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教材迎来新版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ng1990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华社消息称今年9月份,中国新一批入学的中小学生将迎来新版“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这是白话文兴起后,中国语文教材的第七次“大换血”。
  新版“部编本”教材编写从2012年3月启动,历时四年,于2016年获批准投入使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去年新教材在一年级和七年级中发行并投入使用,新教材在一年级投入使用范围达50%,七年级约60%。从今年起,“部编本”教材将成为统编教材。
  本次“部编本”教材最引人关注的变化之一是古诗文篇目的大幅增加。小学一年级课本首次加入了古诗,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有古诗文132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与原有人教版教材比,增幅达80%左右。初中6册选用古诗文的分量也增加了。
  (摘编自“新华社”)
  【网友在线】
  1.增加一些古典诗歌名篇还是好的,古文的文学性比许多现代的文章更浓。中小学期间多吟诵,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的了解,明白中国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自豪感。
  2.文言文比例增長可能会将增加小学生背诵课文的压力。低年级学生难以理解古文的含义,要求背诵为主的学习方式能否学习到古文的真正精华值得深思。
  我有话说:
其他文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杜维明教授说过:“有些事情你不做,有的是人做。有些事情你不做便没有人做,做了也不见得有效果,不见得被人称道,但你做和不做,就是不一样。”  王元化先生说:“一个人太热闹了,这个人就完了。”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在《侏儒警语》里写道:“为了使人生幸福,必须热爱日常琐事。问题是,为使人生幸福,热爱琐事之人又必须为琐事所哭。”  读了上面三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
期刊
青春这花,如王阳明先生所言:“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我们,对青春寻寻觅觅,千百度后,一无所依。真正偷走青春的,不是岁月,而是我们的虚度。站在终点看起点,细数一生的悲欢离合,蓦然悟到:最初的,才是最美的。可那又怎样?不如趁现在,珍惜与青春的每一次邂逅,让心稍安些罢!  青春恋歌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青春,在我千百度于你的
期刊
【事件概述】  据报道,近日青岛的旧衣物回收箱越来越多,箱子上往往写着“公益”“慈善”“爱心”等字样。当地记者跟拍了李沧区的旧衣物回收过程,没想到说好了给贫困山区捐助的衣物,途经沂水县高桥河南村进行处理后,竟出口非洲,商家因此牟取暴利。  无独有偶,很多城市的社区里都有一些这样的旧衣物回收箱,上面同样也写着“公益”“爱心”等字样,但它们背后或许藏着你不知道的秘密!  多维解读  1.人们的“爱心捐
期刊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因为梦在远方,路在脚下。  ——题记  梦想是一股清泉,没有它,生命便只剩干涸的河床;梦想是一双船桨,没有它,命运只能任风摆布;梦想是一支画笔,没有它,思想只会苍白无力。因为有了梦想,生命才有了意义。  曾经问,山的那边是什么?有人说是海,是变幻莫测的海。那蔚蓝色的海水,充满了力量,总会掀起千层波浪,向岸边翻滚,咆哮,撞在黝黑的岩石上,碎散成白色的泡沫,发出惊天动地
期刊
在城市的边缘,有一个热闹的村子。村子没什么突出特点,与其他村子相差无几:唯一的差别,大概就是村口的小塔了吧。  与村子的热闹不同.平日里的小塔很安静,只会有几声低沉咳嗽。  塔里住着一位已经八十岁的老人,没有妻子,没有孩子,他是最后一位守塔人。村里的孩子都叫他“塔爷爷”。老人姓吴,家里世世代代都守着这座塔.塔后就是村子。  晌午与午夜的十二点.塔上的大钟都会准时响起.一分不差。  总有人来到小塔和
期刊
【技法指导】  高考作文在“发展等级”里提出了“见解新颖”的要求,就是要我们在写作时“见他人之所未见,道他人之所未道”,不能人云亦云,老曲常弹。因此,我们要联系生活现实和个人经历、感触,在寻常里发现新奇,挖掘新意,以给人耳目一新、心灵震颤的感觉,也给读者提供更有价值的、具有思辨快感的观点。只有见解新颖的作文,才能让阅卷老师放缓节奏,用心品读,不吝高分。  那么,怎样才能在写作过程中实现“见解新颖”
期刊
构思,又称“布局”,是在作者想象中形成的、贯穿着一定思想的关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总观念。古人云:文章全在布局。文章体式繁多,佳作胜在不拘一格。但是一篇文章落笔时若布局未定,任随思绪游走,则容易主次不分,详略不当。因此,每作一文,理应确定一种思路,然后以此为线而作。  具体来说,怎样构思出一篇精巧的文章呢?  【技法指导】  一、多维度联想,产生可供构思的丰富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精巧的构
期刊
【技法指导】  高考作文在“写作能力”里提出了“材料新颖”的要求。  所谓材料,指的是经过作者选择和提炼加工,用在文章中用来表现主题的人物、事件和事理。古今中外的动人故事、启发思想的人物、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事件、那些有光有热的名人名言,甚至自然界的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虫鱼、风云雨雪雾霭,都可以作为作文材料来使用。新颖的材料,就是指能够更好地反映时代精神,凸显主题,给人以新鲜感,引人注目的材料。  材
期刊
个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文章的个性.指的是文章在语言、见解、材料和构思等方面的独特性。刘勰《文心雕龙》中《体性》篇谈到文章“因内而符外”,是作者内在的外化,又因为“各师成心”,所以文章风格“其异如面”。那么,如何让文章具有个性色彩呢?  【技法指导】  一、我手写我心,主旨要推陈出新。  文章的个性.主要体现在文中作者流露出的独特情思。首先.针对所谈论的
期刊
【事件概述】  近年,游学市场以每年30%的速度扩张,有留学机构人士算了一笔账:仅按人均消费3万元来计算,中国赴海外游学的市场总规模大概能达到上百亿,尤其在暑期,中国学生赴美游学更掀热潮。近期发生的一些留学生遇难事件,也阻挡不住中国游学生涌向海外游学的脚步。  出国游学宣传诱人、报价昂贵,却有“华而不实”之嫌。一些中介机构利用旅行社、商会、学校等招来“生源”,卖给大型教育培训机构,以赚取10%左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