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反力与胫骨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来源 :体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zxp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从六个短跑运动员所测试的数据中,研究比较了地面反力与胫骨加速度参数之间的关系。其中数据采集来自三维加速度计和三维测力台。经研究发现,胫骨轴向加速度在低峰值处出现,其峰值出现的时间明显不同于地反力第一个峰值出现的时间,地反力峰值与胫骨轴向加速度峰值只有中度相关。但是用地面垂直
其他文献
<正> 1 材料和方法 1.1 北京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年龄18.5±0.3岁(16~22岁),身高164.8±1.7厘米054~176厘米),体重62.6±2.1公斤(50~74公斤),训练年限3.39±0.6年(2~8年)。 1.2 细细胞中SOD活力的测定参照的是Elstner及Yoshihiko Oyanagui报道的亚硝酸盐形成抑制法。红细胞中GSH—Px活力的测定采用的是夏奕明、朱莲珍报道的DTNB直接法。测定结果的红细胞在37℃反应5分钟,扣除非酶反应后使GSH浓度降低1.0微
本文从体育哲学的角度对体育中的“人天关系”和“身心关系”两对范畴作了历史和现状的理论分析。在人天关系中,包含着人与神、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规律三个具有逻辑联系的方面,这三方面与体育发展都有密切的联系。在身心关系中,文章从身心的各自存在形态、地位和相互作用方面进行了分析说明,并且着重从体育对精神的积极作用方面进行了论述。
在运动训练中,教练员常向运动员发出各种各样的运动强度的指令,对待这些强度指令,运动员是如何执行的?其反馈结果又如何?值得我们从理论上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本文旨在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手法,通过观察和分析在不同的语言强度指令下地面支撑反作用力(GRF),跳跃高度(H)以及表面肌电图的积分(IEMG)等变化,对受试者在接受了口头相对强度指令后,完成运动强度指令时所产生的误差和腿部肌肉本体感觉器的反馈状况(FIELDBACK)进行分析,并运用肌肉调节过程中反馈机制的原理,探讨纵跳时肌肉运动调节能力(
本文选用中国27个少数民族18岁男女青年的身高、坐高、胸围、肩宽、骨盆宽等五项指标,在给出坐高身高指数、胸围身高指数、骨盆肩宽指数等14个体型指数后,经综合分析研究初步得出了这些少数民族的各自的体型特征,整体匀称水平、体型归类分型。同时还揭示了体型特征的性别差异、不同体型特征与其相应的形态发育指标的密切关系等一些规律特点。
本研究用两部高速摄影机及两台瑞士产KISTLER测力台对我国10名优秀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动作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①左脚着地后的突停制动与蹬伸动作对提高投掷效果有良好效应;②左腿强有力的支撑与快速蹬伸与投掷效果高度相关;③左臂、左肩及躯干的转动式鞭打动作与力效应特点,以及力梯度、垂直冲量、平面力矢分析进一步表明了左侧支撑用力技术与提高投掷效果的关系;④为用术语方便起见,可将左侧支撑用力技术简称为左侧撑蹬。
<正> 天津体院、深圳体育管理学院筹委会、学校体育杂志社和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于1990年7月28日至31日在天津体院举行中青年体育理论工作者学术研讨会,50多位同志出席了会议。现将讨论会上的有关论点摘编如下。一、关于体育与社会发展方面的论点
本文第一部分,采用小样本的实验性研究,对体质研究中六个项目可靠性和客观性检验,提出以“客观信度系数”作为综合指标来替代传统上的可靠性和客观性两个指标的检验,其效果更佳。第二部分以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成套测验的信度的检验作了理论上的介绍和小样本的实验,得出这种方法是成套测验效度和信度检验的最理想方法的结论。
本文以[~3H]地塞米松(Dex)为配体,用放射配体结合测定法研究了80天游泳应激(1次/天,40~50分/次)后大鼠肝、脑胞液和胸腺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游泳组大鼠肝胞液,胸腺细胞的[~3H]Dex特异结合量减少,表现上的平衡解离常数Kd不变,脑胞液GR变化不明显。实验结果提示,慢性应激可导致GR减少。对这些变化的可能的机制和生理意义作了讨论。
<正> 所谓过度训练(overtraining),是指运动员接受过量训练,经过适当的恢复期仍不能维持其正常的运动水平。运动成绩下降是诊断过度训练的必需条件。那些训练态度积极、没有经验、自我训练、停训一段时间后又积极参加训练的运动员、更易出现过度训练。 1 过度训练的表现过度训练的表现很多,依照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差别、运动项目的不同以及其它因素而表现不同(表1)。 2 过度训练的诊断过度训练的原因因人而异。目前还不能靠一项诊断试验就可诊断过度训练。需要综合的指标,观察它们在恢复期后能否恢复到基础
国内外对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研究工作非常重视,新指标的开发与多指标的综合评价尤为令人关注本文从游泳项目入手,确定了74项测试指标(包括形态、机能、素质、心理、发育等),对四川省500余名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进行了连续三年的跟踪测试(1988—1990年).应用相关分析与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计算出影响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各测试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各测试指标与游泳竞技能力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并以此为根据建立起青少年游泳运动员选材综合评价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