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代沉思的作家们之间

来源 :文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在中篇小说的领域里,自“五四”以来,还没有出现过象今天这样生机勃发的繁荣景象“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用这样家喻户晓的诗句,形容它那异彩纷呈的局面,是并不算过分的;虽然在众多的奇葩佳卉当中,不免夹杂着一两株莠草,在百鸟鸣啭之间,也许有一两声聒噪。春天,究竟是春天,随着万物的昭苏,出现这些现象,是不必大惊小怪的吧。是什么原因促使中篇小说获得了这样重要的突破呢?我首先想到了我们有一支处于高度沉思状态的作家队伍。不要低估了“沉
其他文献
<正> “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这个口号,自从作为我们文学的最好的创作方法加以大力提倡到现在,历时已近四分之一世纪了。鉴于长期的实践并没有提供相应的
【正】 本文打算提出几点与通常说法不尽相同的意见,作为对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问题的一种探讨。这几点意见概括起来是:(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以及毛泽东同
<正> 我试从“比较文学”的角度,观察两年来的中篇小说创作。第一,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比。第二,一九七九年的中篇小说和一九八○年的中篇小说比。比较,不但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而且是鉴别高下的好方子。俗话说得好:“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四年来的文学创作,其发展是突飞猛进的,其成就是划时期的。这个新文学,就它的总情况和总趋势看,既无愧于我们的时代,也无愧于我们的人民。这个新文学,以其描写的真实和思想的解放,把自己同其它文学区别开来。描写不真实,不足以战胜“四人帮”的伪文学;思想不解放,不能挽救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