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使命·申亮亮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6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格言]
   人活着要正直、上进、耐苦、自尊、助人为乐。[榜样力量]
   申亮亮,1987年8月生于焦作市温县西南王村,2005年12月入伍,200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陆军第16集团军工兵团战士,上士军衔。
   2016年5月31日是申亮亮到达加奥的第12天。19时30分,申亮亮和往常一样,准时走上工兵分队2号哨位,他的当班搭档是曾参加过首批赴马里维和任务的上士司崇昶。这几天,分队领导多次提醒大家执勤时要加强戒备。
   2号哨位扼守营区大门,位置重要。哨位前方是一条土路,名叫N8公路。20时50分许,申亮亮注意到一辆皮卡车先沿N8公路开进,行驶至营区外围警戒线边沿时,突然加速转向,高速冲击外围破胎器、铁丝网等防卫设施。
   有情况!申亮亮在第一时间向作战值班室预警,和战友司崇昶依法向不明车辆开枪射击,阻止其闯入营区。在离哨位10几米远处,恐袭车辆撞上防护墙翻倒在地,着火燃烧,随后发生了威力相当于500至600公斤TNT炸药的大爆炸。
   那一瞬间,英雄陨落,申亮亮壮烈牺牲,司崇昶重伤。“生死考验面前,亮亮诠释了军人的血性担当。”我国第四批赴马里维和工兵分队队长董荣强说,亮亮用生命为分队官兵争取了宝贵的准备时间,假若恐袭车辆再前进几米,后果不堪设想。
   就这样,申亮亮肩负使命,飞向了履行自己最高职责的地方。最危险的地方,是最能检验党性的地方。这个父母心中的大男孩,带着对战友的深爱,对岗位的至死守卫,完成了党和部队庄严的考验。
  [关键词]   敬业奉献
  [“人”为我用]
   “国家对我们的方方面面都很照顾,你们在家就放心吧”——这是在马里执行维和任务的解放军士官申亮亮最后给父母留下的话。北京时间2016年6月1日4时50分,因营地遭遇汽车炸弹袭击,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9岁。5名和他朝夕相处的战友,也在这次炸弹袭击中受伤。举国上下,都在为英雄远去而伤恸,为战士受伤而揪心。
   我们也因此真切地感到“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真切地感到“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多少年来,我们已习惯了杏花春雨的美好,对栉风沐雨和枪林弹雨已變得陌生。很多人难以想象出国旅游和出国维和有何不同,“说走就走的旅行”和“闻令而动的出征”有何差别。蓝盔英雄们用生命和鲜血提醒人们,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
其他文献
这个故事开始的时代,寄宿的房客共有七位。二层楼上是全屋最好的两套房间,伏盖太太住了小的一套,另外一套住着古的太太,她过世的丈夫在共和政府时代当过军需官。和她同住的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少女,维多莉·泰伊番小姐,把古的太太当做母亲一般。这两位女客的膳宿费每年一千八百法郎。三层楼上的两套房间,分别住着一个姓彼阿莱的老人,和一个年纪四十上下,戴假头发,鬓脚染黑的男子,自称为退休的商人,叫做伏脱冷先生。四层楼上
期刊
[格言]    我们的国家没有退路,必须从高科技冲出一条自己的路。  [榜样力量]    “探索宇宙起源、天地起源和生命起源,它实际提供了一个极端物理条件的太空实验室。”南仁东生前心心念念的“它”,正是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当时罹患癌症的他,惦记的仍是望远镜早出成果,以“回馈国家,回馈公众”。   南仁东当年是吉林省高考理科状元,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毕业后在吉林通化
期刊
晋城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豫两省接壤处,因其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河东屏翰、中原咽喉、三晋门户”的美誉。不少能人在这片土地上出现,不少历史事件在这片土地上发生。   晋城作为一座古城,反而只有在被人们提及或者前往景点皇城相府的时候,才作为一种地理存在而被人们想起。   其实不然,晋城的历史更要久远得多,“舜耕于历山”,历山就在晋城。三家分晋之时,韩、赵、魏三国废晋静公为庶人于沁水(
期刊
时代楷模就是在某个特定的社会历史时期内,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的,值得人们学习、尊敬、传颂的人物。这里的时代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更多的是指能影响人的意识和行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客观环境。发挥好时代楷模的引领作用,是培育文明新风的时代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抓住热点人物和热点事件,关注社会和时代,让考生把握时代脉搏,寻找精神皈依,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命题
期刊
(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   此诗为一首题画诗,作于宋徽宗......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
期刊
[格言]    1.如果一辈子靠国家养着,活着无异于死了,躯壳无异于“肉轱辘”。我想回乡干点事,这条生命才是有价值的。   2.能用自己微弱的光温,把这块土地搞得好一些,让广大群众能吃得上、穿得上,过上温饱的日子,也是我对群众的报答和感恩。  [榜样力量]    抗美援朝战场上,朱彦夫因伤昏迷,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手术47次,四肢被截掉,属于一级伤残,但他拒绝躺在功劳簿上享清福,1958年开始担任
期刊
“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清代著名學者李渔如是说。这说明“新”很重要,写作除了立意新之外,选择的材料新也是使作文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手段。   “材料新鲜”是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作文发展等级“有创新”的一项重要要求。事实证明,高考中得高分甚至是满分的,都是那些材料新鲜充分、语言优美流畅的作文。由此可见,选用新鲜的材料,是作文成功必不可少的一
期刊
年度词语,是一年来国家生活和公众情绪的缩影。2016、2017、2018年已然过去,许多人在猜测:2019年的年度关键词会是什么?我想,也许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与“和天下”。   2019年是新中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风风雨雨70年,新中国在历史的洪流中坚定地前行着,每一步都饱含艰辛。这样富有标志性的年份,对每个国人来说都有着特殊的意义;而“和”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寄寓着中华民
期刊
考题连线   1.(2019·浙江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考古学是利用古人遗迹遗物重建古代历史的学科,尽管先民的物质遗存作为古史研究的直接史料有益于重建古代物质文化的历史,但仅满足于人类物质文化历史的建设,① 。理由很简单,人类社会的历史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历史,也应包括精神文
期刊
大伯是种瓜果的高手。   他的园子,总是被收拾得妥妥帖帖。上面是果,下面是瓜,地里跑着嘎嘎捉虫的鸡。春天,桃花艳得像一团火,红得好像要滴下来;梨花像一堆堆雪,白得叫人睁不开眼。秋天,苹果将树枝压得抬不起头;沟边的枣,不用伸手,会撞到你的嘴上;地上熟过头的瓜,散发着扑鼻的香味。   很多人问他弄园子的诀窍,他总是笑而不语。我私下里问他,他说:“瓜是瓜,果是果。”停下来看我一眼,又说:“人也和这园子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