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类课文价值彰显的策略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品读历史故事,体验精神成长
  1. 入学启蒙——好学上进。苏教版小语教材选编的中国历史人物类课文,大多趣味性较强,内容简明,同时不少主人公的年龄也与学生相仿,因此很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所喜爱。我们在教学时,应注重对学生学习精神的启蒙教育。如一上《怀素写字》一课,除了作为一篇极好的识字写字材料外,还应让学生在品读故事的过程中明白:要想成才,必须要有认真的态度、刻苦的精神,借此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很好的启蒙教育。
  2. 底色熏陶——学会感恩。这一代的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被人宠,被人爱,似乎都是理所当然的,如何让他们懂得感恩便显得尤为重要。一下《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着力表现了“饮水思源”的道理,引导同学们学会感恩,健康成长。
  3. 传统习染——孝敬父母。“百善孝为先”,一下《陈毅探母》、五上《少年王冕》此类课文,都着力通过儿童佩服和喜欢的人物故事,去熏陶和感染学生,使其懂得要孝顺父母,并自觉地将中华民族这一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4. 意志锻铸——坚忍不拔。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遭遇困境,经历坎坷,那么又该怎样面对?三上《军神》让学生在生动的故事中,感受到刘伯承将军钢铁般的意志,产生巨大的震撼,对儿童的意志锻铸会产生巨大作用。
  5. 心理修炼——宽容博大。生活也许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美好,怎样教会学生快乐、幸福地生活下去?六上《负荆请罪》一课,着力表现了蔺相如的宽容大度。从蔺相如的身上学生能够学会面对仇恨、面对生活以及各种境遇时的一种态度,学生的心胸也定然会变得博大而开阔。此外,读《孙中山破陋习》,学生可以学到敢于斗争的精神;读《虎门销烟》,我们可以学习林则徐坚决抵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精神;读《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学生也一定会被司马迁忍辱负重的精神所感染……
  因此,对这些课文的教学,我们一定要紧紧把握住主旋律,在完成学生保底的语言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同时要强化这些课文的人文性功能,进一步感染、熏陶学生,让学生逐步成为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
  二、 品评人物特质,感悟生命价值
  1. 不变的信念——报效祖国。具有爱国精神的中国历史人物也伴随学生走过了小学学习的整个过程。从低年级《木兰从军》中的花木兰到中年级《虎门销烟》中的林则徐,再到高年级《钱学森》文的钱学森,在他们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强烈的爱国品质。虽然是同一主题,但随着学段的增高,学生年龄的增长,文章的思想也渐渐深刻,表现手法也变得更加灵活多样。教材这样层层深入的安排,使学生通过六年的学习,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价值观也逐渐在心底扎根。
  2. 毕生的追求——奉献社会。历史人物故事类课文,到了中高年级题材选择变得十分丰富,文本主题也变得深刻起来。在进行这两个学段的历史人物故事教学时,除完成阅读教学的保底任务识字、写字、朗读、积累外,还应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历史人物的奋斗历程和独特的个性品质。四上《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学生通过品读人物语言,了解人物不怕吃苦,造福社会的崇高精神品质。由《本草纲目》对后世的巨大影响,到李时珍历经千辛万苦,终不改其志的生命历程,学生应该能够体悟到只有具有崇高的奉献社会的人生目标,才能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境遇中坚强地走下去。
  3. 幸福的诠释——服务他人。苏教版小语教材选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也有很多,以三下《菩萨兵》一课为例,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在长征途中,朱德总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种,使藏族同胞重返家园,并赢得了藏族同胞的信任与感激。在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服务他人的革命传统。
  三、 品析思想内涵,涵养人文底蕴
  1. 根植历史背景,正确观照人物。历史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遥远的,對于历史人物的某些言行,以他们现有的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有的是很难理解的,这是一种历史的“代沟”。……文本的价值取向与现代家庭的育人理念发生冲突时,就需要我们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利用资料链接,帮助学生扫除盲点。还可通过影视资料、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帮助学生还原历史,让学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评判人物的某些言行,理解英雄人物精神的可贵之处,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
  2. 基于生命历程,深度理解人物。由于受生长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每个人的独特个性,这个自我是真实而唯一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解读这类文本时就要用心揣摩编者、作者的意图,寻找到文本中历史人物与现实生活中学生之间的相似点,进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如五下《二泉映月》一课,在解读课文时,我们重在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描写去剖析人物的心路历程,从具体可感的文字中体会人物坎坷的命运和敢于抗争的精神,还有阿炳那种对生活和音乐强烈的爱。
  3. 源于生活实际,构建自身价值。我们在解读中国历史人物类课文时,不能只停留在文本上,还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建构起自身的价值体系,这才是此类文本对学生价值引导的最终目标。比如,在解读《少年王冕》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从王冕身上所学到的品质,从而自觉形成勤学苦练的精神和孝敬父母的品质。在解读《负荆请罪》时,结合学生自身经历,懂得知错就改、顾全大局。此外,我们就要借助体现民族精神的文本,如《虎门销烟》《郑成功》等课文,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体会文本中人物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从而增强整个民族的凝聚力。
  (作者单位:盐城市迎宾路小学)
其他文献
一、 与课题对话,形成阅读期待  如果我们在上课伊始就吸引学生,让他们充满对话的欲望,充满兴趣地对话,他们就会主动地投入、主動地探究,必将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中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直接就课题激趣。教师可以就课题进行提问,让学生质疑,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这样,学生对课文形成了阅读期待,必将潜心会文,其对话的欲望会越来越高。这时,教师再适当引导,对话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深入。  2.
期刊
危桥是指在桥梁使用过程中,出现因桥梁结构损坏不能满足安全通车要求的情况,对危桥实施加固维修是确保桥梁安全的主要技术手段.本文阐述了道桥工程中的危桥加固施工维修要求,
科技已经是这个时代创新精神的代名词,它以独特而巨大的力量推动着中国的现代化步伐.奋斗在大地测量方面的科技工作者张全德教授则选择了以天为盖地为铺的生活,踏遍了祖国的
本文在重庆枢纽《城市区岩石路堑与浅埋隧道安全控爆技术》课题组的大量监测数据和现场建(构)筑物的安全验证基础上,总结了城区大规模土建施工中爆破开挖对城区建筑物和建筑
聚焦品牌创新、预测国际潮流、力推可持续发展、扶持新兴品牌……9月26~27日,上海国际贴身时尚原辅料展于上海展览中心隆重举办,来自15个国家及地区的150家展商汇聚一堂,呈现出了当下贴身服饰领域的创新产品和前瞻性潮流趋势。其中,新展商占35%,53%的展商可提供环保或可持续产品、工艺等解决方案,观众数量更是再创新高,获得了两位数的增长。  流行趋势、时装秀:带来超前灵感触动  “通过旅游中的观察体
期刊
目的观察30天-6°头低位卧床(head-down bed rest,HDBR)对男性志愿者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数量的影响。方法对21名健康男性志愿者按照5个不同的时间点分组:对照组———卧床前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的7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结果:7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共发现8个病灶.CT
凡事皆为周期,白马股也难以逃脱.在本刊27期封面文章中我们提到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计算,3年时间,白马蓝筹与中小盘股票的周期轮动即将来临.同时,从大量资金扎堆白马股的情况
期刊
2017年, 浙江省政府决定在11个市各选择1个县(市、区),开展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建设试点工作,进一步推进“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常态化、长效化,逐步实现“制度强、服务强”“
期刊
在高铁桥梁施工管理中应用BIM系统,有助于解决传统施工中出现的工期安排不合理、工艺交底不直观、图纸设计不科学、现场管理质量差等问题.本文基于高铁桥梁施工过程中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