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中小城市和相当一部分的城镇都盲目的向城市化发展,最终将导致所有的城镇发展都是一样的模式化,没有各自发展的特点和优势。城镇需要发展,但需要因地制宜,找到符合自己城镇特色发展的道路,这样才能在城市化飞速发展中取得优势。
关键词:城镇更新 发展特色 人居环境
中图分类号:B845文献标识码: A
在我国有很多富有特色的城镇,它们因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的不同有着各自的韵味。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这些城镇也面临着改变,但是城镇化的推进不能盲目性照搬全抄中小城市的发展模式。因为这些城镇的人口比例、经济收入都与中小城市有很大不同。在我考察的一些城镇当中,人口比例存在很大差别,大多数的青壮年都选择外出打工,留守在城镇的人口老年人、儿童、妇女居多,他们没有太多的经济收入,经济来源主要是通过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寄回或者是自己耕作所得。所以城镇化的发展需要结合当地的一些现状。
1.绿心对城镇化发展的作用
城市绿心是指位于城市中央或由多个城市组团围合而成的绿色空间,它可以有效的整合城市自然资源,净化空气,减轻热岛效应,遏制迅速蔓延的郊区化趋势,对城市环境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手段。其连通性和多功能性是城市绿心良好规划的要求,也是有利于城市發展的重要体现。它可以很好的运用到城镇化发展当中,通过绿心的连通性,将空间上的开放性、行为上的可达性进行一个合理的整合,使得绿心可以避免成为一个孤立的场所,而是成为更大尺度上的开放空间体系与生态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城市分散主义反对现代大城市,主张取消大城市。莱特在《建筑实录》上的论文《广亩城市:一个新的社区规划》中被称为的“广亩城市”,是他城市分散主义思想的总结,充分地反映了他倡导的美国化的规划思想,强调城市中的人的个性,反对集体主义。
在城镇化的发展当中,我们应该反对把城镇向大城市化发展,我们可以利用绿心的连通性,将区块之间进行合理的连接和划分,使得这些城镇的不同区块可以尽可能的保留各自独立的空间,同时要建立不同区块的多功能性,使得区块之间看似独立的个体,其实又是紧紧相连的。使得城镇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2. 绿道对城镇发展的作用
绿道的概念源于美国和欧洲,起始是具备景观功能的景观大道,后来演变为具有生态网络功能的综合绿地系统。按照査尔斯利特对绿道的五种分类,分别为城市滨河绿道、游憩娱乐性绿道、具有生态意义的自然廊道、景观路线和历史路线、全面的绿道系统或网络。但在实际当中,绿道的类型往往是混合和叠加的。比如一个大型的绿道网络系统,而对于其中的某一段,又是以游憩娱乐为主,或者是绿道连接某一历史遗迹时,更多的是通过绿道对其进行保护。因此绿道是一个综合性的规划方法。
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因地制宜的进行发展,因为每个地方地域文化、风土人情都是不尽相同,我们要结合当地的特色进行发展。我们可以将绿道引进到城镇发展当中。在城镇化发展的初期,城镇大多还是呈现出自然形态,没有一个整体的城镇布局。城镇当中的绿地也是比较零散和不规则的,随着城镇化发展,这些零散的、不规则的绿地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规划保护,它将可能萎缩至逐渐消失,绿道可以使较为零碎的绿地系统化,从而发挥其更大的生态效应。在无差别的城市蔓延中,绿道的建设可以保护当地的自然资源、历史资源、和社会的乡村形态,消弱城市化的进程。同时由于绿道的构成形式的条带状的,更符合人们的出行活动。
3.湖北柏泉城镇化分析
柏泉幅员面积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万人,地处武汉西北近郊,南临汉口,北依府河,东与天河机场隔河相望,在武汉临空经济发展规划区域之内。柏泉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是全国特大城市近郊地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区域,堪称“天然氧吧”。而就是这样一个自然资源、历史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也面临着城市化的推进,如果不因地制宜,不加以保护,那么柏泉镇的这些资源将遭到破坏。
在我们的调查当中,柏泉镇的地域面积相对较大,但是常住人口却很少,大多是老年人、儿童和妇女。从卫星图上看,柏泉镇的区块还保留着原始的自然斑块形状,随着武汉市的不断扩张,这些自然斑块也在不断的被破坏,那么柏泉该如何找到和发展有自己地方特色的道路呢?
城镇的发展,人口比例是一大问题,柏泉的优质劳动力是明显不足的,所以我们最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吸引劳动力。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1.柏泉北依府河,可以在周边构建府河湿地生态公园,带动周边的旅游经济发展,同时也会带来人口的迁移。2.柏泉当地的经济来源是以传统第一产业为主,我们可以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就业机会,吸引人口汇入。3.当地和周边有丰富的历史资源和自然资源,可以发展文化遗址观光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4.随着农业、旅游业的发展,柏泉当地的经济水平提高,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也会不断提高,医院、学校、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等不断完善,可提供就业机会。
城镇化的发展不仅要发展其特色,还要解决其现有的问题。柏泉镇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不同的区域它的发展程度不同,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同。较老的区域它的建筑老旧,采光不足,对老式住宅保存率低,同时它的建筑排布太过孤立,没有公共区域的交集。较新的区域没有完善的公共空间,在当地也没有一个很好的场所去展示当地文化遗产。
将绿心和绿道的思想贯穿在柏泉镇的问题解决和发展之中。根据绿心中空间的连接性和多功能性,我们将构建个人空间和集体空间,两者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个人空间使得人们有归属感和安全感,集体空间可以很好的方便人们感情间的交流,不会因城镇化的发展疏远了彼此的距离,这样很好地解决了当地公共空间不足的问题。对于老旧的建筑,我们进行重新的改造,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改变建筑的采光差、没有延展性、建筑形式乏味、排布过于同一等问题,解决好个人空间的问题。柏泉当地多处历史文化遗迹,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开发空间,但是没有一个很好地场所与展示当地文化。可以构建一个展示馆,展示馆的外形借鉴当地的自然斑块与建筑样式,将建筑做成由几个小体量组成的一个建筑群落,如同微缩的村庄,而整个村庄连同展示馆又形成更大的展览馆,每家每户都可以向来访者展示当地文化特色。在柏泉当地,老年人还是居多的,随着武汉市的不断发展,老龄化问题会不断加深,老年人越来越不适合在城市生活,在距离不远处的柏泉由于环境优越,生活节奏慢将成为老年人安居晚年的最佳选择。所以通过城市绿道的建设,可以很好地改善当地环境,消弱城市化进程。可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4.总结
城市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同时城镇化的发展也会随之将至,但是我们不能盲目的以同样地模式去发展,我们要科学的、结合当地特色的发展,在城镇化发展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绿心、绿道对城市化发展的作用,使得城镇化能够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镇更新 发展特色 人居环境
中图分类号:B845文献标识码: A
在我国有很多富有特色的城镇,它们因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的不同有着各自的韵味。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这些城镇也面临着改变,但是城镇化的推进不能盲目性照搬全抄中小城市的发展模式。因为这些城镇的人口比例、经济收入都与中小城市有很大不同。在我考察的一些城镇当中,人口比例存在很大差别,大多数的青壮年都选择外出打工,留守在城镇的人口老年人、儿童、妇女居多,他们没有太多的经济收入,经济来源主要是通过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寄回或者是自己耕作所得。所以城镇化的发展需要结合当地的一些现状。
1.绿心对城镇化发展的作用
城市绿心是指位于城市中央或由多个城市组团围合而成的绿色空间,它可以有效的整合城市自然资源,净化空气,减轻热岛效应,遏制迅速蔓延的郊区化趋势,对城市环境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手段。其连通性和多功能性是城市绿心良好规划的要求,也是有利于城市發展的重要体现。它可以很好的运用到城镇化发展当中,通过绿心的连通性,将空间上的开放性、行为上的可达性进行一个合理的整合,使得绿心可以避免成为一个孤立的场所,而是成为更大尺度上的开放空间体系与生态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城市分散主义反对现代大城市,主张取消大城市。莱特在《建筑实录》上的论文《广亩城市:一个新的社区规划》中被称为的“广亩城市”,是他城市分散主义思想的总结,充分地反映了他倡导的美国化的规划思想,强调城市中的人的个性,反对集体主义。
在城镇化的发展当中,我们应该反对把城镇向大城市化发展,我们可以利用绿心的连通性,将区块之间进行合理的连接和划分,使得这些城镇的不同区块可以尽可能的保留各自独立的空间,同时要建立不同区块的多功能性,使得区块之间看似独立的个体,其实又是紧紧相连的。使得城镇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2. 绿道对城镇发展的作用
绿道的概念源于美国和欧洲,起始是具备景观功能的景观大道,后来演变为具有生态网络功能的综合绿地系统。按照査尔斯利特对绿道的五种分类,分别为城市滨河绿道、游憩娱乐性绿道、具有生态意义的自然廊道、景观路线和历史路线、全面的绿道系统或网络。但在实际当中,绿道的类型往往是混合和叠加的。比如一个大型的绿道网络系统,而对于其中的某一段,又是以游憩娱乐为主,或者是绿道连接某一历史遗迹时,更多的是通过绿道对其进行保护。因此绿道是一个综合性的规划方法。
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因地制宜的进行发展,因为每个地方地域文化、风土人情都是不尽相同,我们要结合当地的特色进行发展。我们可以将绿道引进到城镇发展当中。在城镇化发展的初期,城镇大多还是呈现出自然形态,没有一个整体的城镇布局。城镇当中的绿地也是比较零散和不规则的,随着城镇化发展,这些零散的、不规则的绿地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规划保护,它将可能萎缩至逐渐消失,绿道可以使较为零碎的绿地系统化,从而发挥其更大的生态效应。在无差别的城市蔓延中,绿道的建设可以保护当地的自然资源、历史资源、和社会的乡村形态,消弱城市化的进程。同时由于绿道的构成形式的条带状的,更符合人们的出行活动。
3.湖北柏泉城镇化分析
柏泉幅员面积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万人,地处武汉西北近郊,南临汉口,北依府河,东与天河机场隔河相望,在武汉临空经济发展规划区域之内。柏泉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是全国特大城市近郊地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区域,堪称“天然氧吧”。而就是这样一个自然资源、历史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也面临着城市化的推进,如果不因地制宜,不加以保护,那么柏泉镇的这些资源将遭到破坏。
在我们的调查当中,柏泉镇的地域面积相对较大,但是常住人口却很少,大多是老年人、儿童和妇女。从卫星图上看,柏泉镇的区块还保留着原始的自然斑块形状,随着武汉市的不断扩张,这些自然斑块也在不断的被破坏,那么柏泉该如何找到和发展有自己地方特色的道路呢?
城镇的发展,人口比例是一大问题,柏泉的优质劳动力是明显不足的,所以我们最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吸引劳动力。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1.柏泉北依府河,可以在周边构建府河湿地生态公园,带动周边的旅游经济发展,同时也会带来人口的迁移。2.柏泉当地的经济来源是以传统第一产业为主,我们可以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就业机会,吸引人口汇入。3.当地和周边有丰富的历史资源和自然资源,可以发展文化遗址观光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4.随着农业、旅游业的发展,柏泉当地的经济水平提高,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也会不断提高,医院、学校、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等不断完善,可提供就业机会。
城镇化的发展不仅要发展其特色,还要解决其现有的问题。柏泉镇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不同的区域它的发展程度不同,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同。较老的区域它的建筑老旧,采光不足,对老式住宅保存率低,同时它的建筑排布太过孤立,没有公共区域的交集。较新的区域没有完善的公共空间,在当地也没有一个很好的场所去展示当地文化遗产。
将绿心和绿道的思想贯穿在柏泉镇的问题解决和发展之中。根据绿心中空间的连接性和多功能性,我们将构建个人空间和集体空间,两者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个人空间使得人们有归属感和安全感,集体空间可以很好的方便人们感情间的交流,不会因城镇化的发展疏远了彼此的距离,这样很好地解决了当地公共空间不足的问题。对于老旧的建筑,我们进行重新的改造,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改变建筑的采光差、没有延展性、建筑形式乏味、排布过于同一等问题,解决好个人空间的问题。柏泉当地多处历史文化遗迹,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开发空间,但是没有一个很好地场所与展示当地文化。可以构建一个展示馆,展示馆的外形借鉴当地的自然斑块与建筑样式,将建筑做成由几个小体量组成的一个建筑群落,如同微缩的村庄,而整个村庄连同展示馆又形成更大的展览馆,每家每户都可以向来访者展示当地文化特色。在柏泉当地,老年人还是居多的,随着武汉市的不断发展,老龄化问题会不断加深,老年人越来越不适合在城市生活,在距离不远处的柏泉由于环境优越,生活节奏慢将成为老年人安居晚年的最佳选择。所以通过城市绿道的建设,可以很好地改善当地环境,消弱城市化进程。可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4.总结
城市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同时城镇化的发展也会随之将至,但是我们不能盲目的以同样地模式去发展,我们要科学的、结合当地特色的发展,在城镇化发展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绿心、绿道对城市化发展的作用,使得城镇化能够更好的可持续发展。