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历史教学困境的成因及其对策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onghong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们的印象中,提起历史,就认为是死记硬背,与现实联系不大,是无用之学。其实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历史是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人类一代一代相传下来的宝贵知识和经验,这一切都是供我们利用的材料。历史能使人认清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向,形成乐观进取的人生观,有助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历史教学作用如此巨大,然而历史教学的现状与提高人民素质以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恰恰是背道而驰的。道德品质与爱国主义是一种思想修养,是通过不断的薰陶和培养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品质。历史是这种品质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人们不能正确认识历史的这种学科特征,产生了许多误解,因此在素质教育中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教育功能。在现实社会中人们不重视,甚至轻视历史教学,造成了目前历史教学现状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首先,历史学作为一门修身和认知社会的学科,是一种长期的、含蓄的、意识导向型的学科。其主要作用是提高人们思想境界和认识社会现实进行科学决策。但是这种道德水平和决策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较长的形成过程。不像数理化等工具学科在提高人的技能方面,能收到立杆见影的效果。因为这些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如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计算问题;简单的机械使用与维修等,容易让人看到它们的价值。“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谚语就是人们重理轻文思想的折射。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我国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选拔,招工和招公务员的考试中,绝大多数不考查被选拔者的历史知识水平。这在客观上强化了“读史无用论”。在这种情况下,终日为升学而苦读的学生当然不会为这样一个看起来无关紧要的科目而花费太多的时间;社会上的人也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去学习这种不能创造现实的利润和价值的知识。因此,历史常常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
  其次,是历史教学本身的问题。它涉及国家政策导向、史学工作者、教材编者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历史教师等诸多方面。就史学研究和史学工作者来看,许多史学研究“太细”,远离国计民生;不少史学文章和专著文句深奥难懂,只能在圈内流传,圈外无人理会,形同废纸。就教材的编写来说,当今中学历史教材比以前几版是图文并茂了,但是围绕历史教育功能选材以及中小学各级教材层次区分方面,仍然不尽如人意。如选材狭窄、人物叙述缺乏立体感、回避热点问题等等。自会考制度实行以来,历史教材的问题就更加突出了。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教材编写越来越简单,只有基本线索和事件梗概缺乏详细资料。而考试的要求却越来越高,试想学生没有充分的占有历史资料,怎能去分析历史问题,又怎能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呢?这种南辕北辙的教学与考试模式怎能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发奋进取的求知意识呢?
  最后,是学生知识结构的失衡,造成历史学习的困难。会考制度实行后初中就不再学习地理,学生对地理知识一无所知。历史本就抽象,再失去了这个人物、事件赖以存在的舞台,那么学历史就好比是下盲棋,没有几个人能搞得明白。如今学生中听不懂国际新闻,读不懂世界文学名著的大有人在。因为他们对世界的地名、人名识记不准,混淆不清,甚而不辨国别,不分时代,就是因为缺少了这个科学而便捷的工具,不死记硬背难道还有别的好方法吗?因为没有地理坐标,也就没有思维的余地,只好凭记忆来做了。本来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精减了科目,但结果却适得其反,不健全的知识结构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因此,要改变历史教学的困难处境,还需要优化学科体系,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
  我想,历史的教育作用要得到真正的发挥,首要的是在宏观的教育决策上要重视历史。假若在高考中取消历史考试,历史将更为人们所轻视。至于那种取消中学历史教学的论调,更是危险的。现在学生中不学历史的风气极盛,不懂得中国历史也不觉得耻辱,历史课上常出一些荒谬的笑话;在社会上时时处处都能见到历史盲的活剧。这些问题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深思吗?
  目前中学历史教学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做。如纠正管理者轻视历史教学的思想,改变教师的被动性,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历史教学的技能技巧,全面落实历史教育教学目标等。主要的还是端正对历史教学的态度,认识历史的作用,积极推进历史教学改革,适应时代的需要。
  当然,解决上述这些问题,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历史教师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掌握学生的认知心理,扬长避短,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得到良好的理论修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情操,将来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其他文献
学校教育德为首,当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已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而中学物理学科以其严密的科学性、深刻的人文性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何充分利用学科资源,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使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得益彰,应成为我们物理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以下是我从教多年来,在物理教学中对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看法。    1 物理学科知识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教育素材  首先,我国
期刊
从近几年的高考情况来看,电学实验每年必考。除了考察课本中的学生分组实验,更多的是设计型实验。题目源于教材,却又不同于教材中的实验。注重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使大部分学生束手无策,失分惨痛。针对此种情况,现总结如下:  设计电学实验的电路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 电路的选择  变阻器的分压与限流接法,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必须考虑分压电路:  ①题目要求电压或电流从零开始,或要
期刊
Introduction  . Liste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refers to a complex process that allows us to understand spoken language. It’s not only a skill area in language performance,but is also a critical means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纵观全书,实验几乎贯穿于每一节课。因此搞好实验教学尤为重要。化学实验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呢?我把自己几年来的实践经验浅述如下:    1 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  实验能力的提高,始于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基本操作范围很广,包括:药品的取用、仪器的使用、仪器的组装等。因此必须熟悉各种
期刊
中学生要想成为未来科技高度发达社会里一名合格的公民,无论他是一名生物学家还是一名普通百姓,都必须具备一 定的科学素质,即掌握必备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态度。下面就谈谈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特点,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  在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应把重点放在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即课堂教学上去研究,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并从教材中提炼出科学的观点、方法及其思想,在课堂教学中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小学的重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教师应教会学生阅读,在阅读的同时思考,在思考的同时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通往知识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苏氏的“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语文上的阅读,其实,学习数学同样需要,数学发展性阅读在数学学习上则更为重要。  什么是数学发展性阅读呢?它是指围绕数学问题或相关材料,以数学思维为基础和纽带,用数学
期刊
随着高考“3+”模式的实施,化学传统的教学受到冲击:授课知识时间少了,学生重视程度差了,而我们教学上的任务却丝毫没减。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以达到新课标目标的要求,并且取得高考的成功,这是每个化学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利用好课堂45分钟是很必要的,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常对学生说要会听课,在听讲中紧跟老师的思路,抓住重点,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课,带着问题听课,
期刊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成熟与普及,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给化学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应用多媒体课件在化学教学中的经验,谈谈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优势及如何更好的使用多媒体,在什么情况下多用,在什么情况下少用。    1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解释抽象知识教学上的使用。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有部分抽象的理论知识(如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电子云概念,物质的溶解过程,化学平衡等),教师感到难
期刊
生物比较法教学,是指按照事物对立统一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将复杂多样的生命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鉴别和综合比较的教学方法。比较法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也是生物教学的重要方法,是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    1 生物比较法教学的作用  比较法教学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1.1 可使学生在已知概念的基础上,迅速而准确地由此及彼,去认识未知概念,获得新的
期刊
每节课都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能否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本文对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难点的形成作了分析,并结合教学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化解难点的教学策略。    1 教学难点的形成  1.1 认知过程不协调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难点来源于认知冲突。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即同化、顺应和平衡。在学习新的生物学知识过程中,学生需要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觉理解和思考方式中,使之融会贯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