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借助极化偏振分析方法,针对一组现场爆破实验,分析了水平光面爆破激发地震波的成分构成及特性,比较了不同波的衰减特征及各自对爆破振动的影响,并探讨了水平光面爆破的内在力
【机 构】
: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水工岩石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9190),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2017ACA1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助极化偏振分析方法,针对一组现场爆破实验,分析了水平光面爆破激发地震波的成分构成及特性,比较了不同波的衰减特征及各自对爆破振动的影响,并探讨了水平光面爆破的内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爆破振动中不同波的相对量值及主导波的类型均会随测点位置的改变而变化,爆源特性和沿传播路径的不同衰减共同决定波的成分构成及演化,各测点的优势振动方向也与波的成分构成密切相关。对于水平光面爆破,在光爆孔平面上,P波的影响可忽略,S波主要在竖直向振动,R波对水平及竖直向的振动均有贡献,其中水平向的振动主要由R波引起,而S波的竖直向振
其他文献
时隔14年时光,我依然记得1996年联想圣诞音乐会上柳传志的开幕致辞。
根据资料分析认为,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快速扩张与高中教育发展较缓及人口等因素,导致高校生源急剧减少,地方一般本科院校面临着生源的潜在危机。进一步分析了生源危机的原因,提
基于砂粒的不可压缩性假设,利用球形空腔动态收缩模型和广义Mises强度准则推导了干砂的孔隙压密演化方程;根据Hugoniot冲击突跃条件和Grüneisen系数,推导了干砂考虑孔隙
为研究钚气溶胶生成规律及源项分布,提出了一种密封环境下的金属气溶胶源项实验方法,利用爆炸容器及气溶胶采样器等实验设备,开展了钚替代材料银的气溶胶源项生成实验,分析了
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四川汶川,一场灾难破地而出——8级大地震,伤亡之惨烈,震惊世界,令人余悸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