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往事 思来者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江纵队图文集》首发式在广州举行
  8月24日上午,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广州地区老游击战士联谊会及广州地区老游击战士联谊会东江纵队分会共同编著的《东江纵队图文集》在广州举行了首发式。原中共广州市委书记、广州地区老游击战士联谊会会长欧初,原东江纵队港九大队政委、新华社香港分社原副社长陈达明,原东江纵队《前进报》社长、香港《大公报》社长杨奇,广州地区老游击战士联谊会东江纵队分会会长陈华,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淼翔等领导及部分东纵老战士、老游击战士,来自省、市、县(区)有关党政、社科、文博、高校等单位领导,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以及新闻媒体人员等共100多人出席首发式。广州地区老游击战士联谊会常务副会长黄梅主持首发式。
  首发式上,原东江纵队《前进报》社长、香港《大公报》社长杨奇讲述了东江纵队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他说,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华南抗日战场是全国四大敌后战场之一,东江纵队是华南人民武装的主力,赢得了海内外乃至国际反法西斯阵营的赞扬。
  他指出,历史是不会讲话的,它要经过亲历者的口述或者笔录,才得以传之后世。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东江纵队图文集》,就是要让人们铭记历史,看到抗日战争的胜利来之不易。司马迁曾经说过:“述往事,思来者”。这就是说,历史,不仅属于过来人的记忆,而且应该成为后来者的思考。
  《东江纵队图文集》编委会成员刘子健介绍了《东江纵队图文集》成书过程和主要内容。他说,《东江纵队图文集》是首部图文结合撰述东江纵队从建立到发展壮大历程的大型史籍。该书记述了广东抗日救亡运动兴起、中共广东组织重建、全民族抗战和东江人民抗日武装创建等史实。一些重要史料和历史人物照片尚属首次发表。
  最后,与会领导向有关单位赠送《东江纵队图文集》,并合影留念。
其他文献
第二区行政委员会成立大会旧址 淡水祖庙  惠阳县第二区行政委员会成立大会旧址,位于惠阳区淡水街道办张屋社区的祖庙背街内,是一座古式建筑的祖庙,世称淡水祖庙。  1938年10月10日,在淡水祖庙召开民众大会,选举产生惠阳县第二区行政委员会。  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成立旧址 育英楼  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成立旧址—育英楼,位于惠阳区秋长街道周田村叶挺将军纪念园内。  1938年12月2日,在育英楼正
期刊
侵华日军为了遏止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进入大亚湾向稔平半岛发展,收编了红海湾龟灵岛的一股海匪(老百姓蔑称其为“龟灵仔”),成立“广东省反共救国军海军第四总队第四大队”,于1943年6月中旬从红海湾窜到大亚湾,锚泊在马鞭岛前400米的海域。这股伪海军约有100人,有5艘武装大木船(俗称“大眼鸡”),每艘船配有2挺轻机枪和10多支步枪。它们白天四处游弋,把整个大亚湾封锁起来,不仅敲诈勒索大亚湾渔民和过往
期刊
惠东陆地面积3526.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2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18.3公里。有群山、有丘陵、有海洋的独特地域孕育了惠东人“海纳百川,务实创新”的精神,被当地人称为“惠东精神”。长期以来,在惠东精神的鼓舞下,惠东人坚持发扬“东纵精神”、“老区精神”,以海的胸怀、山的伟岸、浪的自强,拼搏进取,务实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山区沿海优势同步发挥上屡创佳绩。  七大亮点  【制鞋产业获评全县首
期刊
苏伟诚 伏击战炸翻鬼子军官  我是惠阳县大亚湾沿岸澳头镇妈庙村人,1920年出生,现在已经95岁了。1938年10月10日,日本鬼子登陆那一年,我随家人到香港避难。后来,因为故土难离,我们又回到了家乡。1942年3月,日军第二次在大亚湾登陆。登陆前,鬼子先派飞机到处轰炸,在我家乡周围几条村炸死、炸伤十几二十人。鬼子登陆的那一天,先派侦察机在我村庄上空盘旋侦察,乡亲们纷纷跑出去躲避。我胆量比较大,就
期刊
惠东行政督导处,是抗战时期,中共为了加强惠东地区党、政、军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而建立起来的军政合一的县级政权,是东江地区较早建立的民主政权之一。它的建立为东纵东进部队的发展壮大,开辟和保卫解放区,支援抗战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惠东的建政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为了适应抗日战争发展的需要,加强惠东地区党、政、军统一领导和指挥,1945年1月建立了中共惠东县委会,2月底在白花西山月何氏宗祠组建东江纵队第
期刊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博罗人民随即投身于抗日救亡斗争中去,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宣传抗日救亡活动,不断开展武装打击日寇战斗。  从1938年到1945年,日本侵略者对博罗人民进行了血腥的屠杀和蹂躏。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博罗人民被直接杀害就达450人,直接或间接造成博罗民众致伤致残以及失踪的数以千计,被俘人口和灾民人口近3万人,而造成财产损失则不计其数。仅在博罗城四次沦陷期间,日军共计杀
期刊
龙门县建县始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位于广东省中部,惠州市西北部,东南与河源、博罗接壤,西南与从化、增城毗邻,北与新丰相连。据史载:“其地为增之上龙门,故以龙门名县立”。  龙门县交通便利,已融入“珠三角主要城市一小时经济生活圈”。途经龙门的广河高速已建成通车,规划有仁深高速、汕湛高速、大广高速等高速公路在境内纵横交错。县内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有“北回归线上的绿洲”之美誉的南昆山,形成
期刊
东纵七支队成立旧址位于惠东县白花镇西山月村小盆地西南面。宗祠坐北向东南,为五间三进青砖蓝瓦的典型客家人宗祠建筑,占地面积约450平方米,两边是何氏子孙民宅。1994年重修恢复原貌。宗祠大门左边墙上镶嵌着 “西山月排下村何氏宗祠是东纵七支队成立地”的石刻碑文。  1945年2月底,在东江纵队司令部秘书长、中共广东区委宣传部长饶彰风主持下,在白花西山月排下村何氏宗祠成立东江纵队第七支队,支队长高健(后
期刊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座谈会在广州举行  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在纪念日来临之际,广东各地纷纷开展各种类型的纪念活动。  8月28日,由广州地区老游击战士联谊会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座谈会在广东大厦举行。  当天上午,广东大厦二楼宴会厅热闹非凡,广东抗战老兵和烈属、后代代表等人在这里欢
期刊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老游击战士书画展”在广州揭幕  8月7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老游击战士书画展”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一楼大厅开展。上午9时许,参加揭幕式的嘉宾陆续到场,他们纷纷与多时不见的老朋友热烈拥抱、亲切交谈,现场的气氛热烈而融洽,随着相机的“咔嚓”“咔嚓”声,一个个难忘而珍贵的瞬间被定格下来。  10时,书画展揭幕仪式正式开始。原省委书记、省政协主席吴南生,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