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陶瓷球研磨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 :科学技术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some_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轴承陶瓷球是陶瓷球轴承中的关键元件,对于轴承陶瓷球的研磨加工,球体的研磨方式和研磨液是影响陶瓷球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的关键因素。简述了陶瓷球成球原理,总结了陶瓷球研磨方式的研究进展,对不同的陶瓷球研磨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一种满足批量加工的变曲率沟槽研磨方式;介绍了陶瓷球研磨液的成分及作用,综述了轴承陶瓷球研磨液的发展现状。从加工精度、批量加工和绿色制造等方面对轴承陶瓷球研磨加工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报纸
报纸
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课堂管理,在新课标教学改革的发展背景下,小学教师需要提升英语课堂管理能力,完善英语课堂的管理模式,创新全新的课堂管理理念。但是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管理过程中转变课堂管理理念,实行有效的课堂管理,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需要小学英语教师坚持不懈地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实践探索。因此,文章分析了小学教师英语课堂管理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期刊
中西医结合研究已开展70余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现阶段国家一再强调中西医结合。如何做到中西医结合发展,仍然是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中西医发展史的梳理,中西医结合发展不同阶段的思考,提出突破中医和西医自身发展的局限性是中西医结合的关键途径,掌握中西医两套知识体系的中国医学工作者是中西医结合的关键因素两个观点,从医学发展史角度对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为中西医深度的有机结合提
期刊
氮化硅(Si3N4)粉体极易氧化,表面氧化硅层氧含量过高会对Si3N4陶瓷的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在球磨法细化Si3N4粉体过程中,分别选取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作为3种球磨介质,研究不同球磨介质对细化后的Si3N4纳米粉体的颗粒粒径和表面氧化硅层氧含量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激光粒径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氧氮分析仪
期刊
【目的】为了解决偏振不敏感光分束器带宽受限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氮化硅(Si3N4)波导的超宽带偏振不敏感光分束器。【方法】该偏振不敏感光分束器采用绝热耦合波导结构设计,可以在1 400~1 700 nm范围内实现横电(TE)模式和横磁(TM)模式的光均匀分束(光学带宽为300 nm)。【结果】在工作波长范围内TE模式和TM模式的损耗分别小于0.10和0.15 dB。而且该超宽带偏振不敏感光分束
期刊
随着高端装备服役工况向极端复杂化发展,基于极端工况下轴承的设计、制造和服役等关键技术已成为进一步拓展高性能轴承应用领域的“卡脖子”难题。首先对轴承技术领域范围的极端工况及在极端工况下轴承各类失效形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分析了轴承在具体的极端温度环境中的服役行为及技术研究现状,针对轴承技术发展和现实需求提出氮化硅全陶瓷球轴承在极端工况下应用的技术优势,综述了氮化硅全陶瓷球轴承材料制备、轴承设计理论及精
期刊
氮化硅陶瓷具有良好的热导率与优异的力学性能,在大功率电子器件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实现氮化硅陶瓷与金属的高温共烧对其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高温共烧技术常用氧化铝陶瓷、氧化锆陶瓷和氮化铝陶瓷作为基板材料,鉴于此,本工作以氮化硅陶瓷为基板材料,结合流延成型、丝网印刷以及高温共烧技术制备氮化硅多层共烧组件,探究烧结助剂(Er2O3)含量对氮化硅陶瓷性能的影响,并对氮化硅多层组件脱粘工艺、界面结
期刊
以Yb2O3和Al2O3为烧结助剂,研究气压一步烧结和两步烧结工艺对Si3N4陶瓷结构件微观形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步烧结长时间保温可以减少样品内部孔隙,但是会导致β-Si3N4晶粒异常长大,恶化部分力学性能。采用两步烧结制备的Si3N4陶瓷相对密度达98.25%,内外结构均一,没有晶粒异常长大现象;其维氏硬度(HV)为1478、室温抗弯强度为832 MPa、高温(900℃)抗弯强度为6
期刊
采用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p型<100>硅片沉积氮化硅薄膜,通过椭偏仪和缓冲氧化物刻蚀液(BOE)溶解实验来表征薄膜的均匀性与致密度,研究了射频功率、腔室气压、气体流量比和衬底温度4个工艺参数对氮化硅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100 W范围内,射频功率越大,氮化硅薄膜生长速率越快;腔室气压在130 Pa时有利于形成均匀性好、结构致密的氮化硅薄膜。硅烷/氨气气体流量比例较低时,提高流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