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虚写法,写出你的感触

来源 :作文评点报·小学五、六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lan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回放】
  在《手指》中,作者以平平常常的手指为题,写了一篇饶有趣味的文章。我们身边也有许多普通的事物值得写,选择一个让你有所感触的事物写一写,要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和你从中得到的感悟。
  【写作指导】
  选材构思
  本次习作要求我们选择身边的普通事物来写,而且这个事物是你最有感触的。我们可以先从跟手指主题比较贴近的五官中来找,耳朵、眼睛、鼻子、嘴、眉毛,这些都有什么用处,或者有哪些不好的地方。我们可以仿照《手指》这篇文章,在用拟人手法实写五官作用的同时,虚写其中蕴含的道理。
  我们还可以把选材的范围放大,寻找周边一些其他事物来写。那我们最有感触的事物还有什么呢?想一想我们周边的一些自然事物,如小草、山川、河流等,还有一些自然现象,如雨、雪、彩虹等。生活中的事物就更多了,如镜子、手机、电脑、苹果、榴莲、西红柿……
  周边的事物有很多,关键是我们还要抓住这个事物的特点,比如它的功能、优点或缺点等,能让你联想到某种行为、某种思想,甚至生活中的某一类人,给人以启迪。这其实就是一种实体虚写的方法。表面上,选材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但是文章要结合这个事物的特点表达的是一种虚写的道理。
  习作技巧
  1.可以通过多种感官的体验,有顺序地对事物进行描写。
  2.在描写事物时,可以采用“观察+拟人(比喻)”的方法寫出事物的特色来。
  3.结合事物的特点引发相似联想,结合生活实际写出有深度的感触。
  4.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来进行阐述。
  内容修饰
  习作中要巧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事物描写得更加生动、形象。
其他文献
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草是一种非常神奇的东西。它不仅在有土壤的地方能生长,甚至在无土的屋顶也能生长。它并不像大树那样傲然屹立,更不似鲜花那样芬芳扑鼻,而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然而,我却喜爱这样的小生命!  小草遍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它一点都不娇气,从不需要人们去侍弄。有时,我们会看到在平坦的小路上被车轮碾压过的小草长得更绿了,它挺直腰板,无怨无悔地展示着翠绿的色彩,让我们一看就有着无比舒适的感觉。  
期刊
我的徐老师,大家都说您像园丁,可我觉得您更像我的父母、朋友。您对我的关怀是那么真切,那么无微不至。至今我脑海里仍时常浮现出那件您令我备受感动的事。   记得那是新学期刚开始的一天,全班同学在教室里写作业。教音乐的黄老师和陈老师快速走进了我们班,大声说:“我们来你们班级选两个男生去参加鼓号队。”   黄老师环视一周,一眼就看中了王宗庭同学,因为他长得人高马大,特别有精气神儿。我很是羡慕,心想:要是我
期刊
【导语】   了解相声的同学都知道在相声中有“包袱”一说。相聲演员在观众不知不觉中把“包袱皮儿”打开,把笑料一件一件装在里面,待时机成熟,突然把“包袱”打开,抖出笑料。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把“包袱”嫁接到文中,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设置悬念,最后妙解“包袱”。那么该如何在文中设置“包袱”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指点迷津】   问:什么是文章中的“包袱”呢?   答:文章中的“包袱”,就是文章中
期刊
定胜糕是南方的一种传统风味小吃,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种糕点。   在我的老家湖州南浔,定胜糕并不多见。固定的只有老街的一家老店才有,在景区的几位老大娘的早餐摊上,偶尔也会出现定胜糕的身影。可那老店的定胜糕最为好吃,师傅的手艺那叫一个正宗,好不美味。我想那独家秘方是别人怎么学也学不来的。   定胜糕其实有很多种形状,可我独爱老店的梅花状糕。它的外表呈粉红色,由五朵“花瓣”组成,像极了一朵盛开的梅花。之所
期刊
前几天,“孙悟空”来我家了。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请听我讲……   那天上午,爸爸妈妈出差去了。可是我病了,正迷迷糊糊地躺在床上。突然,“孙悟空”来到了我家。他一进门,见地面很脏,二话没说拿起扫帚就开始打扫起来。然后他又照顾我吃药、喝水。他一直不出声,我莫名其妙地问他是谁,他就在纸上写道:“无需多问,我乃齐天大圣。”晚上,妈妈出差回来了,我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起初,妈妈不信,以为我在编故事,但
期刊
走在回家路上的外婆,样子有点奇怪。她每走一步,就发出“嘎啦嘎啦”“嘎啦嘎啦”的声音。   我仔细一看,她腰间好像绑着一根绳子,拖着地上的什么东西一路走来。   “我回来啦。”   外婆还是弄出“嘎啦嘎啦”的声音,若无其事地招呼我一声,走进大门。我跟在后面进门,外婆正解下她腰上的绳子。   “阿嬷,那是什么?”   “磁铁。”   外婆看着繩子说。绳子一端绑着一块磁铁,上面粘着钉子和废铁。   “光
期刊
【定制要求二】  1.记过年时的一件生活小事。  2.要有一定的语言描写。  3.引用一两句俗语。  往年过春节时,我发现不少人家门上的“福”字都是倒着贴。今年贴“福”字,我“当家做主”,把鲜红的“福”字大大方方地正着贴在我家的门上!  除夕那天,爸爸贴春联,我当助手,妈妈包饺子。刚贴完春联,妈妈就提醒我们:“别忘了,‘福’字倒着贴!”我问:“好好的‘福’字,干嗎要倒着贴?”这时,奶奶走进来了,说
期刊
在乌镇这样的江南小镇,一天的光景只有一条街的长度,东栅财神湾的高杆船用竹梢头挑开了秋后旭日,西栅市河尽头的白莲塔把晚霞镇在运河的柔波里。外来的游客都以为这是乌镇最佳的打开方式,殊不知南栅将乌镇的“老底子”默默地保留,一股市井气,百般生活味都浸透了老街旧弄。  看花开花落,观云卷云舒,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难道不是过着快生活的都市人的期许吗?有人说,“慢生活”其实就是回归内心的欲望。有人愿择一隅,度闲
期刊
有一天,胳膊先生为五官写了个传记,他是这样写的——  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可是除了睡觉以外,眼睛都在不停地工作着,勤勤恳恳。最倒霉的要数冬天的时候,其他四个器官,都可以被围巾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只有眼睛露在外面受冻,但他毫无怨言。  常和眼睛合作的是眉毛。雨天时,他为眼睛挡雨;风吹来沙子时,他又将沙子挡住,防止其进入眼睛里。可是眉毛却被主人认为是摆设,从来不受重视。  鼻子位于眼睛
期刊
【定制要求三】  1.介绍某一地区的过年习俗。  2.要有一定的场面描写。  3.需展现相应的饮食文化。  对中国老百姓来说,春节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节日。到了那天,人们吃团圆饭,互相拜年,无不热闹!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老家大年初四的“灶神落天”。  到了初四那天,人们把大街小巷打扫得干干净净,准备迎接灶神。不一会儿,整条街变得干净了,并都掛满了彩旗。到了正午,鞭炮响起,人们纷纷走上街头,就连枝头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