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肇中先生是知名的华裔物理学家,他早在1976年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继李政道、杨振宁之后第三个华裔诺贝尔得主,那年他年仅40岁。
很多人认为,丁肇中先生如此年轻就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那是因为他是个天才。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先来看看丁肇中先生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吧!
丁肇中先生访问山东大学时,有学生问他:“您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是不是因为您天赋很好,是个天才?”
丁先生听后微微一笑道:“我倒没有感到我的天赋比别人好,我只是对工作比较专注而已。除了工作以外,我几乎没和其他人有来往。我的学生,我学生的学生,从来不到我家里来吃饭。我100%的时间都在实验室度过,只做实验。跟我一起工作的有600多位教授,我的惟一要求是只谈论与物理有关的内容,其它事情我都不想了解。我的生活非常简单,除了做实验以外,什么事情我都不做。学校里开会,我是从来不去的,任何人约我参加职业性的会、担任任何职务,我从不参加,也从来不去做评审委员会的委员。40多年里,我把100%的时间用于做实验。往往这个实验没做完,就需要为下一个实验准备。”
学生听后恍然大悟,“只专注于做实验,什么也不问”,这也许就是丁肇中先生成为天才的原因吧。
不仅丁肇中如此,历史上许多取得巨大成就的人都是一辈子用心做好一件事。莱特兄弟为了创造飞机,一辈子都没有结婚。他们幽默地说:“我们没有时间既照顾飞机,又照顾妻子,一生只能干好一件事。”“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以其毕生的信念和精力,将一颗赤诚的“中国心”永远镌刻在祖国的万里长空。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自从投身发动机事业之后,一天也没有改变努力的方向。不研制出自己的发动机,死不瞑目!”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王选,我国医学外科界公认的“宝刀”裘法祖等,许多科学巨匠,无不倾其精力和心血,“用心做好一件事”。
一生只专注于做好一件事,这个要求看似简单,但真正做得到、做得好的又有几人呢?现如今,科研人员的职称越来越高,但很多人直接参与科研的时间越来越少。有人这样戏称一些科研人员“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不在‘走穴’讲课,就在‘走穴’讲课的路上”。
目标多了无目标,只有专注一点,更容易成功。我国大思想家荀子在《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个道理不仅对科研人员有意义,对各行各业都有意义。我们不去知道那些无关紧要的知识和消息,就是为了去知道那些重要的知识和消息,否则知道得太多太滥,可能你把自己真正该知道的忘掉了。我们不去干那些不相干、没意义的事情,就是为了集中精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免得耕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
十年专一事,大可成“天才”。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五花八门的诱惑,我们要安下心来,认定一个正确的目标,专一而不懈地努力,我们也将成为天才!
很多人认为,丁肇中先生如此年轻就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那是因为他是个天才。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先来看看丁肇中先生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吧!
丁肇中先生访问山东大学时,有学生问他:“您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是不是因为您天赋很好,是个天才?”
丁先生听后微微一笑道:“我倒没有感到我的天赋比别人好,我只是对工作比较专注而已。除了工作以外,我几乎没和其他人有来往。我的学生,我学生的学生,从来不到我家里来吃饭。我100%的时间都在实验室度过,只做实验。跟我一起工作的有600多位教授,我的惟一要求是只谈论与物理有关的内容,其它事情我都不想了解。我的生活非常简单,除了做实验以外,什么事情我都不做。学校里开会,我是从来不去的,任何人约我参加职业性的会、担任任何职务,我从不参加,也从来不去做评审委员会的委员。40多年里,我把100%的时间用于做实验。往往这个实验没做完,就需要为下一个实验准备。”
学生听后恍然大悟,“只专注于做实验,什么也不问”,这也许就是丁肇中先生成为天才的原因吧。
不仅丁肇中如此,历史上许多取得巨大成就的人都是一辈子用心做好一件事。莱特兄弟为了创造飞机,一辈子都没有结婚。他们幽默地说:“我们没有时间既照顾飞机,又照顾妻子,一生只能干好一件事。”“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以其毕生的信念和精力,将一颗赤诚的“中国心”永远镌刻在祖国的万里长空。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自从投身发动机事业之后,一天也没有改变努力的方向。不研制出自己的发动机,死不瞑目!”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王选,我国医学外科界公认的“宝刀”裘法祖等,许多科学巨匠,无不倾其精力和心血,“用心做好一件事”。
一生只专注于做好一件事,这个要求看似简单,但真正做得到、做得好的又有几人呢?现如今,科研人员的职称越来越高,但很多人直接参与科研的时间越来越少。有人这样戏称一些科研人员“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不在‘走穴’讲课,就在‘走穴’讲课的路上”。
目标多了无目标,只有专注一点,更容易成功。我国大思想家荀子在《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个道理不仅对科研人员有意义,对各行各业都有意义。我们不去知道那些无关紧要的知识和消息,就是为了去知道那些重要的知识和消息,否则知道得太多太滥,可能你把自己真正该知道的忘掉了。我们不去干那些不相干、没意义的事情,就是为了集中精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免得耕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
十年专一事,大可成“天才”。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五花八门的诱惑,我们要安下心来,认定一个正确的目标,专一而不懈地努力,我们也将成为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