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梵音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850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唯一与海相邻的普陀山,位于浙江舟山的群岛之间,与著名的沈家门海港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国”、“世间第一清净地”的美称。此次远涉普陀,只为在酷热的盛夏领略一些清爽的海风和绵绵禅音。这次出行,我做了很大的改变,独自一人轻装简行,连相机都只带了一台便携的DC。虽减少了结伴出游的热闹和兴致,但得到更多的是一个人面对自然、面对宗教的自省和思考,而且一个人的旅行更有一种说不出的神秘与兴奋。



  從杭州乘城际大巴到舟山,这一路高速通达,沿途景色怡人,特别过宁波进舟山之后,多座跨海大桥互相贯通,十分便捷。去往舟山的大巴一般停留两个港口,一个是朱家尖,另一个叫沈家门。朱家尖除了海岸风光以外,这里的沙滩最为著名,被国际沙雕组织WSSA确认为世界上沙质和风景最好的沙滩之一,甚至超过了避暑胜地——夏威夷群岛,因此国际沙雕节选址于此,舟山机场也建于朱家尖。



  不过我到达的地点不是朱家尖,而是另一个著名的渔港——沈家门。素有“渔都”之称的沈家门是我国最大的渔港和海水产品集散地,它与秘鲁的卡亚俄港、挪威的卑尔根港并称为世界三大渔港。


普陀山法雨寺前,一名僧侣正赶去早课。

  从大巴车上跳下来,我舒展着筋骨,深深地呼吸着咸湿的空气,困倦之意顿无,精神为之一振。这时正是午后阳光最惬意的时候,漫无目的地游走,一人一包,一首恰如其分的《海角七号》陪伴,我被阳光和大海的味道指引,在阡陌小巷中辗转反复,直到拐过一个不知名的路口,整片海突夹着海风向我扑面而来,入眼的是我从没见过如此众多的渔船和巨轮。这感觉就像是婉转千回的丝竹之音,突然变得高亢激昂,人也跟着挺拔起来。



  沿着海港,一侧是数不尽的宾馆饭店,另一侧是整齐列队的渔船小艇,整个港口洁净有序。有些生意便在岸边展开了,很多当地人熟极了似地登船上艇,挑选着最鲜美的海产品。也有渔民在岸边铺陈开鱼虾蟹贝,待价而沽。这条沿海马路的临近终点,有几十家装饰统一的海鲜大排档,橘红的外墙,窗明几净,海鲜、蔬菜就摆在店口招揽生意,听说每夜这里都家家爆满,不仅外地游客要来一贪口腹之欲,本地人也把这里当成邀朋聚友欢饮的场所。这条滨海马路的尽头,是沈家门港口,去往普陀山便应由此乘船。当天已晚,我在附近睡下,打算明天一早过海进山。
  第二天依然是个好天气,早早就被渔港边的买卖吵醒,收拾一下行装,踏着晨晖出发了。将近20分钟的快艇,把我送到了海港的另一端。从踏上普陀岛的那一刻起,我的心境马上变得沉静起来。穿过前西泠印社社长沙孟海所题的“普陀圣境”的进山门,我拍下了普陀之行的第一张照片,接着便不可收拾,岛上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似乎都带有灵气,让人不自觉地停步凝视,并产生格致之心。


水中佛像的倒影,被鲤鱼惊起一池涟漪。

  离进山门不远,就是有名的短姑道头景点,它位于慈云禅院的临海一隅。相传姑嫂二人渡莲花洋来普陀朝山,下船时小姑突然发现“天癸”来潮,自愧不洁,所以不敢下山朝拜。其嫂“短”(责备)其无福,留她一人独守船中。时至正午,潮水大涨,小舟与岸相隔越来越远。正在小姑饥饿难忍时,一村妇拎着饭篮走到码头,朝水中投下一些石块,踩着这些石块来到小姑船上,说是嫂子托她送饭来的。谁知等嫂子回到船上,一问其嫂却茫然不知,嫂子仔细回忆,刚才拜佛时,见观音大士衣裙湿了一片,顿悟是观世音下凡来做善事了。因嫂在此“短”其姑,所以此地便叫做“短姑道头”,观音朝水中投掷的石块演变为“短姑圣迹”的巨石。与那些腾云驾雾的宗教典故不同,描写观世音的故事往往比较平实,就如这对姑嫂的遭遇,说它是生活中真实发生的“误会”也未尝不可,看来观世音在普通百姓中总有一种亲和力,是一种“身边”的存在。
  越过短姑道头,下一处景点在整个普陀岛的最南端,可能因此叫做“南天门”。这个海角除了有佛堂,所有的巨石上几乎都刻满了碑刻石雕,其中不乏名家的手笔。在南天门还有一景——远望观音跳山岗上的南海观世音巨像。这座总高33米的观音像成为来普陀游客的心理目标。
  但要到达观音跳还有一段距离,踩金沙滩,穿紫竹林,观音圣迹越发显得高耸入云。真正来到巨像身前,却又不想马上一睹尊颜,宁愿退远凝视。在这里,我见到一位年老的画者,正在描摹一幅观音像,点彩技法,不拘形而取其意,画中观音右手托法轮,左手施无畏印,体现了观音菩萨“慧眼视众生,弘誓深如海之法身”。


俯瞰普陀普济禅寺,海天交相呼应。

  法身坐下是南海观音禅林,其内不仅详记了南海观音宝像的的功德碑,还有普陀妙善大和尚的坐像。从观音跳沿海而上有一座不肯去观音院。这个名称确实奇怪,相传唐咸通四年(公元863),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回国,途经普陀山海面时触新罗礁受阻,于潮音洞登岸,留佛像于民宅中供奉,称“不肯去观音院”,观音道场自此始。



  从紫竹林景区一直北行,是普陀岛风景最为秀美的地点之一,百步沙、千步沙尽显海岸风情,面对大海,北靠禅院,听惊涛拍岸,看巨石耸立,禅意顿生。何况临海而建的普济寺、大乘庵、法雨寺,无不梵音重重,香烟袅袅,往来香客肃穆恭敬,僧侣金沙黄袍,步履雍容。普陀就是这样值得慢慢品味的佛教圣地,在苍天古树下,有林鸟的争鸣,也有入定的思想,一花一木皆洞明,无我无求是梵音。
其他文献
以迪士尼为首的主题乐园像是一个快乐的工厂,反反复复唱着甜腻的歌,不遗余力为众人营造出童话世界。  我一直对迪士尼有种复杂的感情。一方面,我曾经是米老鼠的粉丝,以至于24岁第一次去洛杉矶的迪士尼乐园时还被我妈调侃“还不赶快去跟你的偶像合影”。而亲眼见到真人尺寸的米奇和米妮时,我也的确有种梦想成真的激动。可是另一方面,我觉得迪士尼乐园对一个成人来说实在够无聊——缺乏像样的冒险和刺激项目,大大小小的木偶
期刊
在2017年10月底,无反相机哈苏X1D-50c以102分的高分,登上法国知名图像公司DxO的相机评分网站DxOMark相机评分榜榜首。紧接着在2017年11月初,DxOMark网站的手机相机拍照排行榜再次被刷新,苹果第十代旗舰手机iPhone X也以101分的成绩登上了榜首。  这两家各自领域不断缔造传奇的厂商先后登上榜首,并非只是一次仅浅止于巧合的缘分。左图:乔布斯生前最后一张商业肖像,作为2
期刊
周于斯,来自深圳。目前是一名自由摄影师,接触摄影3年,除了旅行拍摄以外,更多的时间在自己周边的城市进行探索和记录。在他看来,澳门除了金碧辉煌的酒店和赌场,更可贵的是保留有最市井的生活;香港建筑密不透风的窒息感,也值得一去再去。  《焦点》:在Instagram上你拥有13.6k的粉丝,每张照片都有上千个赞,能否透露一下如何成为Ins达人?  周于斯:我从开始使用Instagram到现在大概一年的时
期刊
仿佛理所当然,夏天就应该去看海、拍海,海似乎也因夏天而变得澎湃生动。  渤海湾赤红的碱蓬草、胶东湾流传的蓬莱神话、普陀山肃穆的海天梵音、鼓浪屿拂过的风声浅吟。炽烈的滩涂、静谧的三沙,不同海域的气候和人文环境,造就了中国1.8 万公里大陆海岸线上迥异的海洋文化和海洋生态。  在如梦的仲夏,一架无人机悄然起航,追随着咸濕的风浪,企图去窥视这海的夏天。
期刊
西沙、南沙和中沙,三沙自古我的家。爷爷在这采珠贝,爸爸在这捕鱼虾……” 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成立。作为中国地理位置最南、海域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地级市,这片蓝色国土,承载着国人逐梦浩瀚南海的冀愿。在三沙市成立4周年之际,我登上了三沙市政府驻地永兴岛,以及赵述岛、北岛、南沙洲等岛礁,用镜头讲述渔民们如何守护祖辈留下的这片蔚蓝。  一边大海龟产卵 一边小海龟破壳  2016
期刊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旅游,意义是什么?曾经我也挤破脑袋去寻找旅游的意义,从三千里高的雪山到千里之外的大海,从匆匆掠过的绿树到擦肩而过的人群,探索每一朵云,遇到的山,扪心自问也没找到意义,只是在经历的每一天,都能发现新的世界。我把旅行,当做最合适去打开这个世界的一把钥匙,没有意义,只有经历。  辞职去环球旅行,在如今不再是一件新鲜事。为了多看看这个绚丽的世界,更深入的体验生命,我们准备了两年,用
期刊
公园最初出现时承载了共享和平等理念,好的公园要让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位置,让所有人不需要沉默。  城市里的公园形态有成千上万种,我最喜欢的是微凉的海风、混杂的花香、独一无二的装置和一颗游览者的心。去美国纽约高线公园的时候是一个有阳光的下午,跟着Google Map穿越了半个曼哈顿,爬了不少楼梯才到达这个空中花园。一路遇上各种高线之友的导览,介绍这里的植被、生锈的铁轨。时常更换的公共艺术作品成为惊喜的
期刊
近期有一个无人机航拍摄影比赛,几十架无人机同时在深圳东部的某景区起飞。为了找到一个完美的角度,投入的摄影师们把自己的飞机贴近水面、在树林附近倒飞,后果则是5架飞机不同程度的损坏,俗称“炸机”。  可以看出,作为摄影工具的无人机让拍摄范围变广之后,也存在更多的风险。应对错综复杂的磁场干扰、高空气流变化,即使产品功能日趋完善,无人机还是有着比一般电子产品更高的使用门槛。与此同时,无人机的使用人群近一两
期刊
霞,赤云气也。浦,水濒也。夕阳缓缓落下山头,天空燃烧出夏天独有的烈焰色。海面的影影绰绰,是霞浦人牧渔海耕留下的痕迹。海与人和谐共生,海与天融为一色。摄影家郑德雄的经典作品,就曾对“霞浦”二字做出过最形象的注解。因为这些富有感染力影像的大范围传播,聚集了来自全世界的目光,以极大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前往。  向东生存  在初春,正是江南水乡耕作忙碌的时候。若是你驱车走在霞浦的海边公路,
期刊
致力于通过社交网络推广无人机摄影的网站Dronestagram,公布了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国际无人机摄影大赛的获奖结果。本届赛事共吸引到来自全世界的摄影爱好者及专业摄影师提交的超过8000幅航拍作品,包括自然、城市、人物和创意四个组别。分类方式较上一届有所不同,从获奖作品来看,主题性和创意性成为了这届赛事最为关注的评价标准。  无人机摄影网站Dronestagram7月公布了其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