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海底沉没物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法理分析及思考

来源 :学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0001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捞海底沉没物从行为方式上分析,在刑法规范的技术运用上具有无法克服的障碍。从法理角度分析,一种行为构成犯罪,往往具有二次性违法的特征。在行为能够通过民法或其他法规制约的时候。不应直接运用刑法作跳跃式的分析认定。
其他文献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社会进程中划时代意义的革命,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起点,对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从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来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的
38个目击者的冷漠,成就了美国最有名的社会事件之一。心理学家拉塔尼和达利从此案得到启发,经过试验发展出一套心理学理论—旁观者效应,即危机现场中人数愈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反而愈小  看见他人身陷险境该不该出手相救,不仅在中国引发莫大的争议,在大洋彼岸也同样如此。55年前的纽约,就爆发了一场轰动一时的残酷命案。这桩拷问美国人性的见死不救案的真相至今让人仍在追问。  “救命!救命!救救我!”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