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物理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and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部分学困生不是不掌握学习方法,而是在有效掌握和运用深层次的学习策略方面有明显不足。因此需要对学困生在学习策略的掌握和使用上给予帮助。
   【关键词】物理 学困生 成因 转化策略
  通过对一些学困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研究,发现他们物理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是对信息只作浅加工,没有深层次的加工。如在学习电学内容电功率的计算时,对于电功率公式以及公式的变形他都能记住,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公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也就是没有理解电功率这个概念的实质,因此对稍微复杂的问题就不会应用合适的公式来解决。在学习灯泡实际功率时就暴露出这一问题。请看一个课堂教学实例片段:
  师:今天的课你觉得听懂了没有?
  A:懂了
  师:你觉得有没有什么地方没听懂?
  A:(想了想,不肯定地说)好像没有。
  师:在计算灯泡的实际功率时,为什么要用P=来计算,用P=I2·R来计算行不行?
  A:(愣住了)不行吧。
  师:P=、P=I2·R这些都是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啊!而且用P=I2·R也可以计算,就是稍微麻烦一点,我上课的时候也介绍了这个方法。
  A的表情告诉我她的思维陷入了迷茫。
  从上面的对话中,我们会发现学困生对课堂的学习仅限于听到后被动接受,知识全部停留在表面,即浅层次的加工阶段,没有对知识的深加工。他们对课堂的知识只是照单全收,没有对认知的监控和反思。几乎没有应用元认知策略,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也没有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这说明大部分学困生不是不掌握学习方法,而是在有效掌握和运用深层次的学习策略方面有明显不足。因此需要对学困生在学习策略的掌握和使用上给予帮助。
  一、掌握预习策略
  课前预习既可以为上课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又可以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一般来说,预习要按照“粗读、精读、解决疑难”三个层次进行。
  引导学生进行精读,需要她找出这节课的重点内容、自己的难点,在看不明白的地方用铅笔做上标记。
  精读后,要求学生自己试着用所学知识解决课后题,并注意解题思路,如果解决不了问题,找一找思维在哪里卡住了,导致无法继续分析。这样学生在上课时就可以集中精力去理解重点知识、难点知识,尤其是理解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路,对照自己的思路,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二、掌握听课策略
  听课无疑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思维的最重要的环节。首先,要引导学困生积极参与课堂中的思维活动。要让他们注意老师讲解问题的思路,从哪里入手,怎样分析问题、怎样完成问题,老师的思维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这样对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很有好处。而且要积极参与课堂各种活动,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
  其次,上課要有针对性。这一点需要在预习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带着自己的理解和问题来听课,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体会老师的讲解思路。学生也不可能45分钟一直全神贯注地听课,在预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听课,就不会漏掉重点、难点、疑点,很好地保障了听课效果。
  三、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策略
  学习困难的学生都会出现遇到问题无法分析解决的经历,关键是没有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1.掌握逻辑思维的策略。
  逻辑思维是思维的重要形式之一,学习物理等理科知识,逻辑思维非常重要,部分学生因各种原因导致逻辑思维能力不高,影响了学习效果。对A的逻辑思维训练方法是让她做作业时大声说出自己思考问题的过程,以更好地体会思考问题的逻辑顺序,要说出什么原因导致什么结果或什么条件下产生什么现象、结果。
  还要进行双向推理能力即顺向推理和逆向推理的训练。要求学生在读题时,要联想有关的定理、规律、概念、公式等,由此推理出新的已知条件。顺向推理时注意充分运用已知条件,当解题无法继续进行时,要问自己是不是什么条件没有用上。逆向推理时,从未知量出发,寻找未知与已知之间的联系。
  在很多情况下,采用双向推理会更加简单。顺向推理使我们在已知条件的基础上向前走了几步,逆向推理使我们在未知条件的基础上向已知条件靠近了几步,有效地缩短了已知和未知之间的距离,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例如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体积为80cm3的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36cm3的体积露出水面。试问: 物块的密度是多少?(P水=1.0×103 kg/m3,g=10 N/kg)
  这是一个利用双向思维可以解决的问题,引导A先试着逆向分析,需要求密度,而P=m/V,则需要知道物块质量,P=G/g,需要求出物块受的重力,这时逆向思维受阻。再顺向分析,从题目已知可知物块漂浮,说明G=F浮,而F浮=P液gV排,带入已知可以求出浮力,问题得到解决。
  通过这种训练,让她体会逻辑思维的策略,使得思维更加严密、灵活。
  2.掌握发散思维的策略。
  发散思维就是要从多角度来看问题,从多种途径寻求答案。这种思维使得学生思考问题更加灵活。发散思维的训练方法就是做完题目后问自己:还有没有别的解法?哪种解法更好?以前有没有做过类似的题目?当时是怎样完成的?
  3. 掌握物理复习的策略。
  复习包括课后复习、单元复习、期末复习、中高考总复习等,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使得知识更具有系统性,因此复习非常重要。复习时要注意几个环节:
  (1)尝试回忆。尝试回忆是一种有效的复习方法,既可以提高记忆的效果,又可以进行思维层次的再加工。在复习中,要引导学生不仅对基本知识进行尝试回忆,也要对基本方法、解题思路等进行尝试回忆。有时候可能对某些知识回忆不起来,这对他的学习无疑是一个鞭策,而且通过千方百计的回忆,不仅使知识得到巩固,思维能力也得到提高。
  (2)认真读书。提倡学生大声读书,这样可以通过多感官来刺激大脑,使得学习的效果更好。
  读书时要边读边思考,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应用,并对重点知识和回忆不起来的知识进行细读。
  (3)整理归纳笔记。整理笔记的过程是对知识和方法深化、简化和系统的过程,呈现出的是知识和方法的要点、主干、核心以及内在的结构等。因此整理笔记很重要。学困生很多都记笔记,但仅限于课堂抄写老师的板书,没有自己的加工和整理,要引导他们学会自己整理笔记。首先做到课后整理,把课堂上的重点知识、典型例题进行整理,并有简要说明。其次要做到单元结束后自己采用树形结构图、表格等整理单元知识,使得知识简化和系统化。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不能忽略学困生的需要。而且,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内容及教学目标是最基本的,每个智力正常的适龄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教师帮助,都可以掌握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大多数学困生的智力都是正常的,因此他们有能力通过不同的途径,逐步领悟物理与个人、社会的关系,感受学习带来的成功。
  (江苏江阴中等专业学校;214400)
其他文献
表现遗传学是研究基因之外能够影响生物表现型的遗传机制和原理的学科,是生命科学近年来迅猛发展的一个领域。其研究成果不仅对现代分子遗传学以基因为中心的思路构成了有力
目的:探讨骨盆正位X线片上骶髂关节的放射学分型,以指导临床对骶髂关节的认知。方法对950例(男475,女475)正常骶髂关节的骨盆正位X线片进行观测。根据骶髂关节间隙的数量及间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