,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英语课堂教学走向高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方法  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
期刊
“罗森塔尔效应”明确指出,学生的智力发展与教师对其的关注度成正比,教师的期望和评价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行为和学习状态产生重大影响。小学生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其行为受教师影响程度更高。因此,教师恰如其分地评价学生,将会给教学带来十分积极的影响。教师有意识地设计和运用教学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运用正面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根据马斯洛层
期刊
骨科学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三级学科,骨科具有实践性强、涉及面广、内容繁多等特点,因此,对骨科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极高.当前我国医疗护理领域存在大量人才缺口,对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在英语课程实施过程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可持续性学习奠定基础。”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学生学习方式的方向。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一直以来都是教师研究的热点,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
期刊
兴趣是音乐学习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并享受音乐的前提。所谓兴趣是指学生热衷于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采取有效的课堂激趣策略,引领孩子们恣意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给他们的音乐梦想插上一双腾飞的翅膀。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作为音乐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有着画龙点睛、启迪思维的重要作用
期刊
本论文本着深入浅出的原则,从理论中来到实际中去的方式对论文进行编写和策划的。其目的是分析科士威连锁经营如何适应中国的国情,进而在国内如何得到飞速的发展,为经营科士
小学音乐这门学科承载着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既要重技也要重艺,既要重知识也要重体验,还要时刻牢记音乐教育的宗旨,即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学习而不是被动受教。实践证明让小学音乐课趣味迭出,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非常有效,下面谈谈我是如何让小学音乐课趣味迭出的。  一、让学生充分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要
期刊
新课程呼唤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重视课堂教学的优化和创新,达到促进学生体育能力发展的目的。学生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学校和学校之间也存在着教育环境的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教条主义,应在他人的经验上改革创新,运用多种情景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们的体育兴趣,让他们在情景中学习锻炼,增强体质,感受体育的魅力。  一、借助多媒体情景教学,激发学生锻炼欲望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体育课的阵地是操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能力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育越来越注重个性和创新。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已经成为音乐学科的主要教学目标。教师要通过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热情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结合其他艺术手段,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创新意识的概念  创新意识,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产生创造新事物以及新观念的动机,同时在实践中
期刊
本文根据对矿区铁路运输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研究,介绍了信息技术应用于铁路运输系统的设计构想.重点介绍了客户端为PC端及终端两种形式下的系统工作机制和模式.本文对需求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