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小学生捐款,您认为合适吗?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ameimaru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培养小学生同情弱者、无私奉献的善良品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何培养却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如果方法不当,恐怕会适得其反。比如,学校组织小学生向灾区、贫困群体捐款,出发点无疑是好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但在感人的乐曲中却总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让家长颇为不爽。比如有的老师规定捐款的最低限额,甚至提示学生要捐“红颜色的钱”(指100元钞票),有的学校对捐款较多的学生进行公示奖励,有的老师体罚捐款少的学生,学生之间相互攀比,等等。
  学校组织小学生捐款,究竟合适不合适?家长是否应该支持?支持的力度多大才适宜?说到底,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慈善意识?带着这些敏感的问题,本刊展开调查采访。
  爱心绑架要不得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家长对学校组织小学生捐款颇有微词,有的甚至斥之为“爱心绑架”。
  郑州家长孔先生苦笑着说:“我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每年都捐款好几次,赈灾义捐、希望工程献爱心、与贫困地区小学生手拉手,等等,名目繁多,冠冕堂皇。开始,我大力支持儿子,给他10元、20元,甚至50元,培养孩子的爱心嘛,应该的。但后来我感觉这是一个无底洞,而且对儿子的品质影响不大。毕竟孩子年龄还小,不理解慈善的意义,只知道听老师话。也就是说,捐款的其实是家长,孩子不过是快递员。既然这样,学校组织小学生捐款又有什么必要?我在单位也参加慈善活动,有必要通过儿子再来一次吗?双倍捐款,对我这样的工薪族来说也是一种负担。”
  上海家长李女士对学校组织小学生捐款持不屑态度。她对记者说:“说是爱心捐款,其实是爱心绑架!该捐款了,老师会群发短信通知,有时直言‘必须参加’,甚至规定不得少于5元。请问这是自愿捐款还是强制集资?小学生哪来的收入?还不是向家长要?我很生气,有一次没给孩子钱,结果孩子被班主任批评,说孩子没爱心。我打电话与班主任沟通,阐述我对慈善的理解,对方根本不听,反复说哪名学生捐了多少钱,哪名学生捐了一次嫌不够又捐了一次,极力向我描绘大家踊跃献爱心的动人场景。那腔调,跟卖保险的没啥区别。希望贵刊倾听家长们的心声,呼吁有关部门叫停学校组织小学生捐款!”
  武汉家长麦先生认为:“小学生是绝对的消费者,让小学生捐款实质是让家长捐款。众所周知,小学生的零花钱都是父母的血汗钱,一般来说,家长在给子女钱时都会指定相应的用途,即使是零花钱的节余。但当学校和老师发动捐款时,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学生本人以及家长几乎没有选择的权利,他们必须捐。这种带有强制与摊派性质的捐款必然加重家长的经济负担。而且,小学生年龄小,往往是听从老师的安排而捐款,并非出于对捐款意义的深刻理解以及自己产生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由于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缺失,这样的捐款活动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实际并不大。”
  重庆家长陈大爷语重心长地对记者说:“向没有收入的小孩子募捐,跟向乞丐募捐有什么两样?学校这样做就算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心,方法也不对头。上学期,我孙子的学校组织捐款,我说要捐就捐你自己的零花钱,这样才能表达你的爱心。孙子听话,恭恭敬敬地从存钱罐里取出3角钱,捐给老师。您猜怎么着?惹恼老师哩!把我孙子批评得抬不起头,当天还布置全班学生写作文,题目是《不道德的捐款》。我孙子回家哭得要死要活,说啥也不上学了。我气得心脏病都犯了,要不是儿媳拦着,我非找班主任论理不可,教教她什么才是爱心,什么才是道德!”
  放学路上,佩戴着少先队中队长袖标的五年级学生小刚告诉记者,每次班主任要求全班同学捐款时,都要把班干部叫到教室外面,嘱咐他们要带头捐,而且所捐数额要比别的同学大。“老师说我们是干部,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样我们班捐的钱就不会输给别的班了。”小刚皱眉抱怨,“下学期我不打算当中队长了,我爸妈没钱,还是让‘富二代’当班干部吧!”记者深切地感到,爱心捐款不仅没有培养出小刚的爱心,反倒给他造成了压力。
  接受记者采访时,洛阳家长杜女士说:“我儿子上幼儿园时就被要求捐款。当时他不认识钱,不知道捐多少,老师就说,捐一张红颜色的钱就可以。儿子回家就翻我的钱包,找红颜色的钱,没找到就大哭起来,直到我给他一张100元钞票,他才破涕为笑,欢欢喜喜地拿去交差。现在我儿子上小学四年级,捐款无数次,每次老师都说捐得越多越好,如果捐得少了老师就会给脸色看。我感觉,老师在乎的只是捐了多少,而不是学生的慈善意识增强了多少。如此爱心捐款,我看是弊大于利,有必要像治理乱收费、非法集资那样予以取缔。”
  长沙家长赵先生愤愤不平地说:“去年,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回家对我说学校让捐款,不得少于50元。我很反感,拒绝了他,结果他偷了我200元拿去捐了。我发现后打了他一顿,他就打电话搬来他爷爷替他讨公道。我说,偷钱就该挨打,否则以后要坐牢。儿子说献爱心无罪,凭啥要家暴?爷爷心疼孙子,对我说,偷钱献爱心,大概也算是义贼吧?劫富济贫嘛!我气坏了,这都哪儿跟哪儿啊?我儿子变成家贼,还不是学校逼的?所以,针对小学生的所谓爱心捐款,早就应该取缔了!”
  本刊认为,学校组织小学生捐款献爱心,从表面上看无可厚非,但小学生捐款,有几个是从自己的零花钱里省的?这些钱不是孩子自己挣来的,而是家长给的。如此一来,孩子的助人为乐行为就仅仅流于形式了。助人为乐是好事,切不可扭曲孩子的心灵,变成一种攀比和炫耀,有的老师将学生捐款的多少作为衡量孩子爱心的标准,捐得越多得到的表扬也就越多,这种做法显然不可取。
  慈善背后的攀比
  采访时,记者向家长们提出一个预先设计好的问题:“您认为小学生捐款多少才算表达爱心?”一时难住了很多家长。事实上,这正是一直以来令家长们纠结的问题。
  开封家长田女士接受采访时说:“捐多少要看孩子的年龄和行情。我女儿上小学一年级时,每次捐1元、2元就行,老师有要求的就捐5元。现在我女儿上小学六年级,每次捐款不少于50元。行情就不好说了,只知道这次不能比上次少。每次要捐款的时候,家长们就在微信朋友圈里议论,参照老师的要求商量一个数额,大家都一样,免得谁捐得多觉得吃亏,谁捐得少觉得没面子。有时候,老师也参与讨论,说一个最低数额,再委婉地表示最好别比别的班少,不然自己不好跟校长交代。有家长背地里说,这样的爱心捐款真像摊派。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孩子上小学不用交学费了,可捐款也不比学费少啊!我不同意这种说法。组织小学捐款,目的是培养孩子的爱心和慈善意识,受益者还是孩子,家长不该抱怨。不过我对班主任之间的攀比的确有点看不惯,为了你们的面子,让家长掏腰包,这合适吗?”
其他文献
前不久,网上出现了很多关于校园暴力的帖子,引起了广泛关注。而其中一位母亲一句“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宣告令我感触颇深,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双胞胎儿子文嘉、文浩上中学时也曾遭遇校园暴力。后来,他们双双考取了心仪的大学,今年春节放寒假归来,再谈起关于校园暴力的事,他们竟然显得无比淡定,说青春期孩子太幼稚了。我不禁莞尔:小样儿,当初不是多亏了家校配合默契,你们才顺利度过了“兵荒马乱”的青春期吗?  为
我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家里并不富裕,吃的用的都很简朴。儿时的我,却从未因家贫而感到自卑,反倒觉得快乐无比。我父亲不善言辞,但踏实能干;母亲开朗乐观,勤俭持家。在我心中,父亲无论有多忙多辛苦,总会抽时间带着我出去玩,去寻找快乐。父亲用行动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回到家里,母亲就会准备好丰盛的饭菜,说到丰盛也绝不是什么美味佳肴,而是母亲用最普通的食材,变着花样让我们吃得开心。我最盼望的是过春节,因为
张涛自述  我叫张涛,在农村长大,从小父母忙于照顾蔬菜大棚,很少对我进行管教,大多数时间都是我和奶奶一起生活。整个家族就我一个男孩,父亲对我期望很高,希望我能成才为家庭争光。母亲对我宠爱有加,父亲则对我管教严格。奶奶性格内向,很少上街串门。所以,小时候我基本上都是自己在家里玩,和周围人接触较少。  我从小是个乖孩子,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但上初中后,学习成绩明显不如以前。考高中时因比录取分数线低2分,
前不久,某儿童医院肿瘤外科王主任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微信:一个宝宝肚子鼓得像篮球,家长最初以为是喂养得好,没想到孩子被确诊为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据了解,近年来儿童肿瘤患者逐年上升,该院一年接诊150多个肿瘤患儿,平均每三天就新增一例,其中不少都是因为家长没有及时带孩子就医,导致孩子错过了最佳治疗期。  据统计,在患有肿瘤的儿童中,以脑肿瘤最多,其次是恶性淋巴肿瘤、神经母细胞瘤
温州小伙张玉宁是目前唯一在欧洲顶级联赛效力的中国球员。19岁之前,他完成了国少、国青、国奥、国足四级跳。国足主教练里皮十分欣赏张玉宁,称他是“中国仅有的知道在无球状态下该怎么做的球员”。张玉宁脱颖而出的最大功臣就是他的球迷父亲张全成。为了把极具足球天赋的儿子培养成才,张全成放弃了红火的生意。他说,儿子就是他对足球的一笔投资。对于这笔投资,他有着明确的规划和时间表。如今,儿子的每一步都按照他的设想在
厌学的苗头  小莎是上海市普陀区某中学实验班的高二女生。她聪明伶俐,各科成绩平均,虽然是班里的中等生,但老师们对她都寄予了希望,认为只要她把心思都用在学习上,成绩一定会有突破性上升。言下之意是小莎学习不够用功。小莎的爸爸佟先生持同样看法,但对女儿无计可施,所以找到我咨询。  佟先生告诉我,小莎从小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上高中前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考进现在就读的这所重点中学后,因为竞争激烈,考试
宝宝新陈代谢快,指甲长得也快,所以父母要格外注意护理宝宝的指甲。因为指甲长长了,一是容易藏进去脏东西,比如灰尘、污垢等,有些宝宝爱吃手,这样就容易将脏东西带到嘴里,从而影响健康,导致生病;二是孩子的指甲软,碰到硬物容易开裂,导致指甲发炎。因此,为孩子的健康着想,家长要经常帮孩子护理指甲。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选择专用的指甲剪  給孩子护理指甲,要选择孩子专用的指甲剪。因为给孩子剪指甲
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都很强,你越教育他他越不服,就像一匹不讲理的狼。女儿就是这样的一个“疯丫头”,遇事易激动,情绪化得很,说起话来针锋相对。为这,我没少训她。  记得去年的一天,女儿放学回来一脸不高兴。我问她怎么了?女儿气冲冲地喊了一声“菜包子”,就跑到自己房间。“菜包子”是女儿的同桌,我估计她俩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看她气愤的样子,我想这时候和她讲道理,她肯定听不进去。  怎么办?我灵机一动,将一个
在 日本留学期间,我和日本一位电视台的编导成了同学。她告诉我,对于中国的教育她十分不解。因为日本的孩子绝对不会成为家庭中最受关注的人,他们只是家庭里的普通一员,也要和大人们一样,承担家庭责任。  长期观察中我发现,日本人教育孩子的方式简单、有效,归纳起来,有以下4个特点:  第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日本妈妈十分注重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她们不会像中国的家长,事事为孩子考虑周全,而是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
气温高、空气干燥时,孩子容易上火。为让孩子降火,家长们往往会让宝宝吃降火的冲剂或偏方。但据医生介绍,孩子不适宜随便降火,否则会适得其反。正确的做法是保持清淡饮食和足够的水分补给,以及辅以饮用一些调理脾胃的药膳。  其实,不少宝爸宝妈并不了解孩子怎样才算上火,也纳闷孩子为什么会突然上火。对此,儿科医师表示,孩子上火分两种,一种是内因所致,一种是外因所致。内因主要是孩子的肠胃处于发育阶段,吸收消化及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