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我国集中战疫这段时间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大显身手,以媒体融合为目标推出了有责任、有站位、有温度的一大批新闻产品。要做好“疫情后”报道,必须在把握社会心理上下功夫,围绕人民群众的切实需要,实现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引导。
关键词:社会心理;舆论;引导
疫情发生以来,海量新闻向受众涌来。中科院心理所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社会公众至少要经历下面几个阶段:最初的不以为然、疫情相关信息充分普及后的恐慌不安、超长假期宅坐家中的疲劳厌倦和无聊迷茫、工作发展受挫的沮丧焦虑愤怒等多个阶段,更有失去亲朋的家庭会产生悲哀伤痛、人生无常等更加复杂的感受。最终,不论时间长短,绝大多数人必将接受疫情带来的一切,走向今后的生活。纵观全民战疫受欢迎的新闻产品,都是抓住了复杂的社会心理变化,并采取丰富的表现手段,以文化人,实现引导。
(一)疫情初期,客观及时的疫情变化数据、管控措施等成为热点
疫情发生后,疫情相关的权威数据发布成为必需品。很多新媒体平台都紧盯官方疫情发布,深夜清晨刷新数据,搜索央视《新闻1+1》对钟南山、张文宏、李兰娟等专家的采访,观看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等成为很多网友的日常 ,以公信力著称的传统媒体再现辉煌。很多传统媒体新媒体平台调整了发布节奏,深夜发布、凌晨发布成为常态,微信发布动辄“10万+”,抖音视频轻松上百万。人们不仅关注感染和死亡的数据,还关心专家的结论观点、国家和所在省份、城市的管控措施,包括所在小区微信群里社区干部发布的工作信息更是备受关注。
(二)随着疫情的发展,受众对病毒传播手段、预防方式更为关心
这段时期,一些民众对疫情的恐慌心理逐渐占据上风,一些地方的极端标语、硬核抗疫措施不但没有引发人们的反感,反而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一方面,人们更笃信富于权威性的专家,钟南山、张文宏、李兰娟等专家的话语被大众奉为圭臬;另一方面,一些新颖的富有设计感的宣传方式更让人记忆深刻,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抗疫初期,新疆哈密市伊州区融媒体中心一则原创的无人机喊话短视频点击量达到4800万次,新疆福海县融媒体中心一则“向骑着白马的牧民喊話”的短视频也取得了不错的点击量。
(三)各地医疗救援队奔赴武汉,燃爆了社会的英雄情结
全社会对坚守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警察、社区工作者、快递员等“逆行者”的崇敬、赞美成为主调。与上述职业相关,尤其是医疗队员的新闻产品基本上都能找到相当的受众,尤其是影像作品,如脸上被口罩勒出深深印痕的医护人员、由于日晒成为“口罩脸”的警察更是达到了催人泪下的效果,被反复转载引用。普通人也被英雄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勇往直前的品质所激励,英雄情结从现实生活中身边的英雄身上蔓延到每一个人自身,“宅在家中也是抗疫”“每个人都是英雄”等海报、公益广告打动人心,并引发公众共鸣。以新疆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举办的一个为口罩生产企业招收生产志愿者的活动为例,仅一个小时的广播节目中就招募志愿者200多名,其中不仅有缝纫技艺娴熟的老阿姨,还有愿意接送志愿者上下班的80后、90后、00后。
(四)进入深度宅居阶段后,对人与人之间现实交往的渴望及生活乐趣的追寻
水果、白菜、大虾等各种材质拼接的“寒江孤影,江湖故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短视频突然火爆。这一方面是人们内心对英雄“虽千万人吾往矣”憧憬与依赖的投射,另一方面也是人们对视频制作者们一双巧手的赞叹。此外,舞剑倒垃圾、居民深夜唱歌等短视频爆红,云健身、云瑜伽热起来,都是上述心态的真实写照。2月初,新疆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开设的全民K歌、全民朗诵类节目火爆,听众跨越各年龄阶层,不仅有宅在家中的男女老少,还有奋战在一线的“逆行者”、逆行者家属,大家通过电波向英雄致敬,向社区工作者和快递小哥致谢,表达对亲人的祝福与思念。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发生后,上述几种心态并非分野清晰,而是互相叠加。
新冠肺炎疫情必将深刻地改变经济形态,一定程度上改变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大众的心态。媒体要抓住各种变化,紧扣社会脉搏,推出各类符合群众需要的新闻产品。从长期来看,笔者认为,将会有如下变化:
(一)广泛、强烈而持久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英雄情怀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面镜子,它照出了各国政府对待民众生命的不同态度、经济实力、理政能力。云围观火神山雷神山、举国抗疫的强有力举措让全国人民的心劲儿更坚定、更团结,爱国主义情感在全社会升腾;迎着危险勇敢前行的医务工作者、人民警察,尤其是80后、90后的战疫英雄,更让人们对国家的未来充满希望,旅居海外的中国公民纷纷回国,这些都使全社会的民族自豪感、国家荣誉感更加炽热深沉。因此,这也成为媒体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精品力作的良机。
(二)弥漫全社会的英雄情结和越来越强的动物保护意识
经此一役,公众对科技工作者的崇敬将攀上新的高峰,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英雄的崇敬将首次真正超过对明星的崇拜,青少年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也将大大提高。同时,公众对人类命运的关照将进一步转移到对自然环境的关照,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对动物的保护将进一步成为大家的共识。三月中旬,在新疆青河县河狸家园的直播中网友首次发现了河狸一家五口共同进食的画面,这段画面很快成为热点。科技类科普类节目、栏目将有更广泛的受众。
(三)疫情冲击下的反思和生存焦虑
社会各界对于瘟疫、防疫和抗疫的反思会持续,其中既有建设性的批评,也会有很多情绪发泄。同时,各种问题都将在一定时期存在。在国家和地方采取一系列措施刺激经济、兜底保障的同时,相当一部分新闻媒体也同时面临着生存难题。新闻媒体应当强化社交媒体属性,本着利人利己的精神,多帮忙、帮好忙,帮助解决卖难、就业难等问题,多开设心理疏导类节目,邀请专业人员解答受众心理难题,于人民群众需要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实现生存和发展。
(四)对当下生活方式的反思,对幸福的重新定义
漫长的宅居生活重新唤醒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田园梦,李子柒式田园生活的火爆将继续,慢生活的美好和田园之梦成为更多人的理想。在更依赖于网络化生存的同时,人们更渴望实现现实中的人际沟通。渴望与人交往,渴望有共同爱好。人们将有意识地重复封闭期间的生活方式。这也给农业类节目和社交互动类节目带来了新的生机。
关键词:社会心理;舆论;引导
疫情发生以来,海量新闻向受众涌来。中科院心理所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社会公众至少要经历下面几个阶段:最初的不以为然、疫情相关信息充分普及后的恐慌不安、超长假期宅坐家中的疲劳厌倦和无聊迷茫、工作发展受挫的沮丧焦虑愤怒等多个阶段,更有失去亲朋的家庭会产生悲哀伤痛、人生无常等更加复杂的感受。最终,不论时间长短,绝大多数人必将接受疫情带来的一切,走向今后的生活。纵观全民战疫受欢迎的新闻产品,都是抓住了复杂的社会心理变化,并采取丰富的表现手段,以文化人,实现引导。
(一)疫情初期,客观及时的疫情变化数据、管控措施等成为热点
疫情发生后,疫情相关的权威数据发布成为必需品。很多新媒体平台都紧盯官方疫情发布,深夜清晨刷新数据,搜索央视《新闻1+1》对钟南山、张文宏、李兰娟等专家的采访,观看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等成为很多网友的日常 ,以公信力著称的传统媒体再现辉煌。很多传统媒体新媒体平台调整了发布节奏,深夜发布、凌晨发布成为常态,微信发布动辄“10万+”,抖音视频轻松上百万。人们不仅关注感染和死亡的数据,还关心专家的结论观点、国家和所在省份、城市的管控措施,包括所在小区微信群里社区干部发布的工作信息更是备受关注。
(二)随着疫情的发展,受众对病毒传播手段、预防方式更为关心
这段时期,一些民众对疫情的恐慌心理逐渐占据上风,一些地方的极端标语、硬核抗疫措施不但没有引发人们的反感,反而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一方面,人们更笃信富于权威性的专家,钟南山、张文宏、李兰娟等专家的话语被大众奉为圭臬;另一方面,一些新颖的富有设计感的宣传方式更让人记忆深刻,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抗疫初期,新疆哈密市伊州区融媒体中心一则原创的无人机喊话短视频点击量达到4800万次,新疆福海县融媒体中心一则“向骑着白马的牧民喊話”的短视频也取得了不错的点击量。
(三)各地医疗救援队奔赴武汉,燃爆了社会的英雄情结
全社会对坚守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警察、社区工作者、快递员等“逆行者”的崇敬、赞美成为主调。与上述职业相关,尤其是医疗队员的新闻产品基本上都能找到相当的受众,尤其是影像作品,如脸上被口罩勒出深深印痕的医护人员、由于日晒成为“口罩脸”的警察更是达到了催人泪下的效果,被反复转载引用。普通人也被英雄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勇往直前的品质所激励,英雄情结从现实生活中身边的英雄身上蔓延到每一个人自身,“宅在家中也是抗疫”“每个人都是英雄”等海报、公益广告打动人心,并引发公众共鸣。以新疆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举办的一个为口罩生产企业招收生产志愿者的活动为例,仅一个小时的广播节目中就招募志愿者200多名,其中不仅有缝纫技艺娴熟的老阿姨,还有愿意接送志愿者上下班的80后、90后、00后。
(四)进入深度宅居阶段后,对人与人之间现实交往的渴望及生活乐趣的追寻
水果、白菜、大虾等各种材质拼接的“寒江孤影,江湖故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短视频突然火爆。这一方面是人们内心对英雄“虽千万人吾往矣”憧憬与依赖的投射,另一方面也是人们对视频制作者们一双巧手的赞叹。此外,舞剑倒垃圾、居民深夜唱歌等短视频爆红,云健身、云瑜伽热起来,都是上述心态的真实写照。2月初,新疆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开设的全民K歌、全民朗诵类节目火爆,听众跨越各年龄阶层,不仅有宅在家中的男女老少,还有奋战在一线的“逆行者”、逆行者家属,大家通过电波向英雄致敬,向社区工作者和快递小哥致谢,表达对亲人的祝福与思念。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发生后,上述几种心态并非分野清晰,而是互相叠加。
新冠肺炎疫情必将深刻地改变经济形态,一定程度上改变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大众的心态。媒体要抓住各种变化,紧扣社会脉搏,推出各类符合群众需要的新闻产品。从长期来看,笔者认为,将会有如下变化:
(一)广泛、强烈而持久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英雄情怀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面镜子,它照出了各国政府对待民众生命的不同态度、经济实力、理政能力。云围观火神山雷神山、举国抗疫的强有力举措让全国人民的心劲儿更坚定、更团结,爱国主义情感在全社会升腾;迎着危险勇敢前行的医务工作者、人民警察,尤其是80后、90后的战疫英雄,更让人们对国家的未来充满希望,旅居海外的中国公民纷纷回国,这些都使全社会的民族自豪感、国家荣誉感更加炽热深沉。因此,这也成为媒体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精品力作的良机。
(二)弥漫全社会的英雄情结和越来越强的动物保护意识
经此一役,公众对科技工作者的崇敬将攀上新的高峰,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英雄的崇敬将首次真正超过对明星的崇拜,青少年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也将大大提高。同时,公众对人类命运的关照将进一步转移到对自然环境的关照,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对动物的保护将进一步成为大家的共识。三月中旬,在新疆青河县河狸家园的直播中网友首次发现了河狸一家五口共同进食的画面,这段画面很快成为热点。科技类科普类节目、栏目将有更广泛的受众。
(三)疫情冲击下的反思和生存焦虑
社会各界对于瘟疫、防疫和抗疫的反思会持续,其中既有建设性的批评,也会有很多情绪发泄。同时,各种问题都将在一定时期存在。在国家和地方采取一系列措施刺激经济、兜底保障的同时,相当一部分新闻媒体也同时面临着生存难题。新闻媒体应当强化社交媒体属性,本着利人利己的精神,多帮忙、帮好忙,帮助解决卖难、就业难等问题,多开设心理疏导类节目,邀请专业人员解答受众心理难题,于人民群众需要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实现生存和发展。
(四)对当下生活方式的反思,对幸福的重新定义
漫长的宅居生活重新唤醒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田园梦,李子柒式田园生活的火爆将继续,慢生活的美好和田园之梦成为更多人的理想。在更依赖于网络化生存的同时,人们更渴望实现现实中的人际沟通。渴望与人交往,渴望有共同爱好。人们将有意识地重复封闭期间的生活方式。这也给农业类节目和社交互动类节目带来了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